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0583  440591  440597  440601  440607  440609  440613  440619  440621  440627  440633  440637  440639  440643  440649  440651  440657  440661  440663  440667  440669  440673  440675  440677  440678  440679  440681  440682  440683  440685  440687  440691  440693  440697  440699  440703  440709  440711  440717  440721  440723  440727  440733  440739  440741  440747  440751  440753  440759  440763  440769  440777  447090 

第二節(jié):(聽第六段材料回答6~8題)

6.When will there be a birthday party?

Sunday  Monday  C.This Sunday.

7.Where will the party be held?

A.In the open air  B.In the woman's home  C.In a park.

8.How many friends will the woman invite?

A.Ten  B.Nine  C.Eight

聽第七段材料回答9~11題)

9.Where is Tom now?

A.In the school  B.In a restaurant.  C.At the cinema.

10.Who answers the telephone?

A.Mrs. Brown,Tom's sister.  B.Mrs. Brown,Tom's mother.  C.Mrs.Black Tom's aunt.

11.What does Bill want Tom to do?

A.Bring some food for the picnic. B.Bring some toys for the game.  C.Bring some fruit for the trip.

聽第8段材料回答12~14題

12.How long did Mary have to stay in bed?

A.One day.   B.Two days   C.A week.

(2)How is Mary's friend Ann?

A.She's having a cold.  B.She's having a cough.  C.She's all right now.

14.Why does everybody seem to have a cold?

A.Because of the hot weather. B.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C.Because of the changing weather.

聽第9段材料回答15~17題

11.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A.He wants to drop her course.  B.He is unable to attend her class.  C.He wants to deliver something to her.

16.What does the man almost forget to do?

A.To see a secretary.  B. To drop off a paper.  C.To learn about a course.

17.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ge his major.  B.Meet  her tomorrow. e to her office before her meeting.

聽第10段材料回答18~20題

18.Where was Alexander Graham Bell horn?

A.The Great Britain.  B.The United States.  C.West Germany.

19.What was Bell's main interest throughout his life?

A.Helping the blind people.  B.Helping the deaf people.  C.Helping the black people.

20.In which year did Bell succeed in inventing the telephone?

A.In 1876  B.In 1847  C.In 1874.

試題詳情

第一節(jié):

1.How many dollars does the man still  need to buy the dictionary?

A.Three dollars.  B.Four dollars   C.Five dollars.

2.What's Mary's address?

A.1664 Garden Street. B.1646 Guard Street.  C.1646 Garden street.

3.Where is Miss White from?

A.America    B.Australia   C.Japan.

4.When is the woman's birthday?

A.April 1st.  B.April 2nd     C.April 3rd.

5.What will Jack do?

A.He will play tennis.  B.He will ask Bill to play tennis. C.He will go skating.

試題詳情

4、在化學教學中,要加強化學與社會、化學與人的關(guān)系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化學與現(xiàn)代社會的關(guān)系和影響。教學中,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適時穿插和滲透一些現(xiàn)代社會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如淡水資源的危機、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機、環(huán)境污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等)。如在教學“NO和NO2是污染大氣的重要污染物”時,可介紹這些氮氧化合物受日光紫外線的照射后,發(fā)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如1943年9月,發(fā)生在美國的“洛杉磯煙霧”就是光化學污染的典型事件。再如由CO2等引起的“溫室效應”,氯氟烴引起的臭氧層破壞,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以此培養(yǎng)學生形成兩個觀念:防止污染,保護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觀念;節(jié)約能源,合理利用現(xiàn)有能源的觀念。強化兩個現(xiàn)代意識:科技意識和減災意識

以上幾點是筆者在幾年來教學實踐中對把握和實施新課標的體會以及做法。筆者認為,只要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把書本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互相結(jié)合,大膽而又切實可行地去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和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定能把課改工作徹底、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對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研究》 陳薇莉主編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九年級化學教師教學用書》(教參)       科學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化學》(粵教版)  九年級(上、下冊)    科學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論環(huán)境保護與化學教學》   張擁軍  2004年4月第23期   郴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試題詳情

3、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滲透的最基本任務之一,學生的愛國熱情用知識風采去激發(fā);瘜W發(fā)展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教學時,應確定好知識傳授與德育的最佳結(jié)合點,潛移默化地自然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如在學生學習碳的用途時,我就告訴學生,黑火藥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它就是用碳制成的。北宋末年,名將李綱用黑火藥制成的火箭炮擊退金兵,而西歐各國直至十四世紀中期才開始應用。再如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化學方面就占了二項;愛國科學家侯德榜創(chuàng)造的“侯氏制堿法”填補了我國“純堿”工業(yè)的空白;我國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jié)晶牛胰島素”;等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化學工業(yè)迅猛發(fā)展,鋼鐵、能源、水泥、化纖等年產(chǎn)量均居世界前列。這樣,寓德育于化學教學之中,點燃學生的愛國之火,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堅定他們?yōu)樽鎳F(xiàn)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信心。

通過上述這些介紹,使學生充分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不但增進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理解和學習責任感,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看到了我國光輝燦爛的過去,升級勃勃的現(xiàn)在,充滿希望的未來,從而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同時,也使德育滲透教育能更上一層次。在德育、智育有機結(jié)合的教學下,可望獲得更高教學質(zhì)量。

試題詳情

2、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用知識的風采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如講授“水”這章的內(nèi)容時,看似很簡單的一節(jié)教材,但通過討論水被污染會給人類造成災難后,可使學生在環(huán)境保護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道德;據(jù)水的三態(tài)變化,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在化學中到處可以看到量變轉(zhuǎn)變?yōu)橘|(zhì)的變化;介紹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狀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再展示一些有關(guān)祖國美麗的水--江、湖、泉、瀑布等錄象,以陶冶美的情操,激發(fā)學生愛國之情,這樣就顯得十分生動活潑。水是學生很熟悉的一種物質(zhì),為了使學生認識水的組成,做了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的分解實驗,實驗事實有力地證明了水是氫和氧兩種元素按一定比例組成的一種化合物,用分子模型對水分解反應的過程進行解釋,使學生信服原子也是真實存在的物質(zhì),使學生把抽象的概念化作具體的模型,學生學得高興,知識也無形中被接受了。

試題詳情

實施新課標下的素質(zhì)教育,思想道德素質(zhì)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是衡量素質(zhì)教育能否得到強化的重要標志。德育工作并不僅只是校長、班主任和政治課教師的事,而應滲透到各個學科中去。“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化學課也不例外。筆者認為:德育是解決人的方向問題,智育是培養(yǎng)人的智能問題,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德育教育是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德育滲透不僅僅是教學任務,而且是完成化學教學的一個途徑。

1、在學生興趣點上進行德育滲透,在德育滲透中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鹽和金屬起反應的教學內(nèi)容時,讓學生做鐵絲進入硫酸銅溶液中的實驗,過一會兒取出,同學們看到在鐵絲的表面覆蓋一層紅色銅,感到驚奇,很有興趣,筆者馬上告訴學生們,我們的祖先在西漢時期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反應,到了宋初,已把這個反應運用于生產(chǎn)。這種煉銅法在我國最早運用,是濕法冶金的先驅(qū),通過這樣一敘述,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他們的學習興趣更高了。

試題詳情

化學教學中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的培養(yǎng),而發(fā)展思維能力是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在教學中,我們應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諸如創(chuàng)新思維、聯(lián)想思維等。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

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求異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和靈感等,其主要體現(xiàn)在靈活性。在化學教學中應注重加強一題多解這方面的訓練,學會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沖破“思維定勢”的束縛。如將一個鋁制的盛飲料的易拉罐內(nèi)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往罐內(nèi)注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立即用膠布將罐口密封,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什么?分析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從加入的物質(zhì)考慮,這是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勢,所以一般學生只分析NaOH溶液與CO2的反應得出一個易拉罐內(nèi)凹變癟的現(xiàn)象。而忽視了容器本身“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因此漏了“癟了的罐重新又鼓起來的現(xiàn)象”!≡偃鏝a投入CuSO4溶液中,學生通常會考慮的是金屬與鹽的置換反應,而忽略了Na是非;顫姷慕饘,它首先與水反應,所以得不到金屬銅,而是生成Cu(OH)2藍色沉淀。

聯(lián)想思維是指對有相似特點的事物通過對比聯(lián)想,推測其它方面相似性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化學教學中,有許多物質(zhì)之間存在著相似的結(jié)構(gòu)特點,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學特性。如在《生活中的酸、堿、鹽》教學內(nèi)容中,三類物質(zhì)各有其不同的通性。教學中應先讓學生掌握三者的性質(zhì),再在此基礎上拓展。如酸和堿能發(fā)生中和反應,教材中只列舉了HCl與NaOH之間發(fā)生的中和反應,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到,由于酸類物質(zhì)具有酸的通性,而堿類物質(zhì)具有堿的通性,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只要是酸類物質(zhì)和堿類物質(zhì)之間應該都能發(fā)生中和反應。

試題詳情

 1 、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zhuǎn)變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筆者收獲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轉(zhuǎn)換了。由原來在大學期間想象的教師就是課堂的主講者變成了組織者、合作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生的特長得到發(fā)揮,學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教師已成為學生最真誠的合作者,最謙虛的傾聽者,最具慧眼的"伯樂"。教師的角色開始由“居高臨下的權(quán)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轉(zhuǎn)變;開始由傳授者向促進者悄然轉(zhuǎn)變;開始由管理者向引導者悄然轉(zhuǎn)變。這種悄然的轉(zhuǎn)變還體現(xiàn)在,教師由以往的單兵作戰(zhàn)向緊密合作過渡;由畫地為牢向資源共享過渡。教學方法開始呈現(xiàn)出多樣化趨勢,教師們不再拒絕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法,也不再拒絕超乎常規(guī)的奇思妙想,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期待。

2、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模式上的轉(zhuǎn)變體會

化學新課標著眼于通過學生的科學探究實施素質(zhì)教育。新課標是一種著眼于發(fā)展、著力于基礎的、并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教育,其根本出發(fā)點是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因此,新課標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化學是中學教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是每個現(xiàn)代公民必須具備的科學素質(zhì)之一。這就要求我們決不能把化學教學搞成僅為少數(shù)學生的升學服務,而大搞“題海戰(zhàn)術(shù)”,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使學生負擔過重,妨礙學生全面發(fā)展。然而,強調(diào)面向全體學生,也并不是“齊步走”、“一刀切”的等同目標要求。一要保障優(yōu)秀學生的正常發(fā)展,要盡可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愿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fā);二要提高中等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讓他們“吃好”,鼓勵他們趕超優(yōu)等生;三要加大轉(zhuǎn)變后進生的力度。特別是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筆者認為:首先,對后進生不能歧視,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習成績上的暫時落后。在筆者任教的兩個班級都是普通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態(tài)度都較為差,在實際教學中,要把握這些班級的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先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作為化學教師應利用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環(huán)境以及化學趣味實驗等有利條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產(chǎn)生迎頭趕上的學習動力,使其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