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時,小明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按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連接電路;②閉合開關,排除故障,用電壓表測出L1兩端的電壓;③在測L2兩端的電壓時,小明為了節(jié)省時間,采用以下方法:電壓表所接的B接點不動,只斷開A接點,并改接到C接點上;④測出AC間的電壓,得出結論.
(1)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2)實驗中最好選擇規(guī)格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燈泡.
(3)在測L1兩端電壓時,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則電路的故障可能是燈L1短路或燈L2斷路;
(4)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測出L2兩端的電壓?不能,理由是電壓表的指針會反向偏轉(zhuǎn);
(5)方法改進后,測出AB、BC、AC間的電壓記錄在如表中,小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此實驗在設計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實驗只做了一次,不能得出普遍結論,改進方法換用不同的燈泡多次實驗.
UAB/VUBC/VUAC/V
2.41.43.8

分析 (1)電學實驗中,在連接或拆接電路時開關都應斷開,含有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處.
(2)為了得到普遍性的規(guī)律,避免實驗中出現(xiàn)偶然性,應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進行實驗;
(3)電路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電路斷路或短路;根據(jù)燈泡的明暗和電表的示數(shù)判斷電路故障原因;
(4)電壓表接入電路中,正負接線柱要連接正確,正接線柱要接在電源正極一端;
(5)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有兩個:將測量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減小誤差;總結規(guī)律,避免結論的片面性.

解答 解:(1)在拆接電路時,為了保護電路,開關必須斷開;
(2)研究電流的關系,就是將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里,記錄各點的電流大小,為了尋找規(guī)律,必須換用不同規(guī)格的小燈泡進行多次實驗,這樣得出的規(guī)律才有說服力.
(3)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則小燈泡的故障可能是L1短路或L2斷路.
(4)小明用上面的方法不能測出L2兩端的電壓;在測L2兩端的電壓時,電壓表所接的B接點不動,只斷開A接點,并改接到C接點上;這樣正負接線柱接反了,指針反偏,測不出電壓值.
(5)實驗只做了一次就得出了實驗結論,其不足之處:實驗一次就得出結論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性規(guī)律;改進的措施是換用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多測幾次,再得出結論.
故答案為:
(1)斷開;
(2)不同;
(3)短路;斷路;
(4)不能;電壓表的指針會反向偏轉(zhuǎn);
(5)實驗只做了一次,不能得出普遍結論;換用不同的燈泡多次實驗.

點評 本題考查的內(nèi)容貼近課本,只要平時做好“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關系”的實驗,解答不難.另外還考查了電壓表的使用,也是比較基本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紅外線具有熱效應,紫外線具有熒光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某兩點間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范圍在1A至2A之間,電壓表的示數(shù)范圍在6V至9V之間.則定值電阻R的阻值及電源電壓分別是( 。
A.3Ω  15VB.6Ω 15VC.3Ω 12VD.6Ω 1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實驗小組用帶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停表測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停表一格為1s,完成下列實驗并填入空格.
(1)斜面坡度要小些好,(填“大”或“小”),目的是方便計時.
(2)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平均速度v1=0.2m/s,通過下半段路程平均速度v2=0.4m/s,則全程平均速度v=0.27 m/s.
(3)本實驗的結論是小車在斜面上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小明的教室在三樓,他從一樓快速爬到三樓所做的功大約是(  )
A.300JB.3000JC.100WD.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超聲波震動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B.宇航員能夠進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夠傳聲
C.依次敲擊長短不同的鐵護欄是用來改變音色(如圖)
D.蝙蝠是靠次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fā)現(xiàn)昆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應選茶色玻璃板作為平面鏡;
(2)小丁選擇兩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
(3)如圖1,蠟燭放在畫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B;(A/B/C/D),在該位置放一光屏,屏上不能(能/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4)細心的小丁透過玻璃觀察蠟燭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厚度,蠟燭在前后表面兩次成像;
(5)如圖2,小丁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C;
(6)小丁同學實驗過程中,如果在平面上無論怎樣移動鏡后的蠟燭,都無法與鏡前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10s內(nèi)把重為450N的重物豎直勻速提高2m,人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是200N,不計繩重、動滑輪重.求:
(1)人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人拉繩子共做了多少功?
(3)人拉繩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 象,由圖可知
(1)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2)當物距為15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投影儀(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當物體靠近凸透鏡時,像離凸透鏡的距離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