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

1)根據(jù)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上述示意圖中,共包含_____種元素。

②AB、C、E中屬于陰離子的是_____(填離子符號)。

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該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_____(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D為離子,則BD構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

2)根據(jù)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回答問題:

寫出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上述反應的實質是_____。

【答案】 S2 得到 NaCl 2NaOH+H2SO4Na2SO4+2H2O H++OHH2O

【解析】

1)①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上述示意圖中,共有4種質子數(shù),共包含四種元素;

②在E中,核內質子數(shù)=16<核外電子數(shù)=18,屬于陰離子,是硫離子,符號為:S2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由于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m17287,最外層電子數(shù)大于4,該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

④由結構示意圖可知,若D為離子,應為氯離子,化合價為﹣1價,B為鈉離子,化合價為+1價,則BD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

2)①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

②根據(jù)圖示所得信息可知,上述反應的實質是:H++OHH2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具有廣泛的應用

(1)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_____和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鹽酸可除鐵銹,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

(2)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

①若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填化學式);

②若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液中所含溶質的成分可能有_____種情況.

(3)現(xiàn)有鐵和鋁的粉末混合物共9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后經(jīng)測定溶液質量增加了8.4g,則反應中得到硫酸鹽的質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示意圖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實驗B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

3)實驗C中將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噴水后放入集氣瓶C中,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正確的化學用語填空:

兩個氯分子______

個氫氧根離子______。

碳酸鈉______。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

B. 若甲物質在2℃時的溶解度為12g,則甲物質屬于易溶物質

C. 丙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升溫后溶質質量分數(shù)會增大

D. t2℃時,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是一種重要資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鎂等物質,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進行實驗:

分析該流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操作Ⅰ,操作Ⅲ都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

B.固體BMg(OH)2,試劑X是鹽酸

C.加入NaOH溶液應過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應

D.處理等量海水,若將NaOH溶液換成石灰乳,既能節(jié)約成本又能提高鎂的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們觀察、比較鋁箔和鐵絲。

1)金屬能加工成“箔”或“絲”,體現(xiàn)了金屬的_____性。

2)鋁箔光亮如新,體現(xiàn)了其具有抗腐蝕性,原因是_____,而一些鐵絲表面銹跡斑斑,用鹽酸可以將其除去,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下圖為Mn(錳)和CuSO4溶液反應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際與Mn反應的粒子是_____。

②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粒子是_____。

③由反應可知金屬的活潑性:Mn_____Cu(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6.0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 。

A.該物質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該物質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該物質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化學學習中,了解知識的發(fā)展歷程,可以促進我們正確理解科學本質。

1)火藥起源于唐朝,制作煙花的火藥中加入鎂粉,是為了引燃后能看到_____。

2)十八世紀,化學家發(fā)現(xiàn)某些金屬與酸反應能生成一種氣體,該氣體被喻為會制造水的物質,寫出該氣體燃燒制造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俄國化學家貝開托夫于1865年發(fā)表了金屬活動性順序。某同學將鋁片放入氯化銅溶液中,發(fā)現(xiàn)有紅色固體和無色氣體生成。

①寫出生成紅色固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②利用溫度傳感器和pH傳感器監(jiān)測實驗過程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說明該過程_____(填放熱吸熱),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強減弱);推測鋁與溶液中的_____(填離子符號)反應生成無色氣體_____(填物質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