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在O點處放置一個正電荷.在過O點的豎直平面內(nèi)的A點,自由釋放一個帶正電的小球,小球的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小球落下的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它與以O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如圖中實線所示)相交于B、C兩點,O、C在同一水平線上,∠BOC=30°,A距離OC的豎直高度為h.若小球通過B點的速度為v,則小球通過C點的速度大小為$\sqrt{{v}^{2}+gR}$,小球由A到C電場力做功為$\frac{1}{2}$mv2+mg$\frac{R}{2}$-mgh.

分析 小球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由于B、C兩點處于同一等勢面上,故從B到C過程電場力做功為零;根據(jù)電場力做功判斷電勢能的變化情況;根據(jù)總功判斷動能變化情況

解答 解:小球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電場力總體上做的是負功,重力做正功,由動能定理可以知道電荷在C點的大小是$\sqrt{{v}^{2}+gR}$,
C、D、小球由A點到C點機械能的損失就是除了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即電場力做的功.
由動能定理得
mgh+W=$\frac{1}{2}{mv}_{C}^{2}$則:
W=$\frac{1}{2}{mv}_{C}^{2}$=$\frac{1}{2}$mv2+mg$\frac{R}{2}$-mgh
故答案為:$\sqrt{{v}^{2}+gR}$,$\frac{1}{2}$mv2+mg$\frac{R}{2}$-mgh

點評 本題關鍵是明確幾種功能關系的具體形式:
總功是動能變化的量度;
電場力做功是電勢能變化的量度;
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是機械能變化的量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用如圖1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在m1拖著的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2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0是打下的第一個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已知m1=50g,m2=150g(g取9.8m/s2,所有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則

①下面給出了該實驗的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實驗器材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直流電源上
C.先釋放m2,再接通電源,在紙帶打下一系列點跡
D.挑選點跡清晰的紙帶進行測量
E.根據(jù)測量的結果,分別計算系統(tǒng)減少的重力勢能和增加的動能
其中操作不當?shù)牟襟E是:BC
②在打0~5點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量△k=0.576J,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0.588J,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驗證了機械能守恒.
③某同學作出了$\frac{{v}^{2}}{2}$-h圖線(如圖3),則據(jù)圖線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9.67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地球半徑為R,同步衛(wèi)星距地面的高度為h,地球的自轉(zhuǎn)周期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地球質(zhì)量可表達為$M=\frac{4{π}^{2}{(R+h)}^{3}}{G{T}^{2}}$或$M=\frac{{R}^{2}g}{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負向傳播,從波傳到x=3m的P點時開始計時,已知在t=0.3s時PM間第一次形成圖示波形,此時x=0m的O點正好在波谷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P點的振動周期為0.4s
B.P點開始振動的方向沿y 軸負方向
C.當M點開始振動時,P點也在平衡位置處
D.這列波的傳播速度是$\frac{4}{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小球在細繩的拉力作用下,繞某固定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作圓周運動,空氣阻力不計.小球在運動過程中不發(fā)生改變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角速度C.加速度D.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果兩個不在同一直線上分運動一個是勻速直線運動,另一個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則合運動.
A.一定是直線運動B.一定是曲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運動D.不可能是勻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繞過光滑釘子O的細繩,兩端分別栓有A、B兩個小球,A球的質(zhì)量是B球的2倍.現(xiàn)將兩球從距地面高度為h處由靜止釋放,若細繩足夠長,細繩的質(zhì)量、空氣的阻力不計,則B球上升到距地面的最大高度為$\frac{4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為了測量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某同學用鐵架臺將長木板傾斜支在水平桌面上.組成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所提供的器材有.長木板、木塊(其前端固定有用于擋光的窄片K)、光電計時器、米尺、鐵架臺等.在長木板上標出A,B兩點,B點處放置光電門(圖中未畫出),用于記錄窄片通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該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用游標卡尺測量窄片K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則d=2.50mm,測量長木板上,A,B兩點間的距離L和豎直高度差h.
(2)從A點由靜止釋放木塊使其沿斜面下滑,測得木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為△t=2.50×10-3s算出木塊經(jīng)B點時的速度v=1.00m/s,由L和v得出滑塊的加速度a.
(3)由以上測量和算出的物理量可以得出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為?=$\frac{gh-aL}{{g\sqrt{{L^2}-{h^2}}}}$(用題中所給字母h、L、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示波器工作時,屏上顯示出如圖甲所示的波形,且亮度較弱.要將波形由甲圖位置調(diào)節(jié)到乙圖的位置和波形且亮度增強,應調(diào)節(jié)示波器面板上的ADEFGK旋鈕.
A.輝度旋鈕          B.聚焦旋鈕
C.輔助聚焦旋鈕      D.豎直位移旋鈕
E.“Y增益”旋鈕     F.“X增益”旋鈕
G.水平位移旋鈕      H.掃描微調(diào)旋鈕
I.衰減旋鈕          J.掃描范圍旋鈕
K.同步極性選擇開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