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同學們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備實驗(A~F為裝置編號)

(1)寫出如圖D裝置中甲儀器的名稱集氣瓶.
(2)用A裝置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lO3MnO2_2KCl+3O2↑,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E(填裝置編號).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選擇下列藥品中的ac(填藥品序號).
a.稀鹽酸    b.熟石灰    c.塊狀石灰石    d.稀硫酸
(4)常溫下,可用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若要控制滴加液體的速率,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填裝置編號,下同).實驗室制取氫氣應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組合可以是BE或CE.
(5)制取氣體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按F圖所示操作,結果在導管口未看到氣泡,其可能原因與下列因素無關的是ac(填序號).
a.將燒杯換成水槽    b.導管伸入水中位置過深,氣體無法逸出
c.將水換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試管壁,再將導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6)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紅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
①為了驗證性質①,小紅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色.
②圖2中A所表示的物質類別是堿.
③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紅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有ABC(填序號).
A.兩種金屬的顆粒大小    B.鹽酸的濃度     C.溫度.

分析 集氣瓶是常用的收集氣體的儀器,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儀器比較純凈.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常溫下,可用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若要控制滴加液體的速率,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制取氣體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按F圖所示操作,結果在導管口未看到氣泡,其可能原因與下列因素無關的是:將燒杯換成水槽,將水換成冰水.小紅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色;圖2中A所表示的物質類別是堿;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紅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有:兩種金屬的顆粒大小、鹽酸的濃度、溫度.

解答 解:(1)集氣瓶是常用的收集氣體的儀器,故答案為:集氣瓶;
(2)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配平即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儀器比較純凈;故答案為:2KClO3MnO2_2KCl+3O2↑;E;
(3)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故答案為:ac;
(4)常溫下,可用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若要控制滴加液體的速率,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C;BE或CE;
(5)制取氣體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按F圖所示操作,結果在導管口未看到氣泡,其可能原因與下列因素無關的是:將燒杯換成水槽,將水換成冰水;故答案為:ac;
(6)小紅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紅色;圖2中A所表示的物質類別是堿;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鹽酸的性質②,小紅要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有:兩種金屬的顆粒大小、鹽酸的濃度、溫度;故答案為:①紅;②堿;③ABC;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酸的性質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CO在氧氣中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B.電解水實驗中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為1:8
C.在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D.將鐵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上會有紅色固體生成,溶液變成無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資源,能源說法正確的是(  )
①拉瓦錫利用紅磷做實驗得出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
②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焦炭、煤油、煤氣都是綜合利用的產品
③目前已制得的純金屬有90余種
④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千差萬別,體內水的質量與生物題總質量的比一般都在60%以上
⑤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里的粗鹽樣品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操作②的名稱是過濾,實驗中多次用到玻璃棒,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
(2)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g10%的氯化鈉溶液,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①②③(填序號).
          ①精鹽不干燥                                  ②稱量時精鹽與砝碼放反了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3)查閱資料得知:粗鹽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雜質外,還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雜質(假定可溶性雜質只有MgCl2一種)為了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鈉,小組同學將所得的“精鹽”又做了如下處理:

①實驗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
②在得到的濾液中加入足量的X物質,該物質的化學式為HCl.
③若實驗過程中不考慮損耗,最終到的NaCl固體的質量將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鹽中NaCl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由C、H、O、Na、四種元素組成的一種鹽的化學式為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2016年4月,南北高速石港段一輛裝有濃硫酸的槽罐車發(fā)生側翻,消防員緊急處置,在濃硫酸貯罐上應貼示的圖標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用化學用語填空:
(1)寫出鐵銹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并標出鐵元素的化合價+3Fe2O3
(2)鋁制品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反應方程式4Al+3O2═2Al2O3
(3)碘酒中的溶劑是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大理石C.加碘食鹽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
A.醋酸B.二氧化碳C.酒精D.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