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正方體棱長為,如圖,為上的動點,平面.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范圍為
B.點與點重合時,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截面,其面積越大,周長就越大
C.點為的中點時,若平面經(jīng)過點,則平面截正方體所得截面圖形是等腰梯形
D.己知為中點,當的和最小時,為的中點
【答案】AC
【解析】
以點為坐標原點,、、所在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利用空間向量法可判斷A選項的正誤;證明出平面,分別取棱、、、、、的中點、、、、、,比較和六邊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大小,可判斷B選項的正誤;利用空間向量法找出平面與棱、的交點、,判斷四邊形的形狀可判斷C選項的正誤;將矩形與矩形延展為一個平面,利用、、三點共線得知最短,利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求得,可判斷D選項的正誤.
對于A選項,以點為坐標原點,、、所在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點、、設點,
平面,則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且,,
,
所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范圍為,A選項正確;
對于B選項,當與重合時,連接、、、,
在正方體中,平面,平面,,
四邊形是正方形,則,,平面,
平面,,同理可證,
,平面,
易知是邊長為的等邊三角形,其面積為,周長為.
設、、、、、分別為棱、、、、、的中點,
易知六邊形是邊長為的正六邊形,且平面平面,
正六邊形的周長為,面積為,
則的面積小于正六邊形的面積,它們的周長相等,B選項錯誤;
對于C選項,設平面交棱于點,點,,
平面,平面,,即,得,,
所以,點為棱的中點,同理可知,點為棱的中點,則,,
而,,且,
由空間中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得,,,
所以,四邊形為等腰梯形,C選項正確;
對于D選項,將矩形與矩形延展為一個平面,如下圖所示:
若最短,則、、三點共線,
,,
,所以,點不是棱的中點,D選項錯誤.
故選:AC.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治療某種疾病,某科研機構研制了甲、乙兩種新藥,為此進行白鼠試驗.試驗方案如下:每一輪選取兩只白鼠對藥效進行對比試驗.對于兩只白鼠,隨機選一只施以甲藥,另一只施以乙藥一輪的治療結果得出后,再安排下一輪試驗.4輪試驗后,就停止試驗.甲、乙兩種藥的治愈率分別是和.
(1)若,求2輪試驗后乙藥治愈的白鼠比甲藥治愈的白鼠多1只的概率;
(2)已知A公司打算投資甲、乙這兩種新藥的試驗耗材費用,甲藥和乙藥一次試驗耗材花費分別為3千元和千元,每輪試驗若甲、乙兩種藥都治愈或都沒有治愈,則該科研機構和A公司各承擔該輪試驗耗材總費用的50%;若甲藥治愈,乙藥未治愈,則A公司承擔該輪試驗耗材總費用的75%,其余由科研機構承擔,若甲藥未治愈,乙藥治愈,則A公司承擔該輪試驗耗材總費用的25%,其余由科研機構承擔.以A公司每輪支付試驗耗材費用的期望為標準,求A公司4輪試驗結束后支付試驗耗材最少費用為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離心率為,過焦點且垂直于軸的直線被橢圓截得的線段長為.
(Ⅰ)求橢圓的方程;
(Ⅱ)點為橢圓上一動點,連接、,設的角平分線交橢圓的長軸于點,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shù)只能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中的兩個:①函數(shù)的最大值為2;②函數(shù)的圖象可由的圖象平移得到;③函數(shù)圖象的相鄰兩條對稱軸之間的距離為.
(1)請寫出這兩個條件序號,并求出的解析式;
(2)求方程在區(qū)間上所有解的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BD⊥DC,點E是BC的中點.將△ABD沿BD折起,使AB⊥AC,連接AE,AC,DE,得到三棱錐A-BCD.
(1)求證:平面ABD⊥平面BCD
(2)若AD=1,二面角C-AB-D的余弦值為,求二面角B-AD-E的正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的參數(shù)方程是:(是參數(shù)).以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的極坐標方程是.
(1)若直線與曲線相交于兩點,且,試求實數(shù)值;
(2)設為曲線上任意一點,求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shù),函數(shù),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點是函數(shù)的零點
B.,使
C.函數(shù)的值域為
D.若關于的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棱錐P﹣ABCD中,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PAD為等邊三角形,E,F分別為PC和BD的中點,且EF⊥CD.
(1)證明:平面PAD⊥平面ABCD;
(2)求點C到平面PDB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