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4197  434205  434211  434215  434221  434223  434227  434233  434235  434241  434247  434251  434253  434257  434263  434265  434271  434275  434277  434281  434283  434287  434289  434291  434292  434293  434295  434296  434297  434299  434301  434305  434307  434311  434313  434317  434323  434325  434331  434335  434337  434341  434347  434353  434355  434361  434365  434367  434373  434377  434383  434391  447090 

8.在“家電下鄉(xiāng)”活動中,某廠要將100臺洗衣機(jī)運往鄰近的鄉(xiāng)鎮(zhèn),現(xiàn)有4輛甲型貨車和8輛乙型貨車可供使用,每輛甲型貨車運輸費用400元,可裝洗衣機(jī)20臺;每輛乙型貨車運輸費用300元,可裝洗衣機(jī)10臺,若每輛至多只運一次,則該廠所花的最少運輸費用為

A.2000元       B.2200元     C.2400元       D.2800元

[答案]B

[解析]設(shè)甲型貨車使用x輛,已型貨車y輛.則,求Z=400x+300y最小值.可求出最優(yōu)解為(4,2)故故選B.

試題詳情

7.函數(shù)的圖像F按向量a平移到F/,F(xiàn)/的解析式y(tǒng)=f(x),當(dāng)y=f(x)為奇函數(shù)時,向量a可以等于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平面向量平行規(guī)律可知,僅當(dāng)時,

=為奇函數(shù),故選D.

試題詳情

6.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0,∠ACC1=600,∠BCC1=450,側(cè)棱CC1的長為1,則該三棱柱的高等于

A.          B.

C.        D.    

[答案]A

[解析]過頂點A作底面ABC的垂線,由已知條件和立體幾何線面關(guān)系易求得高的長.

試題詳情

5.已知雙曲線(b>0)的焦點,則b=

A.3       B.      C.       D.    

[答案]C

[解析]可得雙曲線的準(zhǔn)線為,又因為橢圓焦點為所以有.即b2=3故b=.故C.

試題詳情

4.從5名志愿者中選派4人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參加公益活動,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一人參加,星期六有兩人參加,星期日有一人參加,則不同的選派方法共有

A.120種     B.96種      C.60種      D.48種

[答案]C

[解析]5人中選4人則有種,周五一人有種,周六兩人則有,周日則有種,故共有××=60種,故選C

試題詳情

3.“sin=”是“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A

[解析]由可得,故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故選A.

試題詳情

2.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可反解得且可得原函數(shù)中y∈R、y≠-1所以x∈R、x≠-1選D

試題詳情

1.若向量a=(1,1),b=(-1,1),c=(4,2),則c=

A.3a+b     B. 3a-b    C.-a+3b      D. a+3b

[答案]B

[解析]由計算可得故選B

試題詳情

(17)(本小題滿分12分)

為了測量兩山頂M,N間的距離,飛機(jī)沿水平方向在A,B兩點進(jìn)行測量,A,B,M,N在同一個鉛垂平面內(nèi)(如示意圖),飛機(jī)能夠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俯角和A,B間的距離,請設(shè)計一個方案,包括:①指出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用字母表示,并在圖中標(biāo)出);②用文字和公式寫出計算M,N間的距離的步驟。

(17) 解:

方案一:①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A

 點到M,N點的俯角;B點到M,

N的俯角;A,B的距離 d (如圖)

所示) .        ……….3分

   ②第一步:計算AM . 由正弦定理 ;

    第二步:計算AN . 由正弦定理。

    第三步:計算MN. 由余弦定理 .

方案二:①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

   A點到M,N點的俯角,;B點到M,N點的府角,;A,B的距離 d (如圖所示).

   ②第一步:計算BM . 由正弦定理 ;

  第二步:計算BN . 由正弦定理;   

    第三步:計算MN . 由余弦定理

(18)(本小題滿分12分)

某工廠有工人1000名, 其中250名工人參加過短期培訓(xùn)(稱為A類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參加過長期培訓(xùn)(稱為B類工人),現(xiàn)用分層抽樣方法(按A類、B類分二層)從該工廠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調(diào)查他們的生產(chǎn)能力(此處生產(chǎn)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數(shù))。

(I)求甲、乙兩工人都被抽到的概率,其中甲為A類工人,乙為B類工人;   

(II)從A類工人中的抽查結(jié)果和從B類工人中的抽插結(jié)果分別如下表1和表2.

表1:

生產(chǎn)能力分組





人數(shù)
4
8

5
3

表2:

生產(chǎn)能力分組




人數(shù)
   6
   y
   36
   18

(i)先確定x,y,再在答題紙上完成下列頻率分布直方圖。就生產(chǎn)能力而言,A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與B類工人中個體間的差異程度哪個更。(不用計算,可通過觀察直方圖直接回答結(jié)論)   

(ii)分別估計A類工人和B類工人生產(chǎn)能力的平均數(shù),并估計該工廠工人的生產(chǎn)能力的平均數(shù),同一組中的數(shù)據(jù)用該組區(qū)間的中點值作代表)   

(18)    解:

(Ⅰ)甲、乙被抽到的概率均為,且事件“甲工人被抽到”與事件“乙工人被抽到”相互獨立,故甲、乙兩工人都被抽到的概率為  

   .

 (Ⅱ)(i)由題意知A類工人中應(yīng)抽查25名,B類工人中應(yīng)抽查75名.

  故  ,得,

   ,得 . 

  頻率分布直方圖如下

    從直方圖可以判斷:B類工人中個體間的關(guān)異程度更小 .

  (ii) ,

     ,

    

   A類工人生產(chǎn)能力的平均數(shù),B類工人生產(chǎn)能力的平均數(shù)以及全工廠工人生產(chǎn)能力的平均數(shù)的會計值分別為123,133.8和131.1 .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四棱錐S-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條側(cè)棱的長都是地面邊長的倍,P為側(cè)棱SD上的點!                  

(Ⅰ)求證:ACSD;   

(Ⅱ)若SD平面PAC,求二面角P-AC-D的大小

(Ⅲ)在(Ⅱ)的條件下,側(cè)棱SC上是否存在一點E,   

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

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19)解法一:

   (Ⅰ)連BD,設(shè)AC交BD于O,由題意。在正方形ABCD中,,所以,得.

    (Ⅱ)設(shè)正方形邊長,則。

,所以,

    連,由(Ⅰ)知,所以,   

,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知,所以,

即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在棱SC上存在一點E,使

由(Ⅱ)可得,故可在上取一點,使,過的平行線與的交點即為。連BN。在中知,又由于,故平面,得,由于,故.

解法二:

   (Ⅰ);連,設(shè)交于,由題意知.以O(shè)為坐標(biāo)原點,分別為軸、軸、軸正方向,建立坐標(biāo)系如圖。

  設(shè)底面邊長為,則高。

  于是  

           

      

      

       

故  

從而 

    (Ⅱ)由題設(shè)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平面的一個法向量,設(shè)所求二面角為,則,所求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在棱上存在一點使.

    由(Ⅱ)知是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且 

設(shè)     

則   

而   

即當(dāng)時,     

不在平面內(nèi),故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橢圓C的中心為直角坐標(biāo)系xOy的原點,焦點在s軸上,它的一個頂點到兩個焦點的距離分別是7和1.

(Ⅰ)求橢圓C的方程;

(Ⅱ)若P為橢圓C上的動點,M為過P且垂直于x軸的直線上的點,=λ,求點M的軌跡方程,并說明軌跡是什么曲線。   

(20)解:

(Ⅰ)設(shè)橢圓長半軸長及半焦距分別為,由已知得

,  

所以橢圓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為     

(Ⅱ)設(shè),其中。由已知及點在橢圓上可得

整理得,其中

(i)時。化簡得   

所以點的軌跡方程為,軌跡是兩條平行于軸的線段。

(ii)時,方程變形為,其中

當(dāng)時,點的軌跡為中心在原點、實軸在軸上的雙曲線滿足的部分。

當(dāng)時,點的軌跡為中心在原點、長軸在軸上的橢圓滿足的部分;

當(dāng)時,點的軌跡為中心在原點、長軸在軸上的橢圓;

(21)(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shù)

(I)           如,求的單調(diào)區(qū)間;

(II)          若單調(diào)增加,在單調(diào)減少,證明

<6.    

 (21)解:

(Ⅰ)當(dāng)時,,故    

 

    

當(dāng)

當(dāng)

從而單調(diào)減少.

(Ⅱ)

由條件得:從而

因為所以

         

將右邊展開,與左邊比較系數(shù)得,

由此可得

于是   

請考生在第(22)、(23)、(24)三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記分。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yīng)的題號涂黑。

(22)本小題滿分10分)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   

  如圖,已知的兩條角平分線相交于H,,F(xiàn)在上,

。

(I)           證明:B,D,H,E四點共圓:

(II)          證明:平分!  

(22)解:

   (Ⅰ)在△ABC中,因為∠B=60°,

所以∠BAC+∠BCA=120°.

因為AD,CE是角平分線,

所以∠HAC+∠HCA=60°,

故∠AHC=120°.     

于是∠EHD=∠AHC=120°.

因為∠EBD+∠EHD=180°,

所以B,D,H,E四點共圓.

(Ⅱ)連結(jié)BH,則BH為∠ABC的平分線,得∠HBD=30°

由(Ⅰ)知B,D,H,E四點共圓,

所以∠CED=∠HBD=30°.

又∠AHE=∠EBD=60°,由已知可得EF⊥AD,

可得∠CEF=30°.

所以CE平分∠DEF.   

(23)(本小題滿分10分)選修4-4:坐標(biāo)系與參數(shù)方程。

   已知曲線C (t為參數(shù)), C(為參數(shù))。

(1)化C,C的方程為普通方程,并說明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曲線;

(2)若C上的點P對應(yīng)的參數(shù)為,Q為C上的動點,求中點到直線

  (t為參數(shù))距離的最小值!    

(23)解:

(Ⅰ)

為圓心是(,半徑是1的圓.

為中心是坐標(biāo)原點,焦點在x軸上,長半軸長是8,短半軸長是3的橢圓.

(Ⅱ)當(dāng)時,

為直線

從而當(dāng)時,

(24)(本小題滿分10分)選修4-5:不等式選講

如圖,O為數(shù)軸的原點,A,B,M為數(shù)軸上三點,C為線段OM上的動點,設(shè)x表示C與原點的距離,y 表示C到A距離4倍與C道B距離的6倍的和.

(1)將y表示成x的函數(shù);

(2)要使y的值不超過70,x 應(yīng)該在什么范圍內(nèi)取值?   

(24)解:

   (Ⅰ)

   (Ⅱ)依題意,x滿足

    {

解不等式組,其解集為[9,23]

所以       

試題詳情

(13)設(shè)已知拋物線C的頂點在坐標(biāo)原點,焦點為F(1,0),直線l與拋物線C相交于A,B兩點。若AB的中點為(2,2),則直線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

解析:拋物線的方程為                 ,

答案:y=x

(14)已知函數(shù)y=sin(x+)(>0, -<)的圖像如圖所示,則  =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圖可知,

答案:

(15)7名志愿者中安排6人在周六、周日兩天參加社區(qū)公益活動。若每天安排3人,則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________________種(用數(shù)字作答)。

解析:,答案:140

(16)等差數(shù)列{}前n項和為。已知+-=0,=38,則m=_______

解析:由+-=0得到

答案10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