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2008-2009高三數(shù)學

三月聯(lián)考試題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5分,共70分

 1.命題“”的否定是   

試題詳情

2.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是       

試題詳情

3.已知等差數(shù)列{an}中,a4=3,a6=9,則該數(shù)列的前9項的和S9=            

試題詳情

4.若10ga2=m,loga3=n,則=                 

試題詳情

5.直線過點,則以坐標原點為圓心,長為半徑的圓的面積的最小值 

    是             

試題詳情

6.設向量a與b的夾角為,a=(2,1),a +3b=(5,4),則sin=             

試題詳情

7.拋物線y2=4mx(m>0)的焦點到雙曲線-=l的一條漸近線的距離為3,則此拋物線的方程為                  

試題詳情

8.右圖是2008年“隆力奇”杯第13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

  賽上某一位選手的部分得分的莖葉統(tǒng)計圖,去掉一個最高分

  和一個最低分后,所剩數(shù)據(jù)的方差為               

試題詳情

9.某程序的偽代碼如圖所示,則程序運行后的輸出結(jié)果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0.如圖所示是畢達哥拉斯的生長程序:正方形一邊上連接著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再分別連接著一個正方形,如此繼續(xù)下去,共得到127個正方形.若最后得到的正方形的邊長為1,則初始正方形的邊長為              

試題詳情

11.已知函數(shù)f(x)=log2(x2-ax+3a),對于任意x≥2,當△x>0時,恒有f(x+△x)>f(x),

   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試題詳情

12.如圖所示,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縱軸繞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300(坐標軸的長度單位不變)構(gòu)成一個斜坐標系xOy,平面上任一點P關(guān)于斜坐標系的坐標(x,y)用如下方式定義:過P作兩坐標軸的平行線分別交坐標軸Ox于點M,Oy于點N,則M在Ox軸上表示的數(shù)為x,N在Oy軸上表示的數(shù)為y.在斜坐標系中,若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1,2),

(-2,3),則線段AB的長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3.如圖所示,有一圓錐形容器,其底面半徑等于圓錐的高,若以9cm3/s的速度向該容器注水,則水深10cm時水面上升的速度為             cm/s.

 

試題詳情

14.有下列命題:

試題詳情

 ①函數(shù)y=4cos2x,x∈[-l0,10]不是周期函數(shù);

 ②函數(shù)y=4cos2x的圖象可由y=4sin2x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得到;

試題詳情

③函數(shù)y=4cos(2x+)的圖象關(guān)于點(,0)對稱的―個必要不充分條件是=π+(k∈Z);

試題詳情

 ④函數(shù)y=的最小值為2―4.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把你認為正確的所有命題的序號都填上)

 

 

 

 

試題詳情

二、解答題:

15.設不等式組表示的區(qū)域為A,不等式組表示的區(qū)域為B.

(1)在區(qū)域A中任取一點(x,y),求點(x,y)∈B的概率;(6分)

(2)若x,y分別表示甲、乙兩人各擲一次骰子所得的點數(shù),求點(x,y)在區(qū)域B中的概率.(8分)

 

 

 

 

 

試題詳情

16. 在△ABC中,a,b,c依次是角A,B,C所對的邊,且4sinB?sin2(+)+cos2B=1+.

 (1)求角B的度數(shù);(6分)

 (2)若B為銳角,a=4,sinC=sinB,求邊c的長.(8分)

          

 

 

 

試題詳情

17.(本題滿分14分)

  如圖l,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AD,∠ABC=600,E是BC的中點.如圖2,將△ABE沿AE折起,使二面角B―AE―C成直二面角,連結(jié)BC,BD,F(xiàn)是CD的中點,P是棱BC的中點.

  (1)求證:AE⊥BD;(4分)    ’

  (2)求證:平面PEF⊥平面AECD;(6分)

  (3)判斷DE能否垂直于平面ABC?并說明理由.(4分)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8.  中心在原點,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C的焦距為2,兩準線問的距離為10.設A(5,0),

  B(1,0).

  (1)求橢圓C的方程;(4分)

  (2)過點A作直線與橢圓C只有一個公共點D,求過B,D兩點,且以AD為切線的圓

   的方程;(6分)

  (3)過點A作直線l交橢圓C于P,Q兩點,過點P作x軸的垂線交橢圓C于另一點S.

    若=t(t>1),求證:=t (6分)

試題詳情

19本題滿分16分)已知二次函數(shù)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①不等式的解集有且只有一個元素;②在定義域內(nèi)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設數(shù)列的前n項和.

試題詳情

  (1)求函數(shù)的表達式;(5分)(2)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5分)

試題詳情

(3)設,數(shù)列{的前n項和為,

試題詳情

求證:.(6分)

試題詳情

20.已知函數(shù)為常數(shù)).函數(shù)定義為:對每個給定的實數(shù),

試題詳情

(1)求對所有實數(shù)成立的充分必要條件(用表示);

試題詳情

(2)設是兩個實數(shù),滿足,且.若,求證: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單調(diào)增區(qū)間的長度之和為(閉區(qū)間的長度定義為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高級中學2008-2009高三數(shù)學三月

試題詳情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5分,共70分.

1.   2.   3.   4.   5.1   6.  7.  8. 9.16   10.8   11.  12.   13.  14. ①③

二、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90分.

15.(1)設集合中的點為事件,  區(qū)域的面積為36,  區(qū)域的面積為18

(2)設點在集合為事件,  甲、乙兩人各擲一次骰子所得的點數(shù)為36個,其中在集合中的點有21個,故

16.(1)由4sinB ? sin2+ cos2B = 1 +得:

,          

(2)法1:為銳角          

由已知得:, 角為銳角      可得:

由正弦定理得:

法2:由得:,  由余弦定理知:

即:          

17.(1)證明:連接,取中點,連接

在等腰梯形中,,AB=AD,,E是BC的中點

都是等邊三角形   

平面    平面

平面   

(2)證明:連接于點,連接

,且    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是線段的中點

是線段的中點     

平面   平面

(3)與平面不垂直.

證明:假設平面,  則

平面  

,平面    平面   

,這與矛盾

與平面不垂直.

18.(1)設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依題意得:,得   ∴  所以,橢圓的標準方程為

(2)設過點的直線方程為:,代入橢圓方程得;

  (*)

依題意得:,即 

得:,且方程的根為  

當點位于軸上方時,過點垂直的直線與軸交于點,

直線的方程是:,  

所求圓即為以線段DE為直徑的圓,故方程為:

同理可得:當點位于軸下方時,圓的方程為:

(3)設,=得:,代入

(**)    要證=,即證

由方程組(**)可知方程組(1)成立,(2)顯然成立.∴=

19..解(1)的解集有且只有一個元素,

當a=4時,函數(shù)上遞減

故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

當a=0時,函數(shù)上遞增

故不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

綜上,得a=4,…………………………5分

(2)由(1)可知

當n=1時,

時,

(3),

+

               =+>

               >    

20解:(1)由的定義可知,(對所有實數(shù))等價于

(對所有實數(shù))這又等價于,即

對所有實數(shù)均成立.        (*)

  由于的最大值為,

  故(*)等價于,即,這就是所求的充分必要條件

(2)分兩種情形討論

     (i)當時,由(1)知(對所有實數(shù)

則由易知,

再由的單調(diào)性可知,

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單調(diào)增區(qū)間的長度

(參見示意圖1)

(ii)時,不妨設,則,于是

   當時,有,從而;

時,有

從而  ;

時,,及,由方程

      解得圖象交點的橫坐標為

                          ⑴

 

顯然,

這表明之間。由⑴易知

 

綜上可知,在區(qū)間上,   (參見示意圖2)

故由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可知,在區(qū)間上的單調(diào)增區(qū)間的長度之和為,由于,即,得

          ⑵

故由⑴、⑵得 

綜合(i)(ii)可知,在區(qū)間上的單調(diào)增區(qū)間的長度和為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