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圖所示,一帶電量為+q、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距地面高2h處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在距拋出點水平距離為s處有根管口比小球大的豎直細管,細管的上口距地面高為h,為了使小球能無碰撞地落進管口通過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個區(qū)域內(nèi)加一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求:
(1)小球的初速度;
(2)應(yīng)加電場的場強;
(3)小球落地時的動能.

分析 (1)將小球的運動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根據(jù)分運動合運動具有等時性求出水平初速度.
(2)根據(jù)水平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求出運動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電場強度.
(3)小球落地的過程中有重力和電場力做功,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出小球落地的動能.

解答 解:將小球的運動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零,
小球運動至管上口的時間由豎直方向的運動決定:
h=$\frac{1}{2}g{t}^{2}$
t=$\sqrt{\frac{2h}{g}}$
水平方向,小球作勻減速運動,至管上口,水平方向速度為零,水平分位移:
S=$\frac{{v}_{0}+0}{2}$t
解得:
v0=S$\sqrt{\frac{2g}{h}}$
(2)水平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qE=ma
又由運動學(xué)公式:
v0-$\frac{qE}{m}$t=0,
由以上三式解得:
E=$\frac{gSm}{hq}$
(3)由動能定理:WG+W=△EK
即:Ek-$\frac{1}{2}m{v}_{0}^{2}$=mg(2h)-qES
解得:EK=2mgh
答:(1)小球的初速度為S$\sqrt{\frac{2g}{h}}$;
(2)應(yīng)加電場的場強為$\frac{gSm}{hq}$;
(3)小球落地時的動能為2mgh.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將小球的運動動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知道分運動與合運動具有等時性,以及會運用動能定理求出落地的速度.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一本書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書所受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的形變而產(chǎn)生的
D.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一個物塊由靜止開始沿不同長度的光滑斜面滑到水平地面上的定點B,這些斜面的起點都靠在豎直墻上,如圖所示,已知B點距離墻角距離為b,要使小物塊從斜面的起點滑到B點所用的時間最短,求斜面的起點(如圖中P點)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所用的時間有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一個由靜止出發(fā)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在第1s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是4m,則第2s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是12m,前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0V,內(nèi)阻r=0.5Ω,“8V、16W”的燈泡恰好能正常發(fā)光,電動機M繞組的電阻R0=1Ω,求:
(1)路端電壓;
(2)電路的內(nèi)壓U內(nèi)
(3)電源的總功率;
(4)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變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體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加速度與速度和速度改變量都無必然聯(liá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所描述的運動,不可能發(fā)生的有( 。
A.物體的加速度為零,而速度不為零
B.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東,而速度方向向西
C.物體速度越來越大,而加速度越來越小
D.物體速度變化越來越快,而加速度越來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汽車通過一座拱橋,拱橋半徑為25m,汽車的質(zhì)量為10kg,當(dāng)通過頂點的速度為5m/s時,汽車對拱橋的壓力是多少(取g=10m/s2)( 。
A.100NB.90NC.25ND.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xué)用如圖1所示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在所選紙帶上取某點為0號計數(shù)點,然后每3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所有測量數(shù)據(jù)及其標(biāo)記符號如圖2所示.

該同學(xué)用兩種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
方法A:由g1=$\frac{{s}_{2}-{s}_{1}}{{T}^{2}}$,g2=$\frac{{s}_{3}-{s}_{2}}{{T}^{2}}$,…,g5=$\frac{{s}_{6}-{s}_{5}}{{T}^{2}}$,取平均值.
方法B:由g1=$\frac{{s}_{4}-{s}_{1}}{3{T}^{2}}$,g2=$\frac{{s}_{5}-{s}_{2}}{3{T}^{2}}$,g3=$\frac{{s}_{6}-{s}_{3}}{3{T}^{2}}$,取平均值.
從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對實驗結(jié)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S1、S6;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選擇方法B(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偶然(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用合理的方法計算出的重力加速度g=8.673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