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氣循環(huán)簡圖。
(1)圖一中,轉(zhuǎn)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屬 基本反應類型);
(2)圖二中,轉(zhuǎn)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huán)的重要反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3)上述反應中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chǎn)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鉀和碳酸鋇的固體混合物85g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如果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92.7g固體,則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
A. 40% B. 44% C. 58% D. 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主要是因為( )
A. 二氧化碳能與燃燒物發(fā)生化學反應
B. 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
C. 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D.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一般情況下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nèi)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為空氣體積的___________。
(4)上面的實驗證明了氧氣有_________的性質(zhì);同時也證明了氮氣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亮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下圖所示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某同學利用廢舊的粗銅絲、藥水瓶組裝成如圖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檢驗及性質(zhì).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會變紅
B. 用燃燒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檢驗產(chǎn)生的氣體是不是CO2
C. 該裝置能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D. 該裝置能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5℃時,向不飽和氯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鉀固體至溶液剛好飽和,在這一過程中,下列各量中不變的是( )
A. 溶劑的質(zhì)量 B. 溶質(zhì)的質(zhì)量 C. 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D. 溶液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中氧氣的產(chǎn)生與消耗,構(gòu)成了自然界中的氧循環(huán)。下列選項不屬于氧氣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徑的是( )
A. 物質(zhì)在空氣中的燃燒 B. 人和動物的呼吸作用
C.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物質(zhì)在空氣中的緩慢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氧氣的含量:在一個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動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為40℃),將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熱水的燒杯上。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實驗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內(nèi)白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
⑵活塞在整個實驗中的運動狀況是先向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然后向_____,最后停在刻度______處。
⑶玻璃容器內(nèi)余下的氣體主要是______,該實驗能體現(xiàn)出該氣體所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