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點M是反比例函數(shù)y=
2
x
在第一象限內圖象上的點,作MB⊥x軸于B.過點M的第一條直線交y軸于點A1,交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于點C1,且A1C1=
1
2
A1M,△A1C1B的面積記為S1;過點M的第二條直線交y軸于點A2,交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于點C2,且A2C2=
1
4
A2M,△A2C2B的面積記為S2,則S2=
 
;若繼續(xù)過點M的第三條直線交y軸于點A3,交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于點C3,且A3C3=
1
8
A3M,△A3C3B的面積記為S3;以此類推…;則Sn=
 
(用含n的代數(shù)式表示).
考點:反比例函數(shù)綜合題
專題:綜合題
分析:過點M作MD⊥y軸于點D,過點A1作A1E⊥BM于點E,過點C1作C1F⊥BM于點F,由M在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得到OB•BM=2,表示出三角形A1BM的面積,根據(jù)A1C1=
1
2
A1M,得到C1為A1M的中點,C1到BM的距離C1F為A1到BM的距離A1E的一半,求出S1的值,同理求出S2的值,歸納總結得到一般性規(guī)律確定出Sn的值即可.
解答:解:過點M作MD⊥y軸于點D,過點A1作A1E⊥BM于點E,過點C1作C1F⊥BM于點F,
∵點M是反比例函數(shù)y=
2
x
在第一象限內圖象上的點,
∴OB×BM=2,
∴S△A1BM=
1
2
OB×MB=1,
∵A1C1=
1
2
A1M,即C1為A1M中點,
∴C1到BM的距離C1F為A1到BM的距離A1E的一半,
∴S1=S△BMC1=
1
2
S△A1BM=
1
2
,
∴S△BMA2=
1
2
BM•A2到BM距離=
1
2
×BM×BO=1,
∵A2C2=
1
4
A2M,
∴C2到BM的距離為A2到BM的距離的
3
4
,
∴S2=S△A2C2B=
1
4
S△BMA2=
1
4
,
同理可得:S3=
1
8
,S4=
1
16
,…,
則Sn=
1
2n

故答案為:
1
4
;
1
2n
點評:此題屬于反比例函數(shù)綜合題,根據(jù)同底三角形對應高的關系得出面積關系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請在數(shù)軸上畫出3、-2、-3.5及它們相反數(shù)的點,并分別用A、B、C、D、E、F來表示
(1)把這6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用“<”連接起來
(2)點C與原點之間的距離是多少?A與點C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2)-1+(
2
-1)0-sin30°+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兩個相似三角形對應邊上中線的比等于3:2,則對應邊上的高的比為
 
,周長之比為
 
,面積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x+2y=0,則2x-4y-3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O1、⊙O2的半徑都為1,⊙O1與y軸相切于點O,將⊙O2向右平移后與⊙O1外切,此時O2的坐標為(
x
2x-1
,0),則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15,CD=13,AD=8,∠B是銳角,∠B的正弦值為
4
5
,那么BC的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矩形紙片ABCD中,AB=5cm,BC=10cm,CD上有一點E,EC=3cm,AD上有一點P,PA=7cm,過點P作PF⊥BC交BC于點F,將紙片折疊,使點P與點E重合,折痕與PF交于點Q,則線段PQ的長是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小紅、小明在一起做游戲,需要確定做游戲的先后順序,他們約定用“剪刀、包袱、錘子”的方式確定.在一個回合當中兩個人都出“包袱”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