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本小題共12分)
已知=2,求
(I)的值; (II)的值.
(16)(本小題共14分)
如圖,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AA1=4,點D是AB的中點,
(I)求證:AC⊥BC1;
(II)求證:AC 1//平面CDB1;
(III)求異面直線 AC1與 B1C所成角的余弦值.
(17)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為Sn,且a1=1,,n=1,2,3,……,求
(I)a2,a3,a4的值及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II)的值.
(18)(本小題共13分)
甲、乙兩人各進行3次射擊,甲每次擊中目標的概率為,乙每次擊中目標的概率,
(I)甲恰好擊中目標的2次的概率;
(II)乙至少擊中目標2次的概率;
(III)求乙恰好比甲多擊中目標2次的概率.
(19)(本小題共14分)
已知函數(shù)f(x)=-x3+3x2+9x+a,
(I)求f(x)的單調遞減區(qū)間;
(II)若f(x)在區(qū)間[-2,2]上的最大值為20,求它在該區(qū)間上的最小值.
(20)(本小題共14分)
如圖,直線 l1:y=kx(k>0)與直線l2:y=-kx之間的陰影區(qū)域(不含邊界)記為W,其左半部分記為W1,右半部分記為W2.
(I)分別用不等式組表示W(wǎng)1和W2;
(II)若區(qū)域W中的動點P(x,y)到l1,l2的距離之積等于d2,求點P的軌跡C的方程;
(III)設不過原點O的直線l與(II)中的曲線C相交于M1,M2兩點,且與l1,l2分別交于M3,M4兩點.求證△OM1M2的重心與△OM3M4的重心重合.
(9)拋物線y2=4x的準線方程是 ;焦點坐標是 .
(10)的展開式中的常數(shù)項是 (用數(shù)字作答)
(11)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 .
(12)在△ABC中,AC=,∠A=45°,∠C=75°,則BC的長為 .
(13)對于函數(shù)f(x)定義域中任意的x1,x2(x1≠x2),有如下結論:
①f(x1+x2)=f(x1)·f(x2);② f(x1·x2)=f(x1)+f(x2); ③>0;④.
當f(x)=lgx時,上述結論中正確結論的序號是 .
(14)已知n次多項式,
如果在一種算法中,計算(k=2,3,4,…,n)的值需要k-1次乘法,計算的值共需要9次運算(6次乘法,3次加法),那么計算的值共需要 次運算.
下面給出一種減少運算次數(shù)的算法:(k=0, 1,2,…,n-1).利用該算法,計算的值共需要6次運算,計算的值共需要 次運算.
(1)設集合M={x| x>1,P={x| x2>1},則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A)M=P (B)PM (C)MP ( D)
(2)為了得到函數(shù)的圖象,只需把函數(shù)上所有點
(A)向右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1個單位長度
(B)向左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1個單位長度
(C)向右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長度
(D)向左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長度
(3)“m=”是“直線(m+2)x+3my+1=0與直線(m-2)x+(m+2)y-3=0相互垂直”的
(A)充分必要條件 (B)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C)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若,且,則向量與的夾角為
(A)30° (B)60° (C)120° (D)150°
(5)從原點向圓 x2+y2-12y+27=0作兩條切線,則這兩條切線的夾角的大小為
(A) (B) (C) (D)
(6)對任意的銳角α,β,下列不等關系中正確的是
(A)sin(α+β)>sinα+sinβ (B)sin(α+β)>cosα+cosβ
(C)cos(α+β)<sinα+sinβ (D)cos(α+β)<cosα+cosβ
(7)在正四面體P-ABC中,D,E,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下面四個結論中不成立的是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 E
(C)平面PDF⊥平面ABC (D)平面PAE⊥平面 ABC
(8)五個工程隊承建某項工程的五個不同的子項目,每個工程隊承建1項,其中甲工程隊不能承建1號子項目,則不同的承建方案共有
(A)種 (B)種 (C)種 (D)種
20.(本小題共14分)
設是定義在[0,1]上的函數(shù),若存在上單調遞增,在[x*,1]上單調遞減,則稱為[0,1]上的單峰函數(shù),x*為峰點,包含峰點的區(qū)間為含峰區(qū)間.
對任意的[0,1]上的單峰函數(shù),下面研究縮短其含峰區(qū)間長度的方法.
(Ⅰ)證明:對任意的為含峰區(qū)間;
若為含峰區(qū)間;
(Ⅱ)對給定的r(0<r<0.5),證明:存在,使得由(Ⅰ)所確定的含峰區(qū)間的長度不大于0.5+r;
(Ⅲ)選取,由(Ⅰ)可確定含峰區(qū)間為(0,)或(,1),在所得的含峰區(qū)間內選取類似地可確定一個新的含峰區(qū)間,在第一次確定的含峰區(qū)間為(0,)的情況下,試確定的值,滿足兩兩之差的絕地值不小于0.02,且使得新的含峰區(qū)間的長度縮短到0.34.
(區(qū)間長度等于區(qū)間的右端點與左端點之差)
[答案]
[詳解]
(I)證明:設為的峰點,則由單峰函數(shù)定義可知在上單調遞增,
在上單調遞減.
當時,假設,則從而
這與矛盾,所以,即是含峰區(qū)間.
當時,假設,則,從而
這與矛盾,所以,即是含峰區(qū)間.
(II)證明:由(I)的結論可知:
當時,含峰區(qū)間的長度為
當時,含峰區(qū)間的長度為
對于上述兩種情況,由題意得
由①得,即
又因為,所以
將②代入①得
由①和③解得
所以這時含峰區(qū)間的長度,即存在使得所確定的含峰區(qū)間
的長度不大于
(III)解:對先選擇的,由(II)可知
在第一次確定的含峰區(qū)間為的情況下, 的取值應滿足
由④與⑤可得
當時,含峰區(qū)間的長度為
由條件,得,從而
因此,為了將含峰區(qū)間的長度縮短到,只要取
[名師指津]
本題為信息題,通過題目中給出的信息結合已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這類問題.
19.(本小題共12分)
設數(shù)列
記
(Ⅰ)求a2,a3;
(Ⅱ)判斷數(shù)列是否為等比數(shù)列,并證明你的結論;
(Ⅲ)求
[答案]
[詳解]
解:(I)
(II)
因為,所以
所以
猜想:是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
證明如下:
因為
所以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
(III)
[名師指津]
數(shù)列類型題,數(shù)列通項公式的遞推公式經常在已知條件中給出,利用列舉、疊加、疊乘等方法求之
通項公式的方法應掌握,另外遞推公式與數(shù)學歸納法思想一致,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方法經常在此類
題中運用.等差等比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及前項和公式的求法和運用,等差等比數(shù)列的性質做為本
章復習的重點內容.
18.(本小題共14分)
如圖,直線l1:與直線l2:之間的陰影區(qū)域(不含邊界)記為W,其左半部分記為W1,右半部分記為W2.
(Ⅰ)分別用不等式組表示W(wǎng)1和W2;
(Ⅱ)若區(qū)域W中的動點P(x,y)到l1,l2的距離之積等于d2,求點P的軌跡C的方程;
(Ⅲ)設不過原點O的直線l與(Ⅱ)中的曲線C相交于M1,M2兩點,且與l1,l2分別
交于M3,M4兩點. 求證△OM1M2的重心與△OM3M4的重心重合.
[答案]
[詳解]
解:(I)
(II)直線直線,由題意得
即
由知
所以即
所以動點P的軌跡方程為
(III)當直線與軸垂直時,可設直線的方程為由于直線、曲線C關于軸對稱,
且與關于軸對稱,于是的中點坐標都為,所以
的重心坐標都為,即它們的重心重合.
當直線與軸不垂直時,設直線的方程為
由,得
由直線 與曲線C有兩個不同交點,可知,且
設的坐標分別為
則
設的坐標分別為
由
從而
所以
所以
于是的重心與的重心也重合.
[名師指津]
本題為解析幾何的綜合題型,在高考試題中解析經常會與函數(shù)、數(shù)列、不等式、向量等綜合考
查各種數(shù)學思想及方法.
17.(本小題共13分)
甲、乙兩人各進行3次射擊,甲每次擊中目標的概率為,乙每次擊中目標的概率為
(Ⅰ)記甲擊中目標的次數(shù)為ξ,求ξ的概率分布及數(shù)學期望Eξ;
(Ⅱ)求乙至多擊中目標2次的概率;
(Ⅲ)求甲恰好比乙多擊中目標2次的概率.
[答案]
[詳解]
解:(I)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
|
0 |
1 |
2 |
3 |
P |
|
|
|
|
或
(II)乙至多擊中目標2次的概率為
(III)設甲恰比乙多擊中目標2次為事件A,甲恰擊中目標2次且乙恰擊中目標0次
為事件,甲恰擊中目標3次且乙恰擊中目標1次為事件,則
為互斥事件.
所以,甲恰好比乙多擊中目標2次的概率為.
[名師指津]
概率應用題在每年的各地高考試題中基本上都會有所涉及,而且本類題相對比較容易解決,復習時一定將這類題落實.
16.(本小題共14分)
如圖,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AD=2,DC=,
AC⊥BD,垂足為E.
(Ⅰ)求證BD⊥A1C;
(Ⅱ)求二面角A1-BD-C1的大;
(Ⅲ)求異面直線AD與BC1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法一:
(I)在直四棱柱中,
底面,
是在平面上的射影.
(II)連結
與(I)同理可證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且
在中,, ,
即二面角的大小為90°
(III)過B作BF∥AD交于,連結
則就是與所成的角.
在中,。
即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解法二:
(I)同解法一.
(II)如圖,以D為坐標原點,所
在直線分別為軸,軸,軸,建立空間
直角坐標系.
連結
與(I)同理可證,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得。
∴ !。
∴ 二面角的大小為90°.
(II)如圖,由,得。
∵ ,
∴。
即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解法三:
(I)同解法一.
(II)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坐標原點為E.
連結
與(I)同理可證,
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
得
二面角的大小為
(III)如圖,由
得
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大小為
[名師指津]
三垂線定理,二面角的平面角、線面角、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作法及求法,線線、線面、面面平
行與直線的判斷與性質,構成了立體幾何的主要內容,平時學習時應將之落實.
15.(本小題共13分)
已知函數(shù)
(Ⅰ)求的單調減區(qū)間;
(Ⅱ)若在區(qū)間[-2,2].上的最大值為20,求它在該區(qū)間上的最小值.
[答案]
[詳解]
解:(I)
令,解得或
所以函數(shù)的單調遞減區(qū)間為
(II)因為
所以
因為在上,所以在單調遞增,又由于
在上單調遞減,因此和分別是在區(qū)間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于是有,解得
故
因此
即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最小值為
[名師指津]
函數(shù)求導的方法研究函數(shù)的單調性及最值問題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屢屢出現(xiàn),成為熱門題型.要
熟練掌握各種常見函數(shù)的求導方法及研究單調、最值的基本思路.
14.已知n次式項式.
如果在一種算法中,計算的值需要k-1次乘法,計算P3(x0)的值共需要9次運算(6次乘法,3次加法),那么計算P10(x0)的值共需要
次運算.
下面給出一種減少運算次數(shù)的算法:P0(x)=a0,Pk+1(x)=xPk(x)+ak+1(k=0,1,2,…,n-1).利用該算法,計算P3(x0)的值共需要6次運算,計算P10(x0)的值共需要
次運算.
[答案]
[詳解]
由題意知道的值需要次運算,即進行次的乘法運算可得到的結果
對于這里進行了3次運算,
進行了2次運算,進行1次運算,最后之間的加法
運算進行了3次這樣總共進行了次運算
對于總共進行了次
乘法運算及次加法運算所總共進行了次
由改進算法可知:
,,
運算次數(shù)從后往前算和為:次
[名師指津]
本題目屬于信息題,做此類題需要認真分析題目本身所給的信息.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