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老師在演示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中,進行了下列探究:
(實驗目的)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設計)老師設計了甲、乙、丙三種方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分析)
(1)同學們一致認為_____(填“甲”、“乙”或“丙”)實驗設計存在問題,不能用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原因的________________。
(進行試驗)老師根據甲、乙裝置圖的進行實驗,請你一起來完成實驗報告。
(1).甲實驗的操作過程如下:
①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后,將c處的止水夾夾緊,點燃紅磷后,迅速插入廣口瓶中。
②待燃燒停止,整個裝置冷卻至室溫后,將c處的止水夾打開。
③實驗前原廣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400mL。待燒杯中的水不能再進入廣口瓶后,打開廣口瓶的橡膠塞,將廣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測得其中水的體積為76mL。
回答下列問題:
(2)該同學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與理論值21%相比較,產生誤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導氣管的體積可忽略不計,寫一點即可)。
(3)乙實驗選用容積為35mL的試管和20mL的注射器作反應容器。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
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
(4)乙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____ mL刻度處才停止。
【答案】丙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壓強變化不大 19% 紅磷量不足,沒有冷卻的室溫就讀數 ③①②④ 1
【解析】
測定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的實驗探究,要把空氣中的氧氣消耗掉,在本實驗中用的是紅磷、木炭,要使本實驗成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裝置的氣密性好;②白磷足量;③必須冷卻到室溫再讀數,還要注意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發(fā)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最明顯的現(xiàn)象是:冒出大量的白煙.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的實驗中,丙同學的實驗設計存在問題,不能用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原因是: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壓強變化不大。
[實驗分析](1)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的實驗中,丙同學的實驗設計存在問題,不能用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原因是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壓強變化不大。
[進行試驗](2)該同學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與理論值21%相比較,產生誤差的原因很可能是紅磷量不足,沒有冷卻的室溫就讀數等。
(3)乙實驗選用容積為45mL的試管和20mL的注射器作反應容器,實驗操作順序是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Ⅱ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點燃酒精燈;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故順序為③①②④。
(4)35+10=45毫升的五分之一是9mL,乙同學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1mL刻度處才停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圖,對圖中信息解釋不正確的是
A. 質子數為16B. 原子序數為16
C. 硫元素的符號為SD. 相對原子質量為32.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作為中國主要的糧食產區(qū),黑龍江的糧食總產量連續(xù)多年排名全國第一,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2007年前9月個月,黑龍江省內玉米加工總量達到了623萬噸,同比增長74.5%,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及填寫下列空白.
(1)圖2是一片玉米地,圖中右側的一片玉米,秧苗生長緩慢的,從施用化學肥料的角度看,缺少的化肥是_____ (填化肥的種類),這種化肥的作用是可以促進作物生長,還可以_____.
(2)圖1中的玉米中含有人體需要的一些營養(yǎng)素,玉米能為人體提供的一營養(yǎng)素主要是_____ (除水外),這種營養(yǎng)素對人體的作用是:在人體中經氧化放出能量,_____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裝置。試回答: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 A_____;
(2)在儀器A中的物質是紅磷,該物質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燃燒的現(xiàn)象是_____。
(3)若溫度沒有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會_____(填“偏大”、“偏小”、“不變”,下同)。實驗中,若儀器A中的物質的質量太多,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會_____。
(4)若用250mL的集氣瓶進行空氣成分的測定,現(xiàn)A中的紅磷足量在密閉的集氣瓶中燃燒,反應完畢后,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約為_____mL。
(5)由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有人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人吸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填“打開”或“關閉”,下同),活塞B______。
(2)人呼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活塞B_______,此時可觀察到Ⅱ瓶內的現(xiàn)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洋河酒是中國傳統(tǒng)名酒,有悠久的歷史,用優(yōu)質高粱、大麥、豌豆等原料釀制而成,綿甜清香,回味悠長。
(1)請你根據生活經驗說出酒精的一點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
(2)中醫(yī)常用燃燒白酒治療扭傷,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
(3)點燃酒精燈,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的火焰中(如圖),約1~2s后取出,可觀察到___________處(填序號)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同時生成一種黑色固體C。D為黃色固體,在A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試判斷A、B、C、D各是什么物質,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的名稱:A_______, D_______。
(2)寫出下列轉化的文字表達式:B→C__________。
(3)畫出D物質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為目的進行了下列探究:
實驗目的: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丙中上方的玻璃儀器為鐘罩)
設計實驗:下圖是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的實驗。大家一致認為,______同學的實驗設計存在問題,不能用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原因的_____________。
進行試驗:下面是甲、乙兩同學的實驗過程,請幫助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Ⅰ.甲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體積分數)。它的操作過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選用):
①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后,將c處的止水夾夾緊,點燃紅磷后,迅速插入左邊的廣口瓶中;
②待燃燒停止,整個裝置冷卻至室溫后,將c處的止水夾打開。結果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水進入到廣口瓶中;
③待燒杯中的水不能再進入廣口瓶后,打開廣口瓶的橡膠塞,將廣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測得其中水的體積為76mL。
④甲又設法準確地測定了實驗前原廣口瓶中空氣的體積,數據為400mL。
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燃燒時最明顯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2)該同學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與理論值21%相比較,產生誤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導氣管的體積可忽略不計)
(3)該同學的第④步操作中測定廣口瓶中空氣的體積的方法是:_________。
(4)乙同學選用容積為45mL的18×180mm的試管作反應容器收到良好效果。
請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Ⅱ.實驗步驟如下:
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Ⅱ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
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_________。(填序號)
(5)乙同學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_______mL刻度處才停止。
反思應用:乙同學的實驗與甲同學相比,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時,連接好裝置并檢查不漏氣后再進行后續(xù)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用紅磷要過量,以保證集氣瓶內空氣里的氧氣能充分反應
B. 在空氣里點燃紅磷后,應緩慢把燃燒匙伸入瓶內并塞緊橡皮塞
C. 紅磷燃燒時,要打開止水夾,以免瓶因溫度升高,氣壓較大,造成橡皮塞從瓶口脫落
D. 仍用本裝置,只把紅磷換成燃燒的本炭,能夠更精確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