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力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關于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
B.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力的概念
C.笛卡爾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D.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故A錯誤;
B、牛頓首先建立了力的概念,故B錯誤;
C、笛卡爾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故C正確;
D、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nèi)容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是皮帶傳動示意圖,A是主動輪,B是從動輪,兩輪水平放置,當皮帶按圖示方向傳動時,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隨皮帶一起以1m/s2做勻減速運動(物體與皮帶始終相對靜止),則( 。
A.物體m受到的摩擦力為零
B.物體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為1 N
C.皮帶上P點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D.從動輪上Q點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當導線ab在外力作用下沿導軌向右運動時,流過R的電流方向是( 。
A.由d→eB.由 e→dC.無感應電流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固定的斜面與水平面相連接,斜面的傾角為530,一物體從距地面1.2m的斜面頂點由靜止滑下.若物體與斜面、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0.5,不考慮物體在斜面與地面交接處對物體的影響,求物體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離.(取sin53°=0.8,cos53°=0.6,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M=3kg足夠長的小車靜止在水平面上,半徑為R的$\frac{1}{4}$光滑圓軌道的下端與小車的右端平滑對接,質(zhì)量m=1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由軌道頂端靜止釋放,接著物塊離開圓軌道滑上小車.從物塊滑上小車開始計時,物塊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如圖乙所示.己知小車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因數(shù)μ0=0.01,重力加速度10m/s2,求:

(1)物塊經(jīng)過圓軌道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大;
(2)直到物塊與小車相對靜止的過程中因摩擦共產(chǎn)生的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中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BD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C.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與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圖1所示是某小組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圖中F′是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的F1與F2的合力,F(xiàn)是用一只彈簧秤將橡皮條拉到O點時的拉力.從作出的圖可以看出F、F′并不嚴格一致,請你寫出一個可能的原因彈簧秤讀數(shù)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某電流表的內(nèi)阻是Rg=300Ω,滿刻度電流值是Ig=1mA,現(xiàn)欲把這個電流表改裝成量程為0.6A的電流表,應并聯(lián)(填“串”,“并”)一個0.5Ω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一水平方向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度v=2m/s沿順時針方向勻速轉(zhuǎn)動,傳送帶右端固定著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圓弧面軌道,并與弧面下端相切.一質(zhì)量為m=1kg的物體自圓弧面軌道的最高點由靜止滑下,圓弧面軌道的半徑R=0.45m,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不計物體滑過曲面與傳送帶交接處時的能量損失,傳送帶足夠長,g=10m/s2.求:
(1)物體第一次從滑上傳送帶到離開傳送帶所經(jīng)歷的時間;
(2)物體第一次從滑上傳送帶到離開傳送帶的過程中,傳送帶對物體做的功及由于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電阻為R,其它電阻均可忽略,ef是一電阻不計的水平放置的導體棒,質(zhì)量為m,棒的兩端分別與ab與cd保持良好的接觸,又能沿框架無摩擦下滑,整個裝置放在與框架垂直的勻強磁場中,當ef從靜止下滑經(jīng)一段時間后閉合S,則S閉合后( 。
A.ef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
B.ef的加速度一定小于g
C.ef最終速度隨S閉合時刻的不同而不同
D.ef的勢能的減小與回路內(nèi)產(chǎn)生的電能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