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0%
12.甲、乙兩輛汽車沿同一平直公路同時由靜止從同一地點開始向同一方向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t時間內(nèi),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B.0-2t時間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0-2t時間內(nèi)(不包括0時刻)兩車一定有兩次相遇
D.在t時刻,兩車一定相遇

分析 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結合位移和時間比較平均速度的大�。嘤鰰r兩車的位移應相等.

解答 解:A、0-t內(nèi),乙圖線圍成的面積大于甲圖線圍成的面積,則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因為時間相等,則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正確.
B、0-2t內(nèi),甲圖線圍成的面積大于乙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則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因為時間,則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正確.
C、0-2t時間內(nèi)(不包括0時刻)兩車位移只有一次相同,所以相遇一次.故C錯誤.
D、因為t時刻兩車的位移不相等,則兩車未相遇.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速度時間圖線表示的物理意義,知道圖線的斜率、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的含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把兩根輕質彈簧串聯(lián)起來測量它們各自的勁度系數(shù),如圖甲所示.

(1)未掛鉤碼之前,指針B指在刻度尺如圖乙所示的位置上,記為11.50cm;
(2)將質量50g的鉤碼逐個掛在彈簧Ⅰ的下端,逐次記錄兩彈簧各自的伸長量;所掛鉤碼的質量m與每根彈簧的伸長量x可描繪出如圖丙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計算出彈簧Ⅱ的勁度系數(shù)k=28N/m;(取重力加速度g=9.8m/s2
(3)圖丙中,當彈簧I的伸長量超過17cm時其圖線為曲線,由此可知,掛上第5個鉤碼時,拉力已經(jīng)超過它的彈性限度,這對測量彈簧Ⅱ的勁度系數(shù)沒有(選填“有”或“沒有”)影響(彈簧Ⅱ的彈性限度足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三個共點力,大小分別為6N、3N和8N,其合力不可能為( �。�
A.0NB.5NC.13ND.18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彈力和摩擦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走路時,人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
B.最大靜摩擦力通常略大于滑動摩擦力
C.如果兩物體之間存在彈力,則一定存在摩擦力
D.細繩懸掛物體時,細繩對物體拉力不屬于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剎車后它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x=15t-2t2求:
(1)2s末的位移;
(2)物體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
(3)汽車的停車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為減小測量誤差,F(xiàn)1、F2方向間夾角應為90°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在測量同一組數(shù)據(jù)F1、F2和合力F的過程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不能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4t+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點( �。�
A.第1s內(nèi)的位移是4 mB.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鄰的1s內(nèi)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s內(nèi)的速度增量都是1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邊長為l的正六邊形abcdef中,存在垂直該平面向內(nèi)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a(chǎn)點處的粒子源發(fā)出大量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同種粒子,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同,方向始終垂直ab邊且與磁場垂直.不計粒子的重力,當粒子的速度為v時,粒子恰好經(jīng)過b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小于v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為\frac{πm}{2qB}
B.經(jīng)過c點的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l
C.經(jīng)過d點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frac{πm}{4qB}
D.速度大于4v的粒子一定打在cd邊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將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一張薄紙上,對紙施加恒定水平 拉力將其從物塊底下抽出,物塊的位移很小,人眼幾乎觀察不到物塊的移動.已知物塊的質量為M,紙與桌面、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1,紙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重力加速度為g.
(1)若薄紙的質量為m,則從開始抽紙到紙被抽離物塊底 部的過程中,
①求薄紙所受總的摩擦力為多大; 
②從沖量和動量的定義,結合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guī)律,證明:水平拉力F和桌面對薄紙摩擦力的總沖量等于物塊和紙的總動量的變化量.(注意:解題過程中需要用到、但題目中沒有 給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題中做必要的說明.)
(2)若薄紙質量可忽略,紙的后邊緣到物塊的距離為L,從開始抽紙到物塊最終停下,若物塊相對桌面移動了很小的距離s0(人眼觀察不到物塊的移動),求此過程中水平拉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