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殊到一般、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中經(jīng)常用到,如下是一個具體案列,請完善整個探究過程.
已知:點C在直線AB上,AC=a,BC=b,且a≠b,點M是AB的中點,請按照下面三個步驟探究線段MC的長度.
(1)特值嘗試
若a=10,b=6,其點C在線段AB上,求線段MC的長度.
(2)周密思考
若a=10,b=6,則線段MC的長度只能是(1)中的結果嗎?請說明理由.
(3)問題解決
類比(1)(2)的解答思路,試探究線段MC的長度(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專題:探究型
分析:(1)由題意畫圖,根據(jù)圖形和線段之間的和差關系求解即可;
(2)由于點B的位置不能確定,故應分當B點在線段AC的上和當B點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兩種情況進行分類討論;
(3)由(1)(2)可知MC的長度為AC-
1
2
AB,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如圖:
∵AC=10,BC=6,
∴AB=AC+BC=16,
∵點M是AB的中點,
∴AM=
1
2
AB=8,
∴MC=AC-AM=10-8=2.
(2)線段MC的長度不只是(1)中的結果,
由于點B的位置不能確定,故應分當B點在線段AC的上和當B點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兩種情況:
①如圖,當B點在線段AC上時,
∵AC=10,BC=6,
∴AB=AC-BC=4,
∵點M是AB的中點,
∴AM=
1
2
AB=2,
∴MC=AC-AM=10-2=8.
②當B點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如題(1),
此時MC=AC-AM=10-8=2.
(3)由(1)(2)可知MC=AC-AM=AC-
1
2
AB,
因為當B點在線段AC的上,AB=AC-BC,故MC=AC-
1
2
(AC-BC)=
1
2
AC+
1
2
BC=
1
2
(a+b),
當B點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AB=AC+BC,故MC=AC-
1
2
(AC+BC)=
1
2
AC-
1
2
BC=
1
2
(a-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點的定義,線段之間的和差關系,兩點間的距離,掌握線段間的和差關系與分類討論的數(shù)學思想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與化簡
(1)-23÷
8
9
×(-
2
3
2       
(2)-x+(2x-2)-(3x+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正六邊形的邊長為6,則此正六邊形的半徑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尺規(guī)作圖:如圖,在Rt△ABC中,∠C=90°.
(1)作斜邊AB上的高CD,垂足為D;
(2)作∠A的平分線AE交BC于E(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平面上有四個點A,B,C,D四個村莊.
(1)連接AB,作射線AD,作直線BC與射線AD交于點E;
(2)若有一供電所M要向四個村莊供電,為使所用電線最短,則供電所M應建在何處?請畫出點M的位置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ABC中,AB=AC,BC=6,已知⊙O是△ABC的外接圓,且⊙O的半徑為5,則AB是長為(  )
A、
10
B、3
10
C、
10
或3
10
D、
10
或2
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己知線段AB=12,若C為AB的中點,則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銳角△ABC中,外心、重心到邊AB的距離分別為4和3,則垂心到AB的距離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小明進行一次幾何試驗,他從A點出發(fā),沿某一直線前進8m后向右轉72°,再沿直線前進8m后,又向右轉72°…,照這樣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點,請問他一共走了( 。
A、80m
B、45.6m
C、40m
D、他根本不可能回到出發(fā)A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