2、(09廣州模擬題)旅館里住著6位旅客,他們分別來自:北京(B)、天津(T)、上海(S)、揚州(Y)、南京(N)和杭州(H).
他們分別姓趙、錢、孫、李、周和吳,還知道:(1)老趙和北京人都是醫(yī)生,老周和天津人都是教師,老孫和上海人都是工程師;(2)揚州人和老錢、老吳都是退伍軍人,而上海人從未參過軍;(3)南京人和揚州人都比老趙歲數(shù)大,杭州人人比老錢的歲數(shù)大,老吳最年輕;(4)老錢和北京人將一起去揚州,老孫和南京人要去廣州.試根據(jù)條件確立每位旅客的籍貫.
解答過程: 根據(jù)條件(1):老趙不是北京人,老周不是天津人,老孫不是上海人.再根據(jù)職業(yè)不同可斷定:老周和老孫都不是北京人,老趙和老周都不是上海人,老趙和老周都不是上海人,老趙和老孫都不是天津人,在表中相應(yīng)劃上斜線表示不可能.根據(jù)條件(2):可劃去錢(Y),吳(Y),錢(S),吳(S).根據(jù)條件(3):可劃去趙(N),趙(Y),錢(H),吳(S),吳(S).根據(jù)條件(4):可劃去錢(B),孫(N),錢(N).
最后再觀察表上空格,可以斷定老趙是杭州人,老錢是天津人,就可劃去孫(H),可知老孫是揚州人,或劃去周(Y),周(H),可知老周是南京人,從而可知,老吳是北京人,老李是上海人.
所以,老趙是杭州人,老錢是天津人,老孫是揚州人,老李是上海人,老周是南京人,老吳是北京人.
|
B |
T |
S |
Y |
N |
H |
趙 |
\ |
\ |
\ |
\ |
\ |
|
錢 |
\ |
|
\ |
\ |
\ |
\ |
孫 |
\ |
\ |
\ |
|
\ |
\ |
李 |
\ |
\ |
|
\ |
\ |
\ |
周 |
\ |
\ |
\ |
\ |
|
\ |
吳 |
|
\ |
\ |
\ |
\ |
\ |
考點點評:一個問題的推理算法有很多種,我們應(yīng)該找其最簡的。
考點二:程序框圖
考點一:自然語言表示的算法考題
1、 (09安徽蚌埠一中模擬)某公司做人事調(diào)整:
設(shè)總經(jīng)理一個,配有經(jīng)理助理一名;
設(shè)副經(jīng)理兩人,直接對總經(jīng)理負責,設(shè)有6個部門,
其中副經(jīng)理A管理生產(chǎn)部、安全部和質(zhì)量部,
經(jīng)理B管理銷售部、財務(wù)部和保衛(wèi)部;生產(chǎn)車間由生產(chǎn)
部和安全部共同管理,公司配有質(zhì)檢中心和門崗。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設(shè)計并畫出該公司的人事結(jié)構(gòu)圖。
解答過程:(1)計算的是2006和1600的最大共約數(shù)
(2)設(shè)置兩個數(shù)較大數(shù)為M,較小數(shù)為N,
第一步,計算m除n的余數(shù)r;
第二步,除數(shù)變成被除數(shù),余數(shù)變成除數(shù)
第三步,回到第一步,直到余數(shù)為0
考點點評:先有自然語言描述,然后才能畫出程序框圖。因此,自然語言是畫程序框圖的基礎(chǔ)。
考綱對《算法初步》的要求是(1)算法的含義、流程圖:了解層次---了解算法的含義,了解算法的思想;理解層次---理解三種結(jié)構(gòu):順序結(jié)構(gòu)、選擇結(jié)構(gòu)、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2)基本算法語句:理解層次---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選擇語句、循環(huán)語句的含義。
由此可見復(fù)習的重點是流程圖和基本算法語句。而重中之重的是結(jié)構(gòu)中的選擇結(jié)構(gòu)與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因為它既是難點也是重點。
2、高考命題趨勢
(1)高考題型:選擇與填空。
(2)難易程度:以中檔題為主,基礎(chǔ)題為輔。
(3)高頻考點: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的程序框圖。說明:安徽09高考不會考到算法語言,因為皖南,皖北選用了不同版本教材,算法語言編寫不同,答卷時學生會有地域性差別,造成教師改卷有感情因素,影響公正。
07、08兩年新課改地區(qū)加上上海程序框圖共考了11題,有9題考查了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只有08年海南、寧夏考了條件結(jié)構(gòu),07上海有語言考查。且大部分題都是與數(shù)列結(jié)合。(可見安徽09也應(yīng)如此,求穩(wěn))
1、試題特點
(1)前兩年考試情況簡介
算法初步是新課標教材的新增內(nèi)容,2007開始第一年高考,到2009年是第三年了,前兩年在新課改地區(qū)如廣東、寧夏、海南、山東都出現(xiàn)了算法初步的問題,但都以小題呈現(xiàn)且都考查的是程序框圖。
(2)試題特點
顯示一:考小題,考程序框圖
近兩年高考中算法都考了程序框圖,一個小題選擇或填空--5分。
顯示二:考框圖,考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
(二)考點預(yù)測題
1.(廣東省湛江一中08-09高三理科數(shù)學月考試卷2009.2,數(shù)學,8)已知為直線,為平面,給出下列命題:
① ② ③ ④
其中的正確命題序號是: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位置關(guān)系的判定,屬于簡單題
[答案] B
2.(江蘇省鹽城中學2008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調(diào)研測試題,數(shù)學,8)如圖,直三棱柱的側(cè)棱長和底面邊長均為2,正視圖和俯視圖如圖所示,則其左視圖的面積為 。
[解析]本題考查三視圖幾面積的計算,先畫出左視圖,再進行求解,左視圖如上圖,故所求面積為
[答案]
3.(山東省煙臺市2008-2009學年高三年級模塊檢測,數(shù)學文科,19) 如圖,已知三棱
錐A-BPC中,AP⊥PC,AC⊥BC,M為AB中點,D為PB中點,且△PMB為正三角形。
(1)求證:DM∥平面APC;
(2)求證:平面ABC⊥平面APC;
(3)若BC=4,AB=20,求三棱錐D-BCM的體積。
[解析]本題考查線面平行的證明,面面垂直的證明以及三棱錐體積的計算
[答案](1)∵M為AB中點,D為PB中點,
∴MD//AP, 又∴MD平面ABC
∴DM//平面APC。
(2)∵△PMB為正三角形,且D為PB中點。
∴MD⊥PB。
又由(1)∴知MD//AP, ∴AP⊥PB。
又已知AP⊥PC ∴AP⊥平面PBC,
∴AP⊥BC, 又∵AC⊥BC。
∴BC⊥平面APC,
∴平面ABC⊥平面PAC,
(3)∵AB=20
∴MB=10 ∴PB=10
又BC=4,
∴
又MD
∴VD-BCM=VM-BCD=
4.(沈陽二中2009屆高三期末數(shù)學試題,數(shù)學理科,18)如圖甲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4,CD是AB邊上的高,E、F分別是AC和BC邊的中點,先將△ABC沿CD折疊成直二面角A-DC-B(如圖乙),在乙圖中
(Ⅰ)求二面角E-DF-C的余弦值;
(Ⅱ)在線段BC上找一點P,使AP⊥DE,并求BP.
(Ⅲ)求三棱錐D-ABC外接球的表面積.(只需用數(shù)字回答,可不寫過程)
[解析]本題考查翻折幾何體的相關(guān)問題,并計算二面角的大小,以及有關(guān)點的位置的探究和球的體積計算
[答案](1)∵AD⊥CD,BD⊥CD,∴∠ADB是二面角A-CD-B的平角
∴ AD⊥BD ∴AD⊥平面BCD,取CD的中點M,這時EM∥AD,∴EM⊥平面BCD
過M作MN⊥DF于點N,連結(jié)EN,則EN⊥DF
∴∠MNE是二面角E-DF-N的平面角
在 Rt△EMN中,EM=AD=AB=1,MN=∴EN=,cos∠MNE=
(2) 在線段BC上取點P,使BP=BC=,
過P作PQ⊥CD于點Q,
∴ PQ⊥平面ACD
∵DQ=DC=,在等邊△ADE中,∠DAQ=30
∴AQ⊥DE,∴AP⊥DE
(3) 2R=
(一)文字介紹
立體幾何每年高考必考,一般為一小一大,小題多考位置關(guān)系的簡單的概念性判斷,和三視圖以及面積體積,尤其三視圖是新課標的新增內(nèi)容,在高考中將成為命題的熱點,解答題多以證明位置關(guān)系,計算角與距離為為,文科側(cè)重于證明,理科要學會用空間向量解決相應(yīng)問題。
7.(浙江省余姚中學08-09學年上學期高三第三次質(zhì)量檢測,數(shù)學理科,19)如圖,四棱錐P-ABCD中,ABCD為矩形,△PA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面PAD⊥面ABCD,且AB=1,AD=2,E、F分別為PC和BD的中點.
(1)證明:EF∥面PAD;
(2)證明:面PDC⊥面PAD;
(3)求銳二面角B-PD-C的余弦值.
[解析]本題考查線面平行及面面垂直的證明,并計算二面角
[答案]證明:(1)如圖,連接AC,∵ABCD為矩形且F是BD的中點,
∴AC必經(jīng)過F
又E是PC的中點,
所以,EF∥AP
∵EF在面PAD外,PA在面內(nèi),∴EF∥面PAD
(2)∵面PAD⊥面ABCD,CD⊥AD,面PAD面ABCD=AD,∴CD⊥面PAD,
又AP面PAD,∴AP⊥CD
又∵AP⊥PD,PD和CD是相交直線,AP⊥面PCD
又AD面PAD,所以,面PDC⊥面PAD
(3)由P作PO⊥AD于O,以O(shè)A為x軸,以O(shè)F為y軸,以O(shè)P為z軸,則
A(1,0,0),P(0,0,1)
由(2)知是面PCD的法向量,B(1,1,0),D(一1,0,0),
,
設(shè)面BPD的法向量,
由得
取,則,
向量和的夾角的余弦
所以,銳二面角B-PD-C的余弦值
6.(山東省煙臺市2008年高三適應(yīng)性練習(三),數(shù)學理科,19)如圖,平面PAD⊥平面ABCD,ABCD為正方形,∠PAD=90°,且PA=AD=2,E、F、G分別是線段PA、PD、CD的中 點。
(1)求證:PB//平面EFG;
(2)求異面直線EG與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3)在線段CD上是否存在一點Q,使得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為,若存在,求出CQ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析]本題考查線面平行的證明,和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求法,及點面距離的求解,理科生應(yīng)學會利用空間向量解決問題。
[答案]解法一:(1)證明:取AB為中點H,連結(jié)GH,HE,
∵E,F(xiàn),G分別是線段PA、PD、CD的中點,
∴GH//AD//EF,
∴E,F(xiàn),G,H四點共面。
又H為AB中點,
∴EH//PB。
又EH面EFG,PB平面EFG,
∴PB//面EFG。
(2)解:取BC的中點M,連結(jié)GM、AM、EM,則GM//BD,
∴∠EGM(或其補角)就是異面直線EG與BD所成的角。
在Rt△MAE中,
同理
∴在Rt△MGE中,
故異面直線EG與BD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3)假設(shè)在線段CD上存在一點Q,滿足題設(shè)條件,過點Q作OR⊥AB于R,連結(jié)RE,則QR//AD。
∵ABCD是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 ,且PA=AD=2,
∴AD⊥AB,AD⊥PA
又ABPA=A,
∴AD⊥平面PAB。
又∵E,F(xiàn)分別是PA,PD中點,
∴EF//AD,
∴EF⊥平面PAB
又EF面EFQ,
∴EFQ⊥平面PAB。
過A作AT⊥ER于T,則AT⊥面EFQ,
∴AT就是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
設(shè)
在Rt△EAR中,AT
解得。
故存在點Q,當時,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為
解法二: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A(chǔ)-xyz,
則A(0,0,0),B(2,0,0,),C(2,2,0),
D(0,2,0)P(0,0,2),E(0,0,1),
F(0,1,1),G(1,2,0)。
(1)證明:∵
設(shè)
即(2,0,-2)=S(0,-1,0)+t(1,1,-1)
解得s=t=2
∴
又∵
∴共面。
∵
∴PB//平面EFG。
(2)解∵
∴
故平面直線EG與BD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3)假設(shè)在線段CD上存在一點Q滿足題設(shè)條件。
令,則DQ=2-m
∴點Q的坐標為()
∴
而,則
∴
令
又(0,0,1)
∴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
即
∴不合題意,舍去。
故存在點Q,當點A到平面EFQ的距離為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