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06  514  520  524  530  532  536  542  544  550  556  560  562  566  572  574  580  584  586  590  592  596  598  600  601  602  604  605  606  608  610  614  616  620  622  626  632  634  640  644  646  650  656  662  664  670  674  676  682  686  692  700  3002 

高三物理二輪復習查漏補缺(三)

班次      姓名           學號    

 

1.有兩條長直導線垂直水平紙面放置,交紙面于a、b兩點,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電流,方

向如圖,a、b的連線水平。c是ab的中點,d點與c點關于b點對稱。已知c點的磁感

應強度為B1,d點的磁感應強度為B2,則關于a處導線在d點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及方向,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1/2 +B2,方向豎直向上     

B.B1/2-B2,方向豎直向下      

C.B1 +B2,方向豎直向下    

D.B1-B2,方向豎直向上

2.“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常被用來諷刺沒有見識的人,現(xiàn)有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兩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兩井底各有一只青蛙(青蛙位于井

                 

A.枯井中青蛙覺得天比較小,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大

B.枯井中青蛙覺得天比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小

C.枯井中青蛙覺得天比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大

D.兩只青蛙覺得井口一樣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圍比較大

3. 如圖所示,在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a、b兩點在同一等勢面上,c、d兩點在另外同一等勢面上,甲、乙兩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分別為acb和adb曲線.若兩粒子通過a點時具有相同的動能,則(    )

A.甲、乙兩粒子帶異號電荷

B.甲粒子經過c點時與乙粒子經過d點時的動能相同

C.兩粒子經過b 點時的動能相同

D.若取無窮遠處為零電勢,則甲粒子在c點的電勢能大于乙粒子在d

點時的電勢能

4. 用絕緣細線懸掛一個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讓它處于右圖所示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由于磁場的運動,小球靜止在圖中位置,這時懸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并被拉緊,則磁場的運動速度和方向是 (    )  

  A. ,水平向左      B.,豎直向下

  C.,豎直向上  D. ,水平向右

 

5. 鐵路運輸中設計的多種裝置都運用了電磁感應原理。有一種電磁裝置可以向控制中心傳

輸信號以確定火車的位置和運動狀態(tài)。裝置的原理是:將能產生勻強磁場的磁鐵安裝在火

車首節(jié)車廂下面,如圖甲所示(俯視圖),當它經過安放在兩鐵軌間的矩形線圈時,線圈

便產生一個電信號傳輸給控制中心。線圈長為l1,寬為l2,匝數(shù)為n。若勻強磁場只分布

在一個矩形區(qū)域內,當火車首節(jié)車廂通過線圈時,控制中心接收到線圈兩端的電信號u

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ab、cd均為直線),則火車在t1- t2內(   )

 

 

 

 

 

A.做加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B.做勻速直線運動

C.加速度為            D.平均速度為

6. 如下圖所示,兩虛線之間的空間內存在著正交或平行的勻強電場E和勻強磁場B,有一個帶正電小球(電量為+q,質量為m)從正交或平行的電磁復合場上方的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那么,帶電小球可能沿直線通過下列哪個電磁復合場(      )

7.2008年9月25日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隨后航天員圓滿完成了太空出艙任務并釋放了伴飛小衛(wèi)星,若小衛(wèi)星和飛船在同一圓軌道上,相隔一段距離一前一后沿同一方向繞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由飛船的軌道半徑、周期和引力常量,可以算出飛船質量

       B.小衛(wèi)星和飛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航天員踏在飛船表面進行太空漫步時,對表面的壓力等于航天員的重力

       D.飛船只需向后噴出氣體,就可以和小衛(wèi)星對接

8.如圖,ABCD是一段豎直平面內的光滑軌道, AB段與水平面成α角,CD段與水平面成β角,其中BC段水平,且其長度大于L。現(xiàn)有兩小球P、Q,質量分別是2m、m,用一長為L的輕質直桿連結,將P、Q由靜止從高H處釋放,在軌道轉折處用光滑小圓弧連接,不考慮兩小球在軌道轉折處的能量損失。則小球P滑上CD軌道的最大高度h為(   )

A.h=H    

B.

C.

D.

 

9.如圖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圓盤,繞過其圓心的豎直軸勻速轉動,以經過O水平向右的方向作為x軸的正方向。在圓心O正上方距盤面高為h處有一個正在間斷滴水的容器,在t=0時刻開始隨長傳送帶沿與x軸平行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已知容器在t=0時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當前一滴水剛好落到盤面上時再滴一滴水。問:

(1)每一滴水經多長時間滴落到盤面上?(2)要使第3個水滴能夠落到盤面上,圓盤半徑R應滿足什么條件?(3)若圓盤半徑R足夠大,第二滴水和第三滴水在圓盤上落點可能相距的最遠距離為多少?此時圓盤轉動的角速度至少為多少?

 

 

 

 

 

 

 

 

 

 

 

10.如圖甲所示,場強大小為E、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內存在一豎直平面內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O點為該圓形區(qū)域的圓心,A點是圓形區(qū)域的最低點,B點是最右側的點。在A點有放射源釋放出初速度大小不同、方向均垂直于場強向右的正電荷,電荷的質量為m,電量為q,不計重力。試求:

(1)電荷在電場中運動的加速度多大?

(2)運動軌跡經過B點的電荷在A點時的速度多大?

(3)某電荷的運動的軌跡和圓形區(qū)域的邊緣交于P點,∠POA=θ,

請寫出該電荷經過P點時動能的表達式。

(4)若在圓形區(qū)域的邊緣有一接收屏CBD,C、D分別為接收屏上

最邊緣的兩點,如圖乙,∠COB=∠BOD=30°。求該屏上接收到

的電荷的末動能大小的范圍。

 

 

 

 

 

 

 

 

 

 

 

11. 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兩根光滑導軌相距0.5m豎直平行放置,導軌電阻不計,下端連接阻值為1Ω的電阻R,導軌處在勻強磁場B中,磁場的方向垂直于導軌平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為0.8T。兩根質量均為0.04kg、電阻均為0.5Ω的水平金屬棒ab、cd都與導軌接觸良好,金屬棒ab用一根細繩懸掛,細繩允許承受的最大拉力為0.64N,現(xiàn)讓cd棒從靜止開始落下,直至細繩剛好被拉斷,在此過程中電阻R上產生的熱量為0.2J,g=10/s2。求:

(1)此過程中ab棒和cd棒分別產生的熱量Qab和Qcd。

(2)細繩被拉斷時,cd棒的速度。

(3)細繩剛被拉斷時,cd棒下落的高度。

 

 

 

 

 

 

 

 

 

 

12.如圖所示,在y軸豎直向上的直角坐標系中,電場、磁場的分布情況如下:

①在0<y<a口的區(qū)域內,存在沿x軸負向的勻強電場和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

②在y<0區(qū)域內,存在沿y軸正向的勻強電場;

③在y<y1區(qū)域內,同時存在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

各區(qū)域的電場、磁場強弱相同.一質量為m、電量為q帶正電的小球,從xoy平面內的P點以初速v0向右拋出.小球進入0<y<α的復合場區(qū)沿直線運動,恰好過坐標原點,方向如圖.如果小球能夠第二次到達O點,m、a、v0、q、g為已知量,求:

(1)P點坐標;    (2)磁感應強度B;  

(3)小球兩次通過O點經歷的時間.

 

 

 

 

 

 

 

 

 

 

 

 

 

 

高三物理二輪復習查漏補缺(三)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C

C

C

CD

B

B

9.解:1)……2分

2)第3滴水離開圓心,第4滴水離開圓心

……4分

3)當?shù)?滴與第3滴落在同一直線上,且在圓心兩側時,相距最遠……2分

……2分

兩滴水落在盤面上的時間差t與圓盤周期T滿足

 (n=0,1,2,3……)……2分

當n=0時,……2分

10.解:(1)a = (2分)

(2)由R= v0t,R =at2  及a = 三個式子可解得:v0 =(3分)

(3)Ek=Eq(R-Rcosθ)+m v′02,Rsinθ= v′0t,R-Rcosθ=at2及a = (3分)

得:Ek= EqR (5-3cosθ) (2分)

(4)由第(3)小題的結論可以看出,當θ從0°變化到180°,接收屏上電荷的動能逐漸增大,因此D點接收到的電荷的末動能最小,C點接收到的電荷的末動能最大。(1分)

EkD= EqR (5-3cos60°) =  EqR(1分)

EkC= EqR (5-3cos120°) =  EqR(1分)

所以,屏上接收到的電荷的末動能大小的范圍為[ EqR,EqR ] (1分)

11. 解:(1)金屬棒cd從靜止開始運動直至細繩剛好被拉斷的過程中有:

Qab =U2t/Rab      ①     QR=U2t/R         ②  

聯(lián)立①②可得Qab=0.4J    ③ 

Qcd =I2Rcdt          ④     Qab + QR =I2RRabt/(Rab+R) ⑤

聯(lián)立④⑤可得Qab =0.9J ⑥ 

(2) 細繩被拉斷瞬時,對ab棒有:

Fm=mg+BIabL        ⑦  

又有IR=RabIab/R      ⑧    Icd=Iab+Icd            ⑨     

又由閉合歐姆定可得  BLv=Icd [Rcd+RabR/(Rab+R)]  ⑩  

聯(lián)立⑦⑧⑨⑩可得v=1.88m/s ?  

(3)由功能關系得  Mgh= Q +mv2/2         ?

即可得h=3.93m        

12.(1)帶電小球進入0<y<a區(qū)域時,速度方向如圖甲,由此可知,vy =v0            

 小球由P點拋出做平拋運動. vy=gt        由①②可得t=

所以,水平位移s=     豎直位移h=

由小球沿直線運動可知,P點坐標為[]    ⑤

 (2)小球在0<y<a區(qū)域沿直線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如圖乙所示qE=mg    ⑥

  由qvB=  mg和v=     ⑦      解得B=    ⑧

  (3)小球在y<0區(qū)域內運動如圖丙所示,先作勻速直線運動,后作勻速圓周運動,再做直線運動至O點,設其運動時間分別為t1、t2、t3,    ⑨

  由Loc=Lob=R,qvB= ,和Lob =vt1  ⑩ 

得t1 =     ⑾     T=    ⑿    t=    ⒀

分析知t3 = t1=,兩次經過O點歷時間為   t=2 t1 + t2=()   ⒁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9:

極限

第   I   卷

一 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 某個命題與正整數(shù)有關,若時該命題成立,那么可推得時該命題也成立,現(xiàn)已知時,該命題不成立,則可以推得(    )

A 時該命題成立                             B 時該命題不成立

C 時該命題成立                             D 時該命題不成立

2 下面四個命題中:

  (1)若是等差數(shù)列,則的極限不存在;

  (2)已知,當時,數(shù)列的極限為1或-1。

  (3)已知,則

  (4)若,則,數(shù)列的極限是0。

其中真命題個數(shù)為(   )

A 1                     B 2                     C 3                      D 4

3 如果存在,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4 已知,那么數(shù)列在區(qū)間為任意小的正數(shù))外的項有(   )

   A 有限多項                        B 無限多項         

   C 0                               D 有可能有限多項也可能無限多項

5 下列數(shù)列中存在極限的是(  )

A     B       C        D

6 (     )

   A  1                  B                 C                       D 2

7 (  )

 A 1                  B                    C                    D

 

8 已知,其中,則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9 在等比數(shù)列,且前項的和為切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10  (    )

A  4                B  8                C                    D

11 已知等比數(shù)列的公比為,則有,則首項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1.      已知定義在上的函數(shù)同時滿足條件:①;② ③當。若的反函數(shù)是,則不等式的解集為

(   )

A             B               C               D

 

 

 

 

第   II    卷

二 填空題

13 若,則____________

14 已知函數(shù),若存在,則的值為_________,

15 設常數(shù),展開式中的系數(shù)為,則_____。

16已知拋物線軸交于點A,將線段OA的等分點從坐到右依次記為,過這些分點分別作軸的垂線,與拋物線的交點依次是 ,從而得到個直角三角形,當 時,這些三角形的面積之和的極限為_________

三 解答題

17 已知函數(shù)處連續(xù),求實數(shù)的值。

 

 

 

18 已知是首項為1,公差為的等差數(shù)列,其前項和為是首項為1,公為的等比數(shù)列,其前項和為,設,若, 

求實數(shù)的值。

 

 

 

 

19 已知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為,記

(1)寫出數(shù)列的前四項。

(2)猜想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并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

(3)令,求

 

 

 

 

20 已知數(shù)列,其前項和為,且滿足。

(1)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2)若數(shù)列滿足項和,若,求實數(shù)的值。

 

 

 

21 若不等式對一切正整數(shù)都成立,求正整數(shù) 的最大值,并證明你的結論。

 

 

22 已知數(shù)列,與函數(shù)滿足條件:

  (1)若,且存在,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并用表示。

  (2)若函數(shù)上的函數(shù),,試證明對任意的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8:

數(shù)學歸納法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7:

立體幾何

高考立體幾何試題一般共有4道(客觀題3道, 主觀題1道), 共計總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識點在20個以內. 選擇填空題考核立幾中的計算型問題, 而解答題著重考查立幾中的邏輯推理型問題, 當然, 二者均應以正確的空間想象為前提.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立體幾何考題正朝著”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計算”的發(fā)展.從歷年的考題變化看, 以多面體和旋轉體為載體的線面位置關系的論證,角與距離的探求是?汲P碌臒衢T話題.

 

    例1  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與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為60°,求這個四棱錐的體積;

    (2)證明無論四棱錐的高怎樣變化,面PAD與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從而只要算出四棱錐的高就行了.

面ABCD,

    ∴BA是PA在面ABCD上的射影.又DA⊥AB,

    ∴PA⊥DA,

    ∴∠PAB是面PAD與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AB=60°.                

      而PB是四棱錐P―ABCD的高,PB=AB?tg60°=a,

     .                                    

(2)不論棱錐的高怎樣變化,棱錐側面PAD與PCD恒為全等三角形.

      作AE⊥DP,垂足為E,連結EC,則△ADE≌△CDE,

      是面PAD與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設AC與DB相交于點O,連結EO,則EO⊥AC,

                                       

      在

     故平面PAD與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本小題主要考查線面關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是一道設計新穎, 特征鮮明的好題.

 

(1)求證:AB­1⊥平面CED;

(2)求異面直線AB1與CD之間的距離;

(3)求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講解:(1)∵D是AB中點,△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AB又AA1⊥平面ABC,∴CD⊥AA1.

∴CD⊥平面A1B1BA  ∴CD⊥AB1,又CE⊥AB1, ∴AB1⊥平面CDE;

(2)由CD⊥平面A1B1BA  ∴CD⊥DE

∵AB1⊥平面CDE  ∴DE⊥AB1

∴DE是異面直線AB1與CD的公垂線段

∵CE=,AC=1 , ∴CD=

;

(3)連結B1C,易證B1C⊥AC,又BC⊥AC ,

∴∠B1CB是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在Rt△CEA中,CE=,BC=AC=1,

∴∠B1AC=600

,  ∴,

 , ∴.

作出公垂線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當然, 準確地作出應當有嚴格的邏輯推理作為基石.

例3  如圖a―l―是120°的二面角,A,B兩點在棱上,AB=2,D在內,三角形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在內,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I)                                                            求三棱錐D―ABC的體積;

(2)求二面角D―AC―B的大。     

(3)求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

   

  

  講解:  (1) 過D向平面做垂線,垂足為O,連強OA并延長至E.

為二面角a―l―的平面角..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AB=2.又D到平面的距離DO=

(2)過O在內作OM⊥AC,交AC的反向延長線于M,連結DM.則AC⊥DM.∴∠DMO  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又在△DOA中,OA=2cos60°=1.且

  (3)在平在內,過C作AB的平行線交AE于F,∠DCF為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等于C到AB的距離,即△ABC斜邊上的高,

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為arctg

    比較例2與例3解法的異同, 你會得出怎樣的啟示? 想想看.

 

    例4

 

 

 

 

                        圖①                        圖②

 

   講解:  設容器的高為x.則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邊長為,

       

                .

    當且僅當 .

故當容器的高為時,容器的容積最大,其最大容積為

對學過導數(shù)的同學來講,三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用導數(shù)求解是最方便的,請讀者不妨一試. 另外,本題的深化似乎與2002年全國高考文科數(shù)學壓軸題有關,還請做做對照. 類似的問題是:

    某企業(yè)設計一個容積為V的密閉容器,下部是圓柱形,上部是半球形,當圓柱的底面半徑r和圓柱的高h為何值時,制造這個密閉容器的用料最省(即容器的表面積最。.

   例5 已知三棱錐P―ABC中,PC⊥底面ABC,AB=BC,

D、F分別為AC、PC的中點,DE⊥AP于E.

    (1)求證:AP⊥平面BDE;                

(2)求證:平面BDE⊥平面BDF;

(3)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錐

P―ABC所成兩部分的體積比.

講解:  (1)∵PC⊥底面ABC,BD平面ABC,∴PC⊥BD.

由AB=BC,D為AC的中點,得BD⊥AC.又PC∩AC=C,∴BD⊥平面PAC. 又PA平面、PAC,∴BD⊥PA.由已知DE⊥PA,DE∩BD=D,∴AP⊥平面BDE.

  (2)由BD⊥平面PAC,DE平面PAC,得BD⊥DE.由D、F分別為AC、PC的中點,得DF//AP.

由已知,DE⊥AP,∴DE⊥DF. BD∩DF=D,∴DE⊥平面BDF.

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BDF.

  (3)設點E和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分別為h1和h2.則

           h1∶h2=EP∶AP=2∶3,

    

    故截面BEF分三棱錐P―ABC所成兩部分體積的比為1∶2或2∶1

值得注意的是, “截面BEF分三棱錐P―ABC所成兩部分的體積比”并沒有說明先后順序, 因而最終的比值答案一般應為兩個, 希不要犯這種”會而不全”的錯誤.

例6  已知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半圓,它被過底面中心O1且平行于母線AB的平面所截,若截面與圓錐側面的交線是焦參數(shù)(焦點到準線的距離)

為p的拋物線.

(1)求圓錐的母線與底面所成的角;

(2)求圓錐的全面積.

    講解: (1)設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

由題意得:,

,

所以母線和底面所成的角為

(2)設截面與圓錐側面的交線為MON,其中O為截面與

AC的交點,則OO1//AB且

在截面MON內,以OO1所在有向直線為y軸,O為原點,建立坐標系,則O為拋物的頂點,所以拋物線方程為x2=-2py,點N的坐標為(R,-R),代入方程得

R2=-2p(-R),得R=2p,l=2R=4p.

∴圓錐的全面積為.

將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相鏈接, 頗具新意, 預示了高考命題的新動向. 類似請思考如下問題:

     一圓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口是一個橢圓.已知橢圓的

長軸長為5,短軸長為4,被截后幾何體的最短側面母     

線長為1,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等于         

 

   例7 如圖,幾何體ABCDE中,△ABC是正三角形,EA和DC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 DC=a,F(xiàn)、G分別為EB和AB的中點.

(2)求證:AF⊥BD;

 (3) 求二面角B―FC―G的正切值.

講解: ∵F、G分別為EB、AB的中點,

∴FG=EA,又EA、DC都垂直于面ABC,  FG=DC,

    ∴四邊形FGCD為平行四邊形,∴FD∥GC,又GC面ABC,

    ∴FD∥面ABC.

(2)∵AB=EA,且F為EB中點,∴AF⊥EB  ①  又FG∥EA,EA⊥面ABC

∴FG⊥面ABC ∵G為等邊△ABC,AB邊的中點,∴AG⊥GC.

∴AF⊥GC又FD∥GC,∴AF⊥FD  ②

由①、②知AF⊥面EBD,又BD面EBD,∴AF⊥BD.

    (3)由(1)、(2)知FG⊥GB,GC⊥GB,∴GB⊥面GCF.

過G作GH⊥FC,垂足為H,連HB,∴HB⊥FC.

∴∠GHB為二面角B-FC-G的平面角.

易求.

    例8  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P、Q分別是線段AD1和BD上的點,且

D1P∶PA=DQ∶QB=5∶12.

 

(1) 求證PQ∥平面CDD1C1;

 

 

 (2) 求證PQ⊥AD;

 

 

 (3) 求線段PQ的長.

講解:  (1)在平面AD1內,作PP1∥AD與DD1交于點P1,在平面AC內,作

QQ1∥BC交CD于點Q1,連結P1Q1.

    ∵ ,     ∴PP1QQ1 .?

由四邊形PQQ1P1為平行四邊形,   知PQ∥P1Q1? ?

而P1Q1平面CDD1C1,  所以PQ∥平面CDD1C1?

(2)AD⊥平面D1DCC1,    ∴AD⊥P1Q1,?

又∵PQ∥P1Q1,   ∴AD⊥PQ.?

(3)由(1)知P1Q1 PQ,

,而棱長CD=1.     ∴DQ1=.  同理可求得 P1D=.

在Rt△P1DQ1中,應用勾股定理, 立得

P1Q1=.?

做為本題的深化, 筆者提出這樣的問題: P, Q分別是BD,上的動點,試求的最小值, 你能夠應用函數(shù)方法計算嗎? 試試看. 并與如下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做以對照, 你會得到什么啟示?

如圖,正方形ABCD、ABEF的邊長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點M在AC上移動,點N在BF上移動,若CM=BN=

(1)       求MN的長;

(2)       當為何值時,MN的長最。

(3)       當MN長最小時,求面MNA與面MN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立體幾何知識是復課耗時較多, 而考試得分偏底的題型. 只有放底起點, 依據(jù)課本, 熟化知識, 構建空間思維網(wǎng)絡, 掌握解三角形的基本工具, 嚴密規(guī)范表述, 定會突破解答立幾考題的道道難關.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6:

幾何題

    高考解析幾何試題一般共有4題(2個選擇題, 1個填空題, 1個解答題), 共計30分左右, 考查的知識點約為20個左右. 其命題一般緊扣課本, 突出重點, 全面考查. 選擇題和填空題考查直線, 圓, 圓錐曲線, 參數(shù)方程和極坐標系中的基礎知識. 解答題重點考查圓錐曲線中的重要知識點, 通過知識的重組與鏈接, 使知識形成網(wǎng)絡, 著重考查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 求解有時還要用到平幾的基本知識,  這點值得考生在復課時強化.

 

    例1  已知點T是半圓O的直徑AB上一點,AB=2、OT=t  (0<t<1),以AB為直腰作直角梯形,使垂直且等于AT,使垂直且等于BT,交半圓于P、Q兩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

(1)寫出直線的方程;

   (2)計算出點P、Q的坐標;

   (3)證明:由點P發(fā)出的光線,經AB反射后,反射光線通過點Q.                  

 

   講解:  通過讀圖,  看出點的坐標.

(1 ) 顯然,  于是 直線

的方程為;

   (2)由方程組

解出  、;               

   (3),

 

        .

   由直線PT的斜率和直線QT的斜率互為相反數(shù)知,由點P發(fā)出的光線經點T反射,反射光線通過點Q.

    需要注意的是, Q點的坐標本質上是三角中的萬能公式, 有趣嗎?

例2  已知直線l與橢圓有且僅有一個交點Q,且與x軸、y軸分別交于R、S,求以線段SR為對角線的矩形ORPS的一個頂點P的軌跡方程.

   講解:從直線所處的位置, 設出直線的方程,

   由已知,直線l不過橢圓的四個頂點,所以設直線l的方程為

代入橢圓方程

         

化簡后,得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于是其判別式

由已知,得△=0.即  ①

在直線方程中,分別令y=0,x=0,求得

 令頂點P的坐標為(x,y),  由已知,得

 代入①式并整理,得 ,  即為所求頂點P的軌跡方程.

    方程形似橢圓的標準方程, 你能畫出它的圖形嗎?

   例3已知雙曲線的離心率,過的直線到原點的距離是

 (1)求雙曲線的方程;

 (2)已知直線交雙曲線于不同的點C,D且C,D都在以B為圓心的圓上,求k的值.

  講解:∵(1)原點到直線AB:的距離.

     故所求雙曲線方程為

(2)把中消去y,整理得 .

     設的中點是,則

    

  

故所求k=±.

為了求出的值, 需要通過消元, 想法設法建構的方程.

   例4 已知橢圓C的中心在原點,焦點F1、F2在x軸上,點P為橢圓上的一個動點,且∠F1PF2的最大值為90°,直線l過左焦點F1與橢圓交于A、B兩點,△ABF2的面積最大值為12.

  (1)求橢圓C的離心率;

  (2)求橢圓C的方程.

   講解:(1)設, 對 由余弦定理, 得

 

解出  

 (2)考慮直線的斜率的存在性,可分兩種情況:

   i) 當k存在時,設l的方程為………………①

  橢圓方程為

 由   得   .

于是橢圓方程可轉化為  ………………②

將①代入②,消去得     ,

整理為的一元二次方程,得       .

則x1、x2是上述方程的兩根.且

,

也可這樣求解:

 

AB邊上的高

  

ii) 當k不存在時,把直線代入橢圓方程得

 

由①②知S的最大值為  由題意得=12  所以   

  故當△ABF2面積最大時橢圓的方程為:

下面給出本題的另一解法,請讀者比較二者的優(yōu)劣:

設過左焦點的直線方程為:…………①

(這樣設直線方程的好處是什么?還請讀者進一步反思反思.)

橢圓的方程為:

得:于是橢圓方程可化為:……②

把①代入②并整理得:

于是是上述方程的兩根.

,

AB邊上的高,

從而

     

當且僅當m=0取等號,即

    由題意知,  于是  .

    故當△ABF2面積最大時橢圓的方程為:

   例5  已知直線與橢圓相交于A、B兩點,且線段AB的中點在直線上.

(1)求此橢圓的離心率;

(2 )若橢圓的右焦點關于直線的對稱點的在圓上,求此橢圓的方程.

 

   講解:(1)設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

,   

根據(jù)韋達定理,得            

  

 ∴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 

 由已知得

  故橢圓的離心率為 .

 (2)由(1)知從而橢圓的右焦點坐標為關于直線的對稱點為

解得     

由已知得

故所求的橢圓方程為 .

   例6   已知⊙M:軸上的動點,QA,QB分別切⊙M于A,B兩點,

   (1)如果,求直線MQ的方程;

   (2)求動弦AB的中點P的軌跡方程.

文本框:     講解:(1)由,可得由射影定理,得   在Rt△MOQ中,

  ,

    故,

    所以直線AB方程是

  (2)連接MB,MQ,設

點M,P,Q在一直線上,得

由射影定理得

把(*)及(**)消去a,并注意到,可得

   適時應用平面幾何知識,這是快速解答本題的要害所在,還請讀者反思其中的奧妙.

    例7   如圖,在Rt△ABC中,∠CBA=90°,AB=2,AC=。DO⊥AB于O點,OA=OB,DO=2,曲線E過C點,動點P在E上運動,且保持| PA |+| PB |的值不變.

(1)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求曲線E的方程;

(2)過D點的直線L與曲線E相交于不同的兩點M、N且M在D、N之間,設,

 

 

                       

   試確定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講解: (1)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如圖所示 .                                     

    ∵| PA |+| PB |=| CA |+| CB |                                        y

 C

A     O         B

                                                                                 

∴曲線E的方程是  .

   (2)設直線L的方程為 , 代入曲線E的方程,得

       

設M1,  則

     

     

    i)  L與y軸重合時,                         

    ii)  L與y軸不重合時,

      由①得  

      又∵,

      或 

    ∴0<<1 ,                                           

     

    .                 

      ∴

                               

    ,

    的取值范圍是 .   

        值得讀者注意的是,直線L與y軸重合的情況易于遺漏,應當引起警惕.

        例8  直線過拋物線的焦點,且與拋物線相交于A兩點.

       (1)求證:;

       (2)求證:對于拋物線的任意給定的一條弦CD,直線l不是CD的垂直平分線.

                    

      講解: (1)易求得拋物線的焦點.

      若l⊥x軸,則l的方程為.

    若l不垂直于x軸,可設,代入拋物線方程整理得             .

    綜上可知  .

    (2)設,則CD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

    假設過F,則整理得

         

    ,.

    這時的方程為y=0,從而與拋物線只相交于原點. 而l與拋物線有兩個不同的交點,因此與l不重合,l不是CD的垂直平分線.

        此題是課本題的深化,你能夠找到它的原形嗎?知識在記憶中積累,能力在聯(lián)想中提升. 課本是高考試題的生長點,復課切忌忘掉課本!

     

        例9 某工程要將直線公路l一側的土石,通過公路上的兩個道口A和B,沿著道路AP、BP運往公路另一側的P處,PA=100m,PB=150m,∠APB=60°,試說明怎樣運土石最省工?

        講解: 以直線l為x軸,線段AB的中點為原點對立直角坐標系,則在l一側必存在經A到P和經B到P路程相等的點,設這樣的點為M,則

          |MA|+|AP|=|MB|+|BP|,

    即   |MA|-|MB|=|BP|-|AP|=50,

    ,

    ∴M在雙曲線的右支上.

    故曲線右側的土石層經道口B沿BP運往P處,曲線左側的土石層經道口A沿AP運往P處,按這種方法運土石最省工.

    相關解析幾何的實際應用性試題在高考中似乎還未涉及,其實在課本中還可找到典型的范例,你知道嗎?

    解析幾何解答題在歷年的高考中?汲P, 體現(xiàn)在重視能力立意, 強調思維空間, 是用活題考死知識的典范. 考題求解時考查了等價轉化, 數(shù)形結合, 分類討論, 函數(shù)與方程等數(shù)學思想, 以及定義法, 配方法, 待定系數(shù)法, 參數(shù)法, 判別式法等數(shù)學通法.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5:

    應用型問題

        數(shù)學應用性問題是歷年高考命題的主要題型之一, 也是考生失分較多的一種題型. 高考中一般命制一道解答題和兩道選擇填空題.解答這類問題的要害是深刻理解題意,學會文字語言向數(shù)學的符號語言的翻譯轉化,這就需要建立恰當?shù)臄?shù)學模型,這當中,函數(shù),數(shù)列,不等式,排列組合是較為常見的模型,而三角,立幾,解幾等模型也應在復課時引起重視.

        例1某校有教職員工150人,為了豐富教工的課余生活,每天定時開放健身房和娛樂室。據(jù)調查統(tǒng)計,每次去健身房的人有10%下次去娛樂室,而在娛樂室的人有20%下次去健身房.請問,隨著時間的推移,去健身房的人數(shù)能否趨于穩(wěn)定?

    講解: 引入字母,轉化為遞歸數(shù)列模型.

    設第n次去健身房的人數(shù)為an,去娛樂室的人數(shù)為bn,則.

    .

    ,于是

    即      .

    .故隨著時間的推移,去健身房的人數(shù)穩(wěn)定在100人左右.

    上述解法中提煉的模型, 使我們聯(lián)想到了課本典型習題(代數(shù)下冊P.132第34題)

    已知數(shù)列的項滿足

               

    其中,證明這個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是

     

    有趣的是, 用此模型可以解決許多實際應用題, 特別, 2002年全國高考解答題中的應用題(下文例9)就屬此類模型.

        例2 某人上午7時乘摩托艇以勻速V千米/小時(4≤V≤20)從A港出發(fā)前往50千米處的B港,然后乘汽車以勻速W千米/小時(30≤W≤100)自B港向300千米處的C市駛去,在同一天的16時至21時到達C市, 設汽車、摩托艇所需的時間分別是x小時、y小時,若所需經費元,那么V、W分別為多少時,所需經費最少?并求出這時所花的經費.

        講解: 題中已知了字母, 只需要建立不等式和函數(shù)模型進行求解.

    由于

    則z最大時P最小.

    作出可行域,可知過點(10,4)時, z有最大值38,

        ∴P有最小值93,這時V=12.5,W=30.

        視這是整體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 當中的換元法是數(shù)學解題的常用方法.

        例3 某鐵路指揮部接到預報,24小時后將有一場超歷史記錄的大暴雨,為確保萬無一失,指揮部決定在24小時內筑一道歸時堤壩以防山洪淹沒正在緊張施工的遂道工程。經測算,其工程量除現(xiàn)有施工人員連續(xù)奮戰(zhàn)外,還需要20輛翻斗車同時作業(yè)24小時。但是,除了有一輛車可以立即投入施工外,其余車輛需要從各處緊急抽調,每隔20分鐘有一輛車到達并投入施工,而指揮部最多可組織25輛車。問24小時內能否完成防洪堤壩工程?并說明理由.

    講解: 引入字母, 構建等差數(shù)列和不等式模型.

    由20輛車同時工作24小時可完成全部工程可知,每輛車,每小時的工作效率為,設從第一輛車投入施工算起,各車的工作時間為a1,a2,…, a25小時,依題意它們組成公差(小時)的等差數(shù)列,且

    ,化簡可得.

    解得.

    可見a1的工作時間可以滿足要求,即工程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

    對照此題與2002年全國高考文科數(shù)學解答題中的應用題, 你一定會感覺二者的解法是大同小異的. 學習數(shù)學就需要這種將舊模式中的方法遷移為解答新題的有用工具, 這要求你不斷的聯(lián)想, 力求尋找恰當?shù)慕忸}方案.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4:

    開放型問題

            數(shù)學開放性問題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一個新方向,其解法靈活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這類題型按解題目標的操作模式分為:規(guī)律探索型,問題探究型,數(shù)學建模型,操作設計型,情景研究型.如果未知的是解題假設,那么就稱為條件開放題;如果未知的是解題目標,那么就稱為結論開放題;如果未知的是解題推理,那么就稱為策略開放題.當然,作為數(shù)學高考題中的開放題其“開放度”是較弱的,如何解答這類問題,還是通過若干范例加以講解.

    例 1 設等比數(shù)列的公比為  ,前 項和為 ,是否存在常數(shù) ,使數(shù)列 也成等比數(shù)列?若存在,求出常數(shù);若不存在,請  明 理 由.

       講解 存在型開放題的求解一般是從假設存在入手, 逐步深化解題進程的.

       設存在常數(shù), 使數(shù)列 成等比數(shù)列.

              

        

         (i) 當  時, 代入上式得

              即=0

    , 于是不存在常數(shù) ,使成等比數(shù)列.

         (ii) 當 時,, 代 入 上 式 得

        .

           綜 上 可 知 ,  存 在 常 數(shù) ,使成等比數(shù)列.

       等比數(shù)列n項求和公式中公比的分類, 極易忘記公比的 情 形, 可 不 要 忽 視 啊 !

    例2  某機床廠今年年初用98萬元購進一臺數(shù)控機床,并立即投入生產使用,計劃第一年維修、保養(yǎng)費用12萬元,從第二年開始,每年所需維修、保養(yǎng)費用比上一年增加4萬元,該機床使用后,每年的總收入為50萬元,設使用x年后數(shù)控機床的盈利額為y萬元.

    (1)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從第幾年開始,該機床開始盈利(盈利額為正值);

     (3 ) 使用若干年后,對機床的處理方案有兩種:

     (i )當年平均盈利額達到最大值時,以30萬元價格處理該機床;

         (ii )當盈利額達到最大值時,以12萬元價格處理該機床,問用哪種方案處理較為合算?請說明你的理由.

    講解 本例兼顧應用性和開放性, 是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1)

                =.                                    

       (2)解不等式  >0,

    得       <x<.

    ∵ x∈N,  ∴ 3 ≤x≤ 17.

    故從第3年工廠開始盈利.

    (3)(i) ∵ ≤40

    當且僅當時,即x=7時,等號成立.

    ∴ 到2008年,年平均盈利額達到最大值,工廠共獲利12×7+30=114萬元.

    (ii)  y=-2x2+40x-98= -2(x-10)2 +102,

    當x=10時,ymax=102.

    故到2011年,盈利額達到最大值,工廠共獲利102+12=114萬元.

    試題詳情

    遼寧省大連23中2009年高考數(shù)學第二輪復習秘笈3:

    代數(shù)推理

    數(shù)學是“教會年輕人思考”的科學, 針對代數(shù)推理型問題, 我們不但要尋求它的解法是什么, 還要思考有沒有其它的解法, 更要反思為什么要這樣解, 不這樣解行嗎?我們通過典型的問題, 解析代數(shù)推理題的解題思路, 方法和技巧. 在解題思維的過程中, 既重視通性通法的演練, 又注意特殊技巧的作用, 同時將函數(shù)與方程, 數(shù)形結合, 分類與討論, 等價與化歸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貫穿于整個的解題訓練過程當中.

        例1  設函數(shù),已知,時恒有,求a的取值范圍.

         講解: 由

             ,

    從而只要求直線L不在半圓C下方時, 直線L 的y截距的最小值.

    當直線與半圓相切時,易求得舍去).

    .

    本例的求解在于 關鍵在于構造新的函數(shù), 進而通過解幾模型進行推理解題, 當中, 滲透著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顯示了解題思維轉換的靈活性和流暢性.

    還須指出的是: 數(shù)形結合未必一定要畫出圖形, 但圖形早已在你的心中了, 這也許是解題能力的提升, 還請三思而后行.

        例2 已知不等式對于大于1的正整數(shù)n恒成立,試確定a的取值范圍.

        講解: 構造函數(shù),易證(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證明呢?)為增函數(shù).

        ∵n是大于1的 正整數(shù),

    對一切大于1的正整數(shù)恒成立,必須,

    這里的構造函數(shù)和例1屬于同類型, 學習解題就應當在解題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的逐類旁通, 舉一反三, 總結一些解題的小結論. 針對恒成立的問題, 函數(shù)最值解法似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同法, 請?zhí)釤捘愕男〗Y論.

        例3  已知函數(shù)在區(qū)間[-b,1-b]上的最大值為25,求b的值.

        講解: 由已知二次函數(shù)配方, 得

         時,的最大值為4b2+3=25. 

              

          上遞增,

           

          上遞增,

             .

           關于二次函數(shù)問題是歷年高考的熱門話題, 值得讀者在復課時重點強化訓練. 針對拋物線頂點橫坐標在不在區(qū)間[-b,1-b], 自然引出解題形態(tài)的三種情況, 這顯示了分類討論的數(shù)學思想在解題當中的充分運用. 該分就分, 該合就合, 這種辨證的統(tǒng)一完全依具體的數(shù)學問題而定, 需要在解題時靈活把握.

       例4已知

        的單調區(qū)間;

        (2)若

        講解: (1) 對 已 知 函 數(shù) 進 行 降 次 分 項 變 形  , 得 ,

        (2)首先證明任意

    事實上,

         而

       

               

         

          .

         函 數(shù) 與 不 等 式 證 明 的 綜 合 題 在 高 考 中 常 考 常 新 , 是 既 考 知 識 又 考 能 力 的 好 題  型 , 在 高 考 備 考 中 有 較 高 的 訓 練 價 值.. 針對本例的求解, 你能夠想到證明任意采用逆向分析法, 給出你的想法!

         例5  已知函數(shù)f(x)=(a>0,a≠1).?

    (1) 證明函數(shù)f(x)的圖象關于點P()對稱.?

    (2) 令an,對一切自然數(shù)n,先猜想使an>n成立的最小自然數(shù)a,并證明之.?

    (3) 求證:∈N).

    講解: (1)關于函數(shù)的圖象關于定點P對稱, 可采用解幾中的坐標證法.

    設M(x,y)是f(x)圖象上任一點,則M關于P()的對稱點為M’(1-x,1-y),?

       

    ∴M′(1-x,1-y)亦在f(x)的圖象上,

    故函數(shù)f(x)的圖象關于點P()對稱.?

    (2)將f(n)、f(1-n)的表達式代入an的表達式,化簡可得an=a猜a=3,

    即3>n.?

    下面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

    設n=k(k≥2)時,3>k.?

    那么n=k+1,3+1>3?3>3k?

    又3k-(k+1)=2(k-≥0(k≥2,k∈N)?

    ∴3>n.?

    (3)∵3>k?

    ∴klg3>2lgk?

    令k=1,2,…,n,得n個同向不等式,并相加得:

    函數(shù)與數(shù)列綜合型問題在高考中頻頻出現(xiàn),是歷年高考試題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針對本例,你能夠猜想出最小自然數(shù)a=3嗎? 試試你的數(shù)學猜想能力.

        例6 已知二次函數(shù),設方程的兩個實根為x1和x2.

       (1)如果,若函數(shù)的對稱軸為x=x0,求證:x0>-1;

       (2)如果,求b的取值范圍.

    講解:(1)設,由, 即

                

    ;

    (2)由同號.

    ①若.

    ,負根舍去)代入上式得

    ,解得

    ②若4a-2b+3<0.

    同理可求得.

        故當

        對你而言, 本例解題思維的障礙點在哪里, 找找看, 如何排除? 下一次遇到同類問題, 你會很順利的克服嗎? 我們力求做到學一題會一類, 不斷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例7 對于函數(shù),若存在成立,則稱的不動點。如果函數(shù)有且只有兩個不動點0,2,且

       (1)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已知各項不為零的數(shù)列,求數(shù)列通項

       (3)如果數(shù)列滿足,求證:當時,恒有成立.

      講解:  依題意有,化簡為 由違達定理, 得

                   

    解得 代入表達式,由

    不止有兩個不動點,

     

    (2)由題設得     (*)

              (**)

    由(*)與(**)兩式相減得:

       

     

    解得(舍去)或,由,若這與矛盾,,即{是以-1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shù)列,;

      (3)采用反證法,假設則由(1)知

    ,有

    ,而當這與假設矛盾,故假設不成立,.

      關于本例的第(3)題,我們還可給出直接證法,事實上:

      由<0或

      結論成立;

      若,此時從而即數(shù)列{}在時單調遞減,由,可知上成立.

         比較上述兩種證法,你能找出其中的異同嗎? 數(shù)學解題后需要進行必要的反思, 學會反思才能長進.

        例8 設a,b為常數(shù),:把平面上任意一點

     (a,b)映射為函數(shù)

       (1)證明:不存在兩個不同點對應于同一個函數(shù);

       (2)證明:當,這里t為常數(shù);

       (3)對于屬于M的一個固定值,得,在映射F的作用下,M1作為象,求其原象,并說明它是什么圖象.

        講解: (1)假設有兩個不同的點(a,b),(c,d)對應同一函數(shù),即相同,

    對一切實數(shù)x均成立.

    特別令x=0,得a=c;令,得b=d這與(a,b),(c,d)是兩個不同點矛盾,假設不成立

    故不存在兩個不同點對應同函數(shù).

    (2)當時,可得常數(shù)a0,b0,使

    =

    由于為常數(shù),設是常數(shù).

    從而.

    (3)設,由此得

    在映射F之下,的原象是(m,n),則M1的原象是

    .

    消去t得,即在映射F之下,M1的原象是以原點為圓心,為半徑的圓.

        本題將集合, 映射, 函數(shù)綜合為一體, 其典型性和新穎性兼顧, 是一道用“活題考死知識”的好題目, 具有很強的訓練價值.

    例9  已知函數(shù)f(t)滿足對任意實數(shù)x、y都有f(x+y)=f(x)+f(y)+xy+1,且f(-2)=-2.

       (1)求f(1)的值;

       (2)證明:對一切大于1的正整數(shù)t,恒有f(t)>t;

       (3)試求滿足f(t)=t的整數(shù)t的個數(shù),并說明理由.

    講解 (1)為求f(1)的值,需令

    .

    .

       (2)令(※)

    .

    ,

    ,

    于是對于一切大于1的正整數(shù)t,恒有f(t)>t.

       (3)由※及(1)可知.

    下面證明當整數(shù).

    (※)得

    ……,

    將諸不等式相加得

       .

    綜上,滿足條件的整數(shù)只有t=1,.

    本題的求解顯示了對函數(shù)方程f(x+y)=f(x)+f(y)+xy+1中的x、y取特殊值的技巧,這種賦值法在2002年全國高考第(21)題中得到了很好的考查.

    例10  已知函數(shù)f(x)在(-1,1)上有定義,且滿足x、y∈(-1,1) 有

    (1)證明:f(x)在(-1,1)上為奇函數(shù);

    (2)對數(shù)列;

    (3)求證

        講解  (1)令

                令 為奇函數(shù). 

       (2), 

        是以-1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

                  

      (3)

                  

     而  

         

        本例將函數(shù)、方程、數(shù)列、不等式等代數(shù)知識集于一題,是考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范例. 在求解當中,化歸出等比(等差)數(shù)列是數(shù)列問題常用的解題方法.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