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紫藤又名藤蘿、朱藤,是優(yōu)良的觀花藤木植物,春季紫花爛漫,花香襲人,別有情趣,十分優(yōu)美!盎ㄏ阋u人”從分子的角度對此現(xiàn)象的正確解釋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花香襲人”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從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中選擇適當?shù)奈镔|填空(填化學式):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是_______ ;在煉鋼、發(fā)射火箭、氣割氣焊時都用到的物質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 吹脹氣球——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B. 緝毒犬能根據(jù)氣味發(fā)現(xiàn)毒品——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 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D.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物質及反應條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請回答:

(1)甲的一種用途是 _________ 

(2)寫出乙轉化成丙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 

(3)甲和乙的化學性質不同,寫出一點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性學習小組測定實驗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

【提出問題】NaOH固體是否變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1:沒變質,全部是NaOH;

猜想2:全變質,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變質,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給問題.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稱取上述固體樣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靜置.

 _________ 

說明久置固體中,一定含有Na2CO3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測出pH

pH=10

說明固體中,還一定含有 _________ (填化學式).

上述步驟①中,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說明上述猜想中 _________ 是正確的.

【拓展】

(1)為測定出該NaOH固體的變質程度,繼續(xù)將上述白色沉淀過濾、洗凈、干燥,稱得其質量為2g,則固體樣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shù)為 _________ (假定試劑中無其它雜質).

(2)要除去氫氧化鈉中含有的碳酸鈉,所用的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反思】通過探究,實驗室中的氫氧化鈉應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的應用前景,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6H2O+2( 。铝姓f法錯誤的是( 。

A.生成物中的另一種物質為N2

B.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C.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D.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結合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胃藥“達喜”中含有碳酸鎂(MgCO3)。碳酸鎂屬于

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分)我們常通過化學反應來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

氫氣具有可燃性,化學方程式為: ,基本反應類型是 反應;

氫氣具有還原性,可以和CuO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2+CuO Cu + H2O。

我們常從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來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在化學反應中,只要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就具有還原性。上述兩個反應中,氫元素的化合價都從 價變成 都能體現(xiàn)氫氣具有還原性。

從元素化合價的變化特點來分析,在下列四個反應中,能體現(xiàn)金屬鐵具有還原性的反應有 (填字母代號)。

A.3Fe + 2O2 Fe3O4 B.Fe + 2FeCl3 ==== 3FeCl2 

C.3CO + Fe2O3 2Fe+ 3CO2 D.Fe + CuSO4 ==== FeSO4 + 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成語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 百煉成鋼 B.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 日照香爐生紫煙 D.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