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壓強是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同學們正在考試的試卷平鋪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大約是0.5Pa,它的物理意義是:1m2的桌面上受到的壓力是0.5N.

分析 壓強是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強的物理意義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解答 解:壓強是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0.5Pa的物理意義是:1m2的桌面上受到的壓力是0.5N.
故答案為:壓力作用效果;1m2桌面上受到的壓力是0.5N

點評 此題考查壓強的概念和壓強單位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屬于簡單的基礎知識考查,難度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小明同學利用實驗室里的彈簧測力計、實心金屬塊、量筒、細線、溢水杯(內(nèi)裝滿某種液體)做了如下實驗:
(1)用彈簧測力計測金屬塊的重為4N.
(2)將金屬快浸沒在盛滿某種液體的溢水杯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4N.
(3)用量筒測量出溢出液體的體積為50mL.
請你幫助小明同學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①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所受到的浮力為多少?
②金屬塊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為多少?
③該液體的密度為多少?
④該金屬塊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明湖中學組織學生進行郊游,隊伍要經(jīng)過清河大橋,隊伍長800m,若隊伍前進可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已知這支隊伍行進速度為2m/s,整列隊伍全部通過橋共用20min,公路橋梁的兩端有類似如圖的標志(t是“噸”的符號,30t表示橋梁最大能承受質(zhì)量為30t的物體的重力).試求:
(1)清河大橋的長度是多少?
(2)橋梁最大能承受物體的重力.
(3)若一輛自身質(zhì)量為3t的汽車,裝有10m3的磚,已知ρ=2.5×103kg/m3,汽車能否通過這座橋?(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物體A在滑輪組拉力的作用下,1s內(nèi)沿水平地面勻速向右移動了0.2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不計滑輪重和軸摩擦,則繩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P=1.2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科學家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宇宙中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這說明( 。
A.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B.銀河系是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tǒng)
C.宇宙處在不斷的膨脹中D.太陽和太陽系最終也會走向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為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學校體育組組織初二年級學生進行爬桿比賽.在一次爬桿比賽中,甲、乙兩個運動員的質(zhì)量之比是9:8,甲用3min完成比賽,乙用2min完成比賽,則甲乙兩人爬桿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
A.3:4B.4:3C.1:1D.2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①如圖1,用10N的水平力把重2N的木塊壓在豎直墻上,則墻受到的壓力是10N.
②標準大氣壓下(約為1×105 Pa),在水下20m深處,水產(chǎn)生的壓強約為2×105 Pa.(g=10N/Kg)
③重為50N的物體,經(jīng)過2秒,豎直下落了20米,則這段時間內(nèi)重力做功的功率是500W
④一輛轎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轎車上的速度表如圖2所示.在此過程中,若轎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有用功率)為40kW,則該車行駛中所受阻力為1600N
⑤排水量為100噸的貨船在水中航行,現(xiàn)裝有10噸貨物,當它滿載時浮力為106N.(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1)如圖a所示,如圖所示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
(2)如圖b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14℃.
(3)如圖c所示,秒表的計數(shù)是337.5S.
(4)如圖d中電能表的示數(shù)為2008.8.
(5)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使天平棟梁平衡.
(4)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29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如圖e甲所示,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e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1.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實驗室里一些彈簧測力計在不受拉力時,它的指針已指在如圖A所示處,此時示數(shù)為0.4N.若用此彈簧測力計測量一木塊的重力,如圖B,所測得的結果將比實際值偏大(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