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20.回答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問題.
甲圖表示某植物細胞中部分結(jié)構發(fā)生反應的概要圖,①-⑨表示物質(zhì);([]中填編號,橫線上填寫文字)

(1)甲圖中物質(zhì)④是NADP+,它的作用是氧氣.
(2)甲圖中生成物質(zhì)②的反應名稱是水的光解;物質(zhì)③轉(zhuǎn)變ADP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zhì);產(chǎn)生物質(zhì)⑧的部位是線粒體內(nèi)膜.
(3)若用14C標記甲圖中物質(zhì)⑤,則放射性標記最終將出現(xiàn)在物質(zhì)[⑨]中.若物質(zhì)⑤的含量突然減少,則會引起物質(zhì)③的含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升高.
(4)甲圖中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換過程是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為研究甲圖中Ⅱ生理過程的反應速率,某同學設計了如圖乙的實驗裝置,記錄的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
 實驗30分鐘后指示液滴移動情況
對照組向右移動了5厘米
實驗組移動了10厘米
(5)改正圖乙中的錯誤之處:不應該有光照,碳酸氫鈉溶液應改為氫氧化鈉溶液.
(6)為了排除氣溫、大氣壓等因素對于實驗的干擾,需要設置對照組.請對照實驗組,簡述如何設置對照組:
對照組除將氫氧化鈉溶液改為蒸餾水外其余均與實驗組相同
(7)實驗組液滴移動的方向是向左(左/右)移動;若液滴每移動1cm相當于氣體體積變化了2.24毫升,在標準狀況下實驗進行了1小時后,植物體內(nèi)有機物的變化量是60mg.

分析 據(jù)圖分析:圖甲中,左側(cè)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其中①~⑤依次是H2O、O2、ATP、NADP+、CO2;右側(cè)是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其中⑥~⑨依次是O2、[H]、H2O、CO2.圖乙是測定光合作用強度的裝置.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④是NADP+、⑥是O2
(2)光反應包括水的光解(電子傳遞)和ATP的合成,圖中②表示水的光解;光反應合成的ATP用于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所以ADP的形成是在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基質(zhì);物質(zhì)⑧是水,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產(chǎn)生,場所是線粒體內(nèi)膜.
(3)光合作用過程中碳原子的轉(zhuǎn)移途徑是:CO2→三碳化合物→有機物,所以用14C標記CO2,則放射性標記最終將出現(xiàn)在物質(zhì)⑨有機物中.物質(zhì)⑤二氧化碳的含量突然減少,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受阻,ATP③的消耗減少,所以短時間內(nèi)ATP的含量升高.
(4)甲圖中通過葉綠體類囊體的光反應將光能轉(zhuǎn)變?yōu)锳TP中活躍的化學能,經(jīng)過葉綠體基質(zhì)中的暗反應又轉(zhuǎn)變?yōu)橛袡C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5)圖乙是研究甲圖中有氧呼吸Ⅱ生理過程的反應速率,所以為避免光合作用的影響,裝置應該避免光照,在黑暗環(huán)境中實驗,同時,裝置中的碳酸氫鈉應該改為氫氧化鈉溶液.
(6)為了排除氣溫、大氣壓等因素對于實驗的干擾,需要設置除將氫氧化鈉溶液改為蒸餾水外其余均與實驗組相同的對照組.
(7)裝置是測定呼吸作用的裝置,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會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氣壓減小,液滴會左移.若液滴每移動1cm相當于氣體體積變化了2.24毫升,在標準狀況下實驗進行了1小時后,根據(jù)有氧呼吸的反應式可知,植物體內(nèi)有機物的變化量是60mg.
故答案為:
(1)NADP+  氧氣
(2)水的光解   葉綠體基質(zhì)  線粒體內(nèi)膜
(3)⑨升高
(4)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5)不應該有光照,碳酸氫鈉溶液應改為氫氧化鈉溶液
(6)對照組除將氫氧化鈉溶液改為蒸餾水外其余均與實驗組相同
(7)左   60

點評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綜合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nèi)容;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與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相比,下列不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特有的是(  )
A.在細胞分裂末期,細胞縊裂成兩部分
B.中心體周圍發(fā)射出星射線
C.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后精確地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
D.在細胞分裂初期,兩組中心粒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一表示A、B兩種植物光合效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圖二表示將A植物放在不同濃度CO2環(huán)境條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強度影響的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1)簡述光合作用能量變化的過程光能但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到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2)據(jù)圖一,植物A和植物B在較長時間連續(xù)陰雨的環(huán)境中,生長受到顯著影響的植物是A.
(3)圖一中的a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其反應式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此時細胞中能產(chǎn)生ATP的部位有細胞質(zhì)基質(zhì)與線粒體;
(4)在c點時,葉綠體中ATP的移動方向是從類囊體薄膜移動到葉綠體基質(zhì).
(5)若b點光照強度突然增加,則葉綠體基質(zhì)中三碳酸的含量減少(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如果在缺鎂的條件下,光飽和點將向左方移動.
(6)若圖一曲線A表示該植物A在35℃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并且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5℃,那么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diào)節(jié)到25℃,曲線a、b三點位置如何移動?上移、左移.
(7)如圖能代表細胞中發(fā)生的情況與圖一中ab段(不包括a,b兩點)相符的一項是A

(8)圖二中限制f點光合強度的外因有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
(9)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當土壤干旱時,植物根細胞會迅速合成某種化學物質(zhì)X.有人推測根部合成的X運輸?shù)饺~片,能調(diào)節(jié)氣孔的開閉.他們做了如下實驗:從該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狀態(tài)一致的3片葉,分別將葉柄下部浸在3種不同濃度X的培養(yǎng)液中,以分析葉片中X物質(zhì)濃度與氣孔開放程度之間的關系.一段時間后,可以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請指出來并加以改正.①樣本量太�。畱〈笮『蜕頎顟B(tài)一致的葉片若干,平均分為三組.②缺乏對照組.應增加一組,將葉片的葉柄下部浸泡在不含X的培養(yǎng)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

(1)圖中①②③表示①基因突變,②CAT,③GUA.
(2)在DNA復制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差錯”,導致DNA堿基對序列發(fā)生局部改變,從而改變了遺傳信息.
(3)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常染色體上隱性遺傳�。粽;驗镠,那么致病基因就是h.H基因表示的堿基組成是CTT,h基因的堿基組成為CAT.
(4)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十分少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是突變率低和多害少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假定當年種群數(shù)量是一年前種群數(shù)量的λ倍,如圖表示λ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0~a年,種群數(shù)量不變,其年齡組成是穩(wěn)定型
B.a~b年,種群數(shù)量下降,其年齡組成是衰退型
C.b~c年,種群數(shù)量增加,種群呈“S”型增長
D.c~d年,種群數(shù)量增加,種群呈“J”型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細胞能產(chǎn)生抗體的是(  )
A.吞噬細胞B.漿細胞C.效應T細胞D.記憶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校園中所有的萱草是一個種群
B.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
C.演替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后,群落內(nèi)物種組成依然可以發(fā)生變化
D.洪澤湖近岸區(qū)和湖心區(qū)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jié)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圖為反射弧模式圖,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處給一個刺激,效應器中的肌肉會收縮
B.b處的名稱是突觸,興奮在此處的傳遞方向是單向的
C.a所示的結(jié)構,在反射弧中叫做傳入神經(jīng)
D.這個簡單的反射弧由五部分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下面是有關細胞分裂的四個圖象,甲圖是某二倍體(2n=6)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的顯微照片.請據(jù)圖作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學根據(jù)甲圖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等特點而繪制的示意圖,乙和丙是否正確?不正確為什么?乙中染色體數(shù)目不對,丙中細胞形態(tài)結(jié)構不對.
(2)甲圖中A、B兩個細胞分別對應于丁圖的時期分別是b、d(填小寫字母).
(3)圖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圖丁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4)觀察到的生長點細胞中,大多數(shù)細胞處于間期期,原因是間期時間長.
(5)若丁圖對應的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變化,則CD段對應的時期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若丙圖細胞所代表的動物基因型為AaBb,則該動物的一個精原細胞產(chǎn)生的精子基因型為AB、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