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00  12108  12114  12118  12124  12126  12130  12136  12138  12144  12150  12154  12156  12160  12166  12168  12174  12178  12180  12184  12186  12190  12192  12194  12195  12196  12198  12199  12200  12202  12204  12208  12210  12214  12216  12220  12226  12228  12234  12238  12240  12244  12250  12256  12258  12264  12268  12270  12276  12280  12286  12294  447090 

1.初讀課文,給全文劃分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記敘部分);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說明部分)。

試題詳情

2.分

①予分(音B fèn義D名分)當(dāng)引決

②五谷不分(音A fēn義A區(qū)分)

③舟首尾長約八分(音A fēn義C長度單位)有奇

④衣食所安,……必以分(音A fēn義B分給)人

⑤自分(音B fèn義E料想)已死久矣

試題詳情

四、1.數(shù)

①數(shù)(音B shǔ義D列舉罪狀)呂師孟叔侄為逆

②此數(shù)(音A shù義F幾<不確定數(shù)>)者用兵三患也

③范增數(shù)(音C shuò義C屢次)目項王

④蒙沖沖艦?zāi)艘郧?shù)(音B shǔ義B計算)

⑤今夫弈之為數(shù)(音A shù義E技術(shù)),小數(shù)也

試題詳情

3、第4段是抒發(fā)感慨,表達心志,是前面1~3段的深化,是5~6段的提引。

試題詳情

2.語言生動而準(zhǔn)確,特別是動詞的使用。如文中表現(xiàn)行蹤的動詞,表示離開某地用“去(京口)”表示前往某地用“如(楊州)”“趨(高郵)”;表示到達某地用“至(海陵)”,“來(三山)”;表示經(jīng)由某處用“過(瓜州揚子橋)”,“道(海安、如皋)”,“歷(吳門毗陵)”。此外,動詞“奔”“變”“詭”“行”“宿”“出”“沒”“窮餓”“呼號”“避”“渡”“入”“展轉(zhuǎn)”都準(zhǔn)確地表明了活動地點,也表達了作者心情急切、緊張和經(jīng)歷的坎坷。

【解題指導(dǎo)】(思考和練習(xí))

文天祥的英雄壯舉與歷史上一切愛國志士一樣,他們的報國行為是非常感人的。他們在強敵面前威武不屈,表現(xiàn)了高度的民族氣節(jié),實在可歌可泣。

文天祥北行之舉對敵方的實力估計是不足的,他企圖以言辭說服敵人退兵是極不切實際的幻想。他的愛國思想的實質(zhì)是對于南宋朝廷的忠心,具有歷史的局限性。

試題詳情

1.本文記敘,抒情,議論很完美地結(jié)合。表現(xiàn)在:

①在記敘的基礎(chǔ)上抒情。例如第2段,寫被驅(qū)北上時,指出“予分當(dāng)引決,然而隱忍以行。昔人云:‘將以有為也!边@里包含著克制內(nèi)心無限痛苦的強烈感情。這是在記敘基礎(chǔ)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帶有議論成分。

②在敘事的前后,用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關(guān)于生與死的問題,文中用大段抒情與描寫相結(jié)合的文字表達心境。

③有時將感情融入敘事。如第3段,既寫出了當(dāng)時由中興有望到無可投奔的處境,又反映出作者由興奮而悲憤的急劇變化的感情。

試題詳情

3.難句解析

①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一”,是動量詞!耙恍小保亲咭惶艘馑!爸^……為……”是“說……是……”的意思。全句譯作“大家說我走一趟是可以緩解國家的禍患的!

②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愛”,吝惜!耙狻惫烙!氨薄保姺矫。“尚”,追!翱梢浴保梢詰{借!翱谏唷,代“言辭”!皠印保f動。全句譯作“國家的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計元軍方面也還是可以憑借(自己的)言語說動的”。

③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將”,將要!耙浴苯樵~,憑!耙浴焙笫÷粤吮硎尽半[忍以行”意思的賓語!盀椤,讀wéi,作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說:“將要憑(隱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為。”

④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逐不可收拾。

呂師孟是南宋的兵部侍郎,在文天祥出使元軍之前就投降了元軍,“構(gòu)惡于前”,就是“在……之前已干了什么壞事”。賈余慶是南宋的右丞相,和文元祥一道出使元軍,但他背著文天祥向元軍獻媚請降,并向元軍獻計囚系文天祥!傲b縻”,是“被扣留”的意思。

⑤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莊子》中有“死生為晝夜”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的話。意思是:死和生,就像有晝夜有夜的自然現(xiàn)象一樣平常。文天祥這樣講是表現(xiàn)他在生命面臨危險面前泰然有若。全句譯作:死與生,如同有晝有夜一樣是極平常的事,死就死了?墒俏ky險惡的處境不斷出現(xiàn),(真)不是人生在世能夠忍受的。

【內(nèi)容主旨】

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4段)自敘出使元營所遭遇的種種磨難。

其中1~3段重在記敘,第4段以抒情為主。

第1自然段中,先講自己是在“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的嚴(yán)重形勢下出使北營的。再講自己當(dāng)時的心情是:“不得愛身”,即已抱定了為國捐軀的決心。其意圖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營大致經(jīng)歷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至北營……北亦未敢遽輕吾國!钡诙A段是“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不得歸矣!钡谌A段是“未幾……北驅(qū)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弊詈笾v本來是“分當(dāng)引決”的,但仍“隱忍以行”是為了“將以有為也”。

第3自然段寫北行路中得脫的行程。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至京口……中興機會,庶幾在此”,寫得脫后的喜悅。

第二層,“留二日,……天高地迥,號呼靡及!睂懯苷`會后的困境。

第三層,“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睂懙弥酆蠹庇谀舷碌募逼刃那椤

第4自然段,以抒情為主,表明愛國、憂國的心志。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嗚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難,總起下文。

第二層,“詆大酋當(dāng)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個排比句。情感真摯,氣勢磅礴,再現(xiàn)了文天祥此次北行歷經(jīng)的磨難。

第三層,“嗚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進,進一步抒發(fā)了出生入死而國事難為的傷痛。

第二部分(5―6段),說明寫作情況和結(jié)集目的,題名。

這部分告訴我們文天祥是“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廢”而得以保存。文天祥將詩結(jié)成集目的是“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寫作特點】

試題詳情

2.句式解析

①所+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的名詞性短語。

莫知計所出(此句活譯為“誰都想不出辦法來”。)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語)

②“為”與“所”相呼應(yīng),表示被動

為巡船所物色

為巡徼所陵迫死

試題詳情

1.字詞解析

①注意釋義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輕吾國(遽:匆忙,馬上)

呂師孟構(gòu)惡(è)于前(壞事。構(gòu)惡:做壞事。)

予羈(jī)縻(mí)不得還(羈、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yì)北(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遠(yuǎn))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塊陸地。洲:水中陸地,比渚大。)

詆(dǐ)大酋當(dāng)死(詆:斥罵。)

境界危惡(è)(惡:困難。)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閫(具,通“俱”。全,都,作副詞。)

層見錯出(見,通“現(xiàn)”。)

道中手自鈔錄(鈔,通“抄”)

③詞性活用

A.名詞作狀語

北雖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當(dāng)引決(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與北騎相出沒(日:每天)

B.名詞作動詞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詞多義

[間]

A名詞jiān

得間奔真卅(機會)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縫隙《庖丁解!罚

扁鵲立有間(一會兒《扁鵲見蔡桓公》)

出沒于長淮間(之間)

B動詞jiàn

中間崩倒之聲(夾雜《口技》)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曹劌論戰(zhàn)》)

C量詞jiān

安得廣夏千萬間(《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D副詞jiàn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

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陳涉世家》)

[靡]

A動詞mǐ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劌論戰(zhàn)》)

相如傳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頗藺相如列傳》)

B動詞mí

徒靡彈藥,無益吾事(浪費《馮婉貞》)

C形容詞mǐ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奢侈《訓(xùn)儉示康》)

D副詞mǐ

天高地迥,號呼靡及(無,不。靡及:達不到)

[如]

A動詞

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往……去,到……去)

勞苦功高如此(像《鴻門宴》)

固不如也(比得上《鴻門宴》)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唯恐,就怕《鴻門宴》)

B介詞

絕無有者,則治之如所言(按照《獄中雜記》)

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樣”《愚公移山》)

⑤古今異義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古:沒有依托。今:單調(diào),沒有價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達。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詞。)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為巡船所物色(古:搜尋。今:尋找需要的人才或東西。)

幾彷徨死(古:走投無路。今:猶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⑥偏義復(fù)詞

不復(fù)顧利害(偏指“害”危害)

⑦源于本文的成語

痛定思痛──悲痛過后再回想痛苦的情景。含有令人感慨深思的意思。定:平靜、止住。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