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的點跡,直接記錄了( 。
A.物體運動的時間B.物體在不同時間內(nèi)的位移
C.物體在不同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D.物體在不同時刻的瞬時速度

分析 本題考查了打點計時器的應用,根據(jù)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可以判斷各物理量是否能正確得出.

解答 解:A、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因此記錄了物體運動時間,故A正確;
B、因為紙帶跟運動物體連在一起,打點計時器固定,所以紙帶上的點跡就相應地記錄了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故B正確;
C、D、用刻度尺量出各點跡間的距離可知道物體在不同時間內(nèi)的位移,再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可算出物體在不同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和不同時刻的瞬時速度,但這些量不是紙帶上的點跡直接記錄的,故C錯誤,D錯誤
故選:AB.

點評 分清楚實驗中能夠通過儀器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和運用物理規(guī)律間接求得的物理量的區(qū)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所示是汽車中的速度計.某同學在汽車中觀察速度計指針位置的變化,開始時指針指示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經(jīng)過7s后指針指示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則( 。
A.右速度計直接讀出的是汽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B.右速度計直接讀出的是汽車7s時的瞬時速度
C.這7s內(nèi)汽車運動的加速度約為5.7m/s2
D.這7s內(nèi)汽車運動的加速度約為1.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真空中有兩個帶異種電荷的帶電體,所帶電荷量分別為1.6×10-10C與-6.4×10-10C,相距1m,若兩帶電體均可視為點電荷,求它們之間庫侖力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負電荷從電場中A點由靜止釋放,只受靜電力作用,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它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兩點A、B所在區(qū)域的電場線分布情況可能是下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塊A,B間用一根可伸長的輕橡皮筋相連,B與C用一根輕彈簧相連,A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線掛在天花板上,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現(xiàn)將A與B之間的橡皮筋剪斷,在剛剪斷橡皮筋的瞬間,三個物體的加速度分別是(  )
A.物塊A的加速度大小是2g,方向豎直向上
B.物塊B的加速度大小是2g,方向豎直向下
C.物塊C的加速度大小是g,方向豎直向下
D.物塊B的加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三根輕細繩懸掛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保持靜止,A、D間細繩是水平的,現(xiàn)對B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將B緩緩拉到圖中虛線位置,這時三根細繩張力${\;}_{{T}_{AC}}$、${\;}_{{T}_{AD}}$、${\;}_{{T}_{AB}}$的變化情況是( 。
A.都變大B.${\;}_{{T}_{AD}}$和${\;}_{{T}_{AB}}$變大,${\;}_{{T}_{AC}}$不變
C.${\;}_{{T}_{AC}}$和${\;}_{{T}_{AB}}$變大,${\;}_{{T}_{AD}}$不變D.${\;}_{{T}_{AC}}$和${\;}_{{T}_{AD}}$變大,${\;}_{{T}_{AB}}$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用輕繩系一質(zhì)量為m的砝碼并向上提起,當繩中張力為T=mg時,砝碼勻速上升.若繩中張力變?yōu)?T,則砝碼勻加速上升,其加速度a的大小為( 。
A.a<gB.a=gC.g<a<2gD.a=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就是電場強度的方向
B.電勢降低的方向就是電場強度的方向
C.電場線一定與等勢面垂直,并由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
D.打雷時,呆在汽車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某同學將一質(zhì)量為3kg的鉛球從離地1.8m高處斜向上推出,鉛球運到到最高點時離地高度為2.5m.若以拋出點所在平面為重力勢能的參考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球在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為75JB.鉛球在地面時的重力勢能為54J
C.鉛球在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為21JD.鉛球在地面時的重力勢能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