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等邊△ABC內(nèi)接于⊙O,P是
AB
上任意一點(P與點A、B不重合),連接AP、BP,過C作CM∥BP交PA的延長線于點M.
(1)求證:△ACM≌△BCP;
(2)若PA=1,PB=2,求梯形PBCM的面積.
考點: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圓周角定理
專題:
分析:(1)因為△ABC是等邊三角形,所以BC=AC,∠ACB=60°,再由CM∥BP得到∠PCM=∠BPC=60°,可判斷△PCM是等邊三角形,得到PC=MC,∠M=60°,易得∠PCB=∠ACM,然后利用“AAS“可判斷△ACM≌△BCP≌△ACM;
(2)利用(1)證得的兩三角形全等判定△PCM為等邊三角形,進(jìn)而求得PH的長,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即可.
解答:(1)證明:∵四邊形APBC是⊙O的內(nèi)接四邊形,
∴∠MAC=∠PBC,∠ACB+∠APB=180°;
∵CM∥BP,
∴∠M+∠APB=180°,
∴∠M=∠ACB;
又∵△ABC是等邊三角形,
∴∠ACB=∠BAC=60°,AC=BC;而∠BPC=∠BAC=60°,
∴∠M=∠BPC;
在△ACM與△BCP中,
∠MAC=∠PBC
∠M=∠BPC
AC=BC
,
∴△ACM≌△BCP(AAS).
(2)解:作PH⊥CM于H,
∵△ACM≌△BCP,
∴CM=CP  AM=BP,
又∵∠M=60°,
∴△PCM為等邊三角形,
∴CM=CP=PM=PA+AM=PA+PB=1+2=3,
在Rt△PMH中,∠MPH=30°,
∴PH=
3
2
3
,
∴S梯形PBCM=
1
2
(PB+CM)×PH=
1
2
(2+3)×
3
3
2
=
15
3
4
點評:本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及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是一道比較復(fù)雜的幾何綜合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三角形三邊之長分別為3,8,1-2a,則a的取值范圍為(  )
A、3<a<6
B、-5<a<-2
C、-2<a<5
D、a<-5或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2x-21)(3x-7)-(3x-7)(x-13)可分解因式為(3x+a)(x+b),其中a,b均為整數(shù),則a+3b等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B′C′D′邊長均為(2+
2
)(3+
3
),中心O各邊都互相重合.

(1)正方形A′B′C′D′繞著中心O,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45°時(如圖1),求證:△AEF≌△A′GF.
(2)正方形A′B′C′D′繞著中心O,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任意銳角時(如圖2),
①指出△AEF的不變量;
②當(dāng)銳角由30°到45°時求△AEF面積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1,AB是⊙O的直徑,點E是弧AD上的一點,∠DBC=∠BED.
(1)求證:BC是⊙O的切線;
(2)若AD=6,CD=2.
①求BD的長;
②如圖2所示,請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在△ABC中,AC=BC,∠ACB=90°,點D是AB的中點,點E是AB邊上一點.
(1)如圖①,BF垂直CE于點F,交CD于點G,試說明AE=CG;
(2)如圖②,作AH垂直于CE的延長線,垂足為H,交CD的延長線于點M,則圖中與BE相等的線段是
 
,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AB=AC,∠A=90°,點D在線段BC上,∠BDE=
1
2
∠C,BE⊥DE,垂足為E,DE與AB交于點F,DG∥AC交AB于點H,交BE的延長線于點G.
(1)求證:△BDG是等腰三角形;
(2)求證:BE=
1
2
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內(nèi)切圓與三條邊分別切于點D、E、F,若AC=3cm,BC=4cm,求內(nèi)切圓半徑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直線y=kx+8k(k為常數(shù),k≠0)與拋物線y=
1
8
x2相交于A(x1,y1),B(x2,y2)兩點,若y1+y2=24,則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