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關溴乙烷的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溴乙烷不溶于水,溶于有機溶劑
B.在溴乙烷中滴入硝酸銀,立即析出淺黃色沉淀
C.溴乙烷跟KOH的醇溶液反應生成乙醇
D.溴乙烷通常是由溴跟乙烷直接反應來制取的
3.能直接與硝酸銀溶液作用產(chǎn)生沉淀的物質是 ( )
A.氫溴酸 B.氯苯 C.溴乙烷 D.四氯化碳
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鹵代烴的是 ( )
A.C6H5Cl B.CH2=CHCl C.CH3COCl D.CH2Br2
1.下列關于氟氯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氟氯烴是一類含氟和氯得鹵代烴
B.氟氯烴化學性質穩(wěn)定,有毒
C.氟氯烴大多數(shù)無色,無臭,無毒
D.在平流層,氟氯烴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產(chǎn)生氯原子可引發(fā)損耗O3的循環(huán)反應
2、溶液的pH:
(1)定義:pH =-lg{c(H+)}
(2)適應范圍:稀溶液,0-14之間。
有關溶液的pH值的幾個注意問題:
①pH值是溶液酸堿性的量度。常溫下,pH=7溶液呈中性;pH值減小,溶液的酸性增強;pH值增大,溶液的堿性增強。
②pH值范圍在0-14之間。pH=0的溶液并非沒有H+,而是C(H+)=1mol/L;pH=14的溶液并非沒有OH-,而是C(OH-)=1mol/L。pH改變一個單位,C(H+)就改變10倍,即pH每增大一個單位,C(H+)就減小到原來的1/10;pH每減小一個單位,C(H+)就增大到原來的10倍。
③當C(H+)>1mol/L時,pH值為負數(shù),當C(OH-)>1mol/L時,pH>14。對于C(H+)或C(OH-)大于1mol/L的溶液,用pH值表示反而不方便,所以pH值僅適用于C(H+)或C(OH‑)小于等于1mol/L的稀溶液。
④也可用pOH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pOH=-lgC(OH--),因為C(H+)·C(OH-)=10-14,若兩邊均取負對數(shù),得pH+pOH=14。
⑤可用 pH試紙來測定溶液的pH值。方法:用潔凈的干玻璃棒直接蘸取少許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注意不能將pH試紙先用水沾濕或用濕的玻璃棒,因為這樣做,實際上已將溶液稀釋,導致所測定的pH不準確)將pH試紙顯示的顏色隨即(半分鐘內)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確定溶液的pH值(因為時間長了,試紙所顯示的顏色會改變,致使測得的pH不準。)
1、 溶液的酸堿性與c(H+)和c(OH-)的關系:
投影顯示空表,教師引導填寫,然后推出結論。
電解質 溶液 |
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 |
溶 液 中 c(H+) (mol/L) |
溶 液 中c(OH-)(mol/L) |
c(H+)與 c(OH-)比較 |
c(H+)· c(OH-) |
溶液酸堿性 |
純水 |
|
=10-7 |
=10-7 |
相 等 |
10-14 |
中性 |
鹽酸 |
加HCl,c(H+)增大,平衡左移 |
>10-7 |
<10-7 |
c(H+)> c(OH-) |
10-14 |
酸性 |
氫氧化鈉 |
加NaOH,c(OH-)增大,平衡左移 |
<10-7 |
>10-7 |
c(H+)< c(OH-) |
10-14 |
堿性 |
中性溶液c(H+)= c(OH-)= 1×10-7mol/L
酸性溶液c(H+)> c(OH-),c(H+)> 1×10-7mol/L
堿性溶液c(H+)< c(OH-),c(H+)< 1×10-7mol/L
注:①水中加酸或堿均 抑 制水的電離,但由水電離出的c(H+)與c(OH-)總是相等。
②任何電解質溶液中,H+與OH-總是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在于c(H+)與c(OH-)的相對大小。c(H+)與c(OH-)此增彼長,且Kw = c(H+)·c(OH-)不變。
講述:酸性溶液中c(H+)越大,酸性越強,堿性溶液中c(OH-)越大,堿性越強。我們經(jīng)常用到一些c(H+)很小的溶液,如c(H+)=1×10-7 mol/L的溶液,用這樣的量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的強弱很不方便。為此,化學上常采用pH來表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
1、水的電離
H2O + H2O H3O+ + OH- 簡寫為:H2O H+ + OH-
實驗測定:25℃ [H+]=[OH-]=1mol/L 100℃ [H+] = [OH-] = 1mol/L
水的電離與其它弱電解質的電離有何異同?
不同點:水是“自身”作用下發(fā)生的極微弱的電離。
相同點:均是部分電離,存在電離平衡
提問:請學生計算水的濃度,1L純水的物質的量是55·6mol,經(jīng)實驗測得250C時,發(fā)生電離的水只有1×10-7mol,二者相比,水的電離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電離前后水的物質的量幾乎不變,可以視為常數(shù),常數(shù)乘以常數(shù)必然為一個新的常數(shù),用Kw表示,即為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簡稱水的離子積。
板書2、水的離子積
Kw = c(H+)·c(OH-)
由于250C時,c(H+)= c(OH-)= 1×10-7mol/L
所以250C時,Kw = c(H+)·c(OH-)=1×10-14(定值)(省去單位)
提問:當溫度升高時,Kw如何變化?影響Kw的因素是什么?(電離過程是吸熱過程)
1000C時,Kw = c(H+)·c(OH-)=1×10-12
影響因素:溫度越高,Kw越大,水的電離度越大。對于中性水,盡管Kw,電離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OH-].
注:溫度升高時Kw增大,所以說Kw時要強調溫度。
練習:
影響因素 |
條件改變 |
平衡移動 |
溶液中的c(H+) |
溶液中的c(OH-) |
Kw |
溫度 |
升高溫度 |
向右 |
增大 |
增大 |
變大 |
降低溫度 |
向左 |
減小 |
減小 |
變小 |
|
酸堿性 |
加入酸 |
向左 |
增大 |
減小 |
不變 |
加入堿 |
向左 |
減小 |
增大 |
不變 |
過渡:在常溫時,由于水的電離平衡的存在,不僅是純水,就是在酸性或堿性的稀溶液里,H+ 濃度和OH-濃度的乘積總是一個常數(shù)--1×10-14,請考慮一下,當純水中加入鹽酸或氫氧化鈉時,c(H+)和c(OH-)如何變化?
板書:二、溶液的酸堿性和pH(常溫下):
3、通過水的離子積和溶液酸堿性等內容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事物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制約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水的離子積,溶液酸堿性和溶液pH值的關系
教學難點:水的離子積
教學過程:
引入:水是不是電解質?研究電解質溶液時往往涉及溶液的酸堿性,而酸堿性與水的電離有密切的關系。那么水是如何電離的呢?精確的實驗證明,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它能微弱地電離,生成H3O+ 和OH-:
板書:一、水的電離
2、生了解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逼渲小皳裆啤焙馍羁蹋谷舜笥兴。在生活中我們需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事而行,“擇善”在我們生活中尤其重要,請以“擇善”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