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其化學式為C6H8O6,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與碘反應,人體缺乏維生素C可能引發(fā)多種疾病,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它研究如下:
(1)猜想:維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實驗方案:
提供試劑:
維生素C片、蒸餾水、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pH試紙.
根據(jù)以上試劑,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兩種方案,并寫出實驗現(xiàn)象:
實  驗  內  容實  驗  現(xiàn)  象
方案Ⅰ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
方案Ⅱ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pH試紙上,稍后讀數(shù)pH小于7
(3)結論:維生素C具有酸性.根據(jù)維生素C的性質,判斷下列物質中能與維生素C反應的是C
A.金屬銅 B.食鹽  C.氫氧化鈉 D.硫酸銅.
(4)某同學聯(lián)想到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放置時間長短是否對維生素C的含量產(chǎn)生影響.他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Ⅰ.把新鮮西紅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紅柿分別搗碎,用紗布將汁液擠入兩個燒杯中;
Ⅱ.取兩支盛有2mL藍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試管,分別滴加上述兩種汁液,邊加邊振蕩,直到藍色剛好消失,記錄滴數(shù)如下:
汁液新鮮西紅柿的汁液放置一周的西紅柿的汁液
滴數(shù)1220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你認為西紅柿中維生素C含量高的是新鮮的西紅柿.
②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含量會減少.因此,我們要盡量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分析 (2)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和酸溶液的鑒定方法回答,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檢驗酸溶液時一般用指示劑,如紫色的石蕊溶液,還能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值.
(3)酸能與某些活潑金屬、堿、某些鹽以及金屬氧化物發(fā)生化學反應;
(4)根據(jù)新鮮西紅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紅柿汁液使藍色碘的淀粉溶液褪色的用量,可以判斷維生素C的含量高低.

解答 解:由酸的化學性質,檢驗酸溶液時一般用指示劑,如紫色的石蕊溶液,還能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值,故答案為:

實驗方案實驗現(xiàn)象
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
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pH試紙上,稍后讀數(shù)pH小于7
(3)已知“維生素C具有酸性”,根據(jù)酸能與某些活潑金屬、堿、某些鹽以及金屬氧化物發(fā)生化學反應,則:金屬銅不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A不可以;食鹽氯化鈉與酸不能反應,故B不可以;氫氧化鈉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C可以;硫酸銅不能與酸反應,故D不可以,所以選:C;
(4)根據(jù)實驗可以看出,使藍色碘的淀粉溶液褪色,需要新鮮的西紅柿汁液量少,需要放置一周的西紅柿的汁液量多,所以新鮮西紅柿中維生素花C的含量高,由此可知維生素C的含量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會減少,所以答案為:①新鮮的西紅柿;②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含量會減少.因此,我們要盡量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故答案為:(2)
實  驗  內  容實  驗  現(xiàn)  象
方案Ⅰ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
方案Ⅱ維生素C片溶于蒸餾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pH試紙上,稍后讀數(shù)pH小于7
(3)C;(4)①新鮮的西紅柿.
②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隨著放置時間的增長含量會減少.因此,我們要盡量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點評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題目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所在,在具體設計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學會信息遷移,既要模仿,又要注重創(chuàng)新.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稀釋10%NaOH和10% H2SO4
B.
向相等質量鋅粉和鐵粉中分別加入相同的稀鹽酸
C.
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
D.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一堂化學實驗課上,老師為每組同學分別提供了一瓶氫氧化鈉溶液,讓他們用1%的稀鹽酸來測定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以下是幾組同學的設想及做法:
(1)甲組同學的設想是: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鹽
酸,并不斷攪拌,通過用pH試紙多次測定溶液pH的辦法,達到實驗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試紙的方法正確的是B(填字母).
A.將pH試紙直接插入待測液中
B.將pH試紙放在干凈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
C.將pH試紙潤濕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
②由于用pH試紙需多次測定,較繁瑣,且所測數(shù)值不夠精確.在老師指導下,甲組同學取了5g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了數(shù)字化實驗,由計算機描繪出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簡單表示為圖).
請回答:圖中a點表示的含義是恰好中和;b點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Na+、H+ (填離子符號);甲組同學要計算出本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除了要用到已有數(shù)據(jù)外,你認為還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稀鹽酸的密度.
(2)乙組同學在滴加稀鹽酸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溶液中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這一“異,F(xiàn)象”激起了他們的探究欲望,通過實驗證明:該組用的這瓶氫氧化鈉溶液已經(jīng)部分變質.
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變質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若要除去溶液中變質生成的雜質,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CD(填字母).
A.取變質后的溶液,加適量氯化鈣溶液,過濾
B.取變質后的溶液,加適量硝酸鈣溶液,過濾
C.取變質后的溶液,加適量澄清石灰水,過濾
D.取變質后的溶液,加適量氫氧化鋇溶液,過濾
E.取變質后的溶液,加適量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所示是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圖示回答:鎂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電子,成為離子,鎂離子的符號是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選擇探究“CuSO4溶液顯藍色與什么離子有關?”作為研究課題,以下是他們提交的實驗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實驗是(  )
A.觀察Na2SO4、K2SO4溶液的顏色
B.觀察HNO3、Cu(NO32溶液的顏色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靜置后觀察溶液顏色
D.加水稀釋后觀察溶液的顏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將生長旺盛的綠色葉片剪成5mm見方的小塊,抽去葉內氣體,做下列處理(見圖)在這4種處理中,沉入底部的葉片小塊最先浮起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化學實驗室,某小組同學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瓶沒有密封好的NaOH已經(jīng)結塊.于是對其成分進行科學探究,請你一起完成探究的過程.
Ⅰ固體的成分分析
【提出問題】結塊后的固體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固體為碳酸鈉
猜想二:固體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固體中有碳酸鈉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查閱資料】BaCl2溶液pH=7
【實驗探究】從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將溶液分三等份分別裝入A、B、C三支試管,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

甲同學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認為結塊固體中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實驗分析】
(1)根據(jù)甲同學的實驗結論可知,三支試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分別為:A試管中溶液變紅,B試管出現(xiàn)大量氣泡,C試管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C試管中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2CO3+BaCl2=BaCO3↓+2NaCl.
(2)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原因是碳酸鈉溶液呈堿性,也是無色酚酞變紅.
【實驗設計】請你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取少量結塊固體于試管(或燒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或氯化鈣溶液,靜置后,向上層清液(或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若溶液變紅

固體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Ⅱ固體中各成分含量
為確定該固體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小芳同學稱取2g樣品,利用A為Y形管、B為量氣管、C為水準管作為主要反應容器,進行了如圖2(I)所示實驗.
(1)在量氣管內水面上架一薄層油,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將Y形管(裝置A)向左傾斜,硫酸流到樣品中.
(2)使樣品與稀硫酸反應的操作為將Y形管(裝置A)向左傾斜,硫酸流到樣品中.
(3)實驗結束后,小芳同學讀出量氣管中的氣體體積為22.4mL(已知該溫度壓強下,CO2的密度為1.965g/L),請你計算出樣品中Na2CO3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4)小明同學設計如圖2(Ⅱ)裝置,分別測定反應前、反應后儀器以及儀器內物質的總質量,進行有關計算,實驗操作中沒有失誤,多次測量的結果均偏大,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逸出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實驗室中有久置的四瓶無色溶液,標簽破損,只知道它們分別是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為鑒別它們,實驗過程如下:
(1)甲同學取四中溶液少許于四支試管中,分別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能鑒別出來的溶液是稀硫酸、氯化鈉溶液.
(2)為鑒別剩余兩種溶液,乙同學繼續(xù)進行了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與化學方程式
分別取兩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向其中滴加稀鹽酸.一支試管中有明顯現(xiàn)象:有氣體生成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另一只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
(3)丙同學按照乙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結果兩支試管中都觀察到了明顯的現(xiàn)象,其可能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鈉.
(4)實驗結束后,同學們認為在實驗室中使用和存放藥品時應注意:①正確傾倒液體,保護好標簽;②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了測定某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某化學興趣小組取生鐵樣品10g,將200g稀硫酸粉4次加入樣品中,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體的質量(g)7.2 4.4 1.6 0.2
(1)求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
(2)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