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學習了杠桿原理后,小明和小王同學嘗試利用杠桿原理測量出一把直尺的質(zhì)量mR,請你也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吧,實驗步驟如下:
(1)找出直尺的重心.如圖所示,他們將刀口仰放在桌面上,再把直尺平放在刀口(支點)上,左右移動直尺,使直尺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此時刀口的位置就是直尺的重心.他們在重心處做好記號.
(2)將質(zhì)量是m千克的鉤碼掛在刀口左端的直尺上任一位置,在刀口上向右移動直尺,使其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讀出此時鉤碼到刀口的距離,此距離就是動力臂L1,直尺重心到刀口的距離就視為阻力臂L2
(3)利用上述已知的和測量的量可寫出計算直尺質(zhì)量的表達式為mR=m$\frac{{L}_{1}}{{L}_{2}}$.

分析 此題的關鍵在于找出重心,并知道第二次平衡后,重心到支點的位置為直尺重力的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求出直尺的質(zhì)量.

解答 解:(1)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當直尺平放在刀口(支點)上,平衡后,此處為重心;
(2)掛上質(zhì)量為m千克的鉤碼,使直尺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是為了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
(3)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可知G鉤碼×L1=G直尺×L2
即mgL1=mRgL2,mL1=mRL2,
所以直尺的質(zhì)量mR=m$\frac{{L}_{1}}{{L}_{2}}$.
故答案:(1)刀口;(2)水平;(3)m$\frac{{L}_{1}}{{L}_{2}}$.

點評 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直接讀出力臂,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求出直尺的質(zhì)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發(fā)聲時不一定在振動
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diào)高
C.課堂上能聽到老師的講課聲,說明空氣能夠傳聲
D.蝙蝠利用次聲波導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為研究受到拉力時彈簧長度的增加量與彈簧自身因素的關系,實驗小組同學選用材料和粗細相同的金屬絲燒制成的彈簧A、B、C、D和鉤碼進行實驗,已知彈簧A、B原來的長度均為L0,C、D原來的長度均為L0′,且A、C的橫截面積均為S0,B、D的橫截面積均為S0′.實驗時他們將彈簧A、B、C、D的上端固定,并分別在彈簧的下端掛相同質(zhì)量的鉤碼,它們各自增加了△L1、△L2、△L3和△L4,如圖(a)、(b)、(c)、(d)所示.請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歸納得出初步結(jié)論.
①分析比較圖(a)和(b)或(c)和(d)中彈簧長度的增加量以及相關條件.可得:彈簧金屬絲材料和粗細相同,當原長與材料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彈簧,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彈簧長度的增加量不同.
②分析比較(a)和(c)或(b)和(d)中彈簧長度的增加量以及相關條件,可得:彈簧金屬絲材料和粗細相同,當材料、橫截面積都相同,原長不同的彈簧,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彈簧長度的增加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我市丹陽路跨鐵路立交橋工程全長2031米,自2014年6月13日正式開工建設.設計時速40千米/時,兩側(cè)下設輔道和人行道.東側(cè)主橋梁也用混凝土澆灌,長240米,澆灌完成后重量將達到2.48萬噸,建成后將是目前亞洲轉(zhuǎn)體重量最大的橋梁,2016年8月完成主橋建設,預計2016年年底建成通車.

(1)東側(cè)主橋梁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2)若該橋通車后,汽車在不超速的情況下行駛,則它通過該立交橋全橋最快需多少小時?(計算結(jié)果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
(3)乘車通過該橋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800cm2,乘客與車的總重為16000N,則該車對橋面的壓強是多少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工地上用如圖所示的卷揚機和滑輪組從豎直深井中提取泥土.將一筐泥土以0.3m/s的速度豎直向上勻速提升6m,卷揚機對繩的拉力F為100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與軸摩擦,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
(3)滑輪組中動滑輪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在鐵桶內(nèi)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鐵桶被壓扁.該現(xiàn)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鐵桶被壓扁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泡沫的形變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是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通過比較甲丙 所示實驗.
(4)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對物理量的估測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是小佳同學對本學期所學的一些物理最的估測數(shù)據(jù),其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
A.一名初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0N
B.一名初中學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3×104 Pa
C.一名初中學生浸沒在水中時,受到水的浮力約為1.0×103N
D.一名初中學生從一樓步行到三樓所做的功約為3×10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我們選擇了如圖甲的裝置.
(1)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
(2)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細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后,在兩線端掛上相同鉤碼如圖乙所示,此時小卡片能平衡;(選填“能”或“不能”)
(3)探究活動中還要求要把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然后再松手.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對物體平衡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