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6953  166961  166967  166971  166977  166979  166983  166989  166991  166997  167003  167007  167009  167013  167019  167021  167027  167031  167033  167037  167039  167043  167045  167047  167048  167049  167051  167052  167053  167055  167057  167061  167063  167067  167069  167073  167079  167081  167087  167091  167093  167097  167103  167109  167111  167117  167121  167123  167129  167133  167139  167147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下面是七種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儀器:

(1)寫出上述儀器中a,c,d,f,g的名稱:
a燒杯,c試管夾,d酒精燈,f集氣瓶,g鐵架臺.
(2)在上述儀器中(用序號回答)
①能在酒精燈上加熱,加熱時須墊上石棉網(wǎng)的是a;
②量取一定量的液體,需用e;
③收集或儲存氣體時需用f;
④既能溶解固體、配制溶液、還能用于加熱較多量液體的是a;
⑤加熱少量液體時需用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點.若用表示A元素的原子,表示B元素的原子.某反應前后的物質微觀示意圖如下
反應物反應物生成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屬于單質的物質是(填化學式,元素符號用A、B表示)A2、B2
中的屬于同種元素,這是因為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
③該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abd(填序號).
a.原子數(shù)目       b.元素種類        c.分子種類      d.物質總質量
在一個在密閉容器中放入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ABCD
反應前質量 (g)202221
反應后質量(g)x21424
若A與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5:16,則A與C的化學計量系數(shù)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化學反應A+B2=AB2中,A與B2反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將5gA與8gB2充分反應,則生成AB2的質量是( 。
A.10gB.13gC.16gD.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對該粒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核電荷數(shù)為12
B.核外有3個電子層
C.帶12個單位正電荷
D.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最外層上的2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不是靠人們的生產(chǎn)活動制出的化學物質為( 。
A.做衣服的合成纖維B.制牙刷、梳子的塑料
C.供呼吸的空氣D.造飛機、汽車的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實驗測定某品牌的潛水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由于紅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對人體有一定危害,故改用氫氣燃燒來測定,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過程:先用500mL的集氣瓶收集一瓶該氣體,實驗前用彈簧夾B夾住橡膠管,打開彈簧夾A,持續(xù)通入純凈的氫氣.點燃氫氣后迅速插入集氣瓶中,塞緊瓶塞,使氫氣在集氣瓶中燃燒,產(chǎn)生少量的水,其體積忽略不計.(假定燃燒過程中,通入的氫氣全部反應完.)
(1)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反應式: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2)當氫氣燃燒的火焰剛好熄滅時,應該立即進行的操作是用夾子A夾住橡膠管,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B;
(3)氫氣熄滅后,甲同學立刻打開B,觀察到量筒中的水由200mL減少到80mL,于是他認為該品牌潛水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4%;
(4)一段時間后,乙同學觀察到量筒中的水又減少了30mL,且此后水面不再發(fā)生變化,他分析思考后,認為出現(xiàn)此情況的原因是集氣瓶中氣體沒有冷卻至室溫;
(5)已知氧氣的密度為1.43g/L,且每1g氫氣燃燒就消耗8g氧氣,為了完成此實驗,至少需要氫氣質量為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重慶一中的同學們在學習了催化劑的知識后提出:氧化鐵固體(Fe2O3,難溶于水)在雙氧水制氧氣的反應中能否起到類似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呢?于是進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Fe2O3既不是催化劑,也不是反應物,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Ⅱ、Fe2O3是反應物,要生成O2,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要改變;
Ⅲ、Fe2O3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實驗】用天平稱量1g Fe2O3固體,取10mL 10%的雙氧水于試管中,進行實驗:

(1)實驗過程中記錄現(xiàn)象如下:
步驟①現(xiàn)象步驟③現(xiàn)象步驟⑥結論
無明顯變化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稱得固體質量為1g猜想Ⅲ成立.
(2)老師指出上述實驗不能證明Fe2O3是該反應的催化劑,理由是B(填序號);
A、只有二氧化錳能起催化作用    B、未驗證回收的固體是否仍是Fe2O3
C、未驗證回收的固體的物理性質    D、未驗證Fe2O3是否改變反應速率
(3)Fe2O3催化分解雙氧水的化學反應式為2H2O2$\frac{\underline{\;Fe_{2}O_{3}\;}}{\;}$2H2O+O2↑;
(4)步驟③中,試管中各物質質量隨反應時間t變化曲線正確的是AB(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興趣小組為探究CO2的相關性質,設計了以下實驗:在體積相同的兩個集氣瓶中裝滿CO2,并裝上與大氣相通的氣球,分別從注射器中注入等體積的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實驗現(xiàn)象如圖1.
(1)甲裝置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球變大,說明產(chǎn)生了新物質;
(2)乙裝置中氣球變大,小剛認為CO2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小明認為不一定,理由是二氧化碳不但能與氫氧化鈉反應還能與水反應,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為此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現(xiàn)象如圖2所示:

(3)小紅認為通過對比甲、乙裝置中氣球的變化情況,不能說明氫氧化鈉吸收CO2的能力更強.她的理由是注入等體積的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沒有注明濃度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長頸漏斗,②水槽.
(2)實驗室制取CO2可以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寫裝置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要收集較純凈的O2,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D(填寫裝置序號).若用C裝置收集O2,要判斷O2是否集滿,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填一操作)若看到木條復燃現(xiàn)象,則標明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了.
(4)選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方法來制取氧氣,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試管的導管口缺少了一團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若同時采用D裝置來收集氧氣,則實驗結束的時候應該先將導管移出水槽,再熄滅酒精燈,否則水槽內的冷水會倒流,試管破裂.
(5)將B裝置改成如圖裝置F,通過拉動銅絲可以控制底部破損的小試管升降.這一改進的主要目的是A(選填序號);

A.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   B.使破損的小試管得到利用   C.生成更多的CO2
(6)常溫下,乙炔是一種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碳化鈣固體與飽和食鹽水反應來制取乙炔.現(xiàn)選擇合適的裝置來制取并收集乙炔,應該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D.若用G圖裝置收集乙炔(瓶內預先裝滿水),乙炔應從B端進入(選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過去的2011年為“國際化學年”,其活動主題為“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
(1)化學--使生活豐富多彩.新型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的開發(fā)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知鋰原子(Li)的結構示意圖為,則鋰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填“得”或“失”)電子.
(2)化學--為健康保駕護航,超超奶奶骨質疏松,醫(yī)生建議奶奶多食用含鈣元素的物質.
(3)化學--讓未來充滿希望.鈦合金廣泛用作“天宮一號”材料,不久將實現(xiàn)中國宇航員登月的夢想,鈦合金屬于②(填序號)
①合成材料    ②金屬材料    ③復合材料   ④無機非金屬材料
據(jù)報道,科學家在深海發(fā)現(xiàn)了一種外表象冰的固態(tài)物質,這種物質的成分是(CH4•xH2O),稱為可燃冰.通常狀況下,這種物質不穩(wěn)定、易分解、易燃,在低溫或高壓下呈固態(tài).其儲量超過煤和石油的總儲量,是很有前途的待開發(fā)能源.
①請你分析可燃冰作為能源有什么優(yōu)點?儲量大;
②目前,可燃冰未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是開采困難.
③甲烷水合物(CH4•xH2O)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