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許多人在通過下面有流水的獨木橋時,往往感到頭暈,這主要是因為( 。
A.以獨木橋為參照物了B.以地面為參照物了
C.以河水為參照物了D.以自己為參照物了

分析 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 解:人走在獨木橋上往往感到頭暈,這主要是因為人選擇的參照物是流動的河水,這樣感覺自己是運動的,因而有頭暈的感覺.
故選:C.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相對論是人們認知并描述高速世界的理論工具,提出相對論的科學家是( 。
A.愛因斯坦B.牛頓C.卡文迪許D.開普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在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時得到如圖所示的運動軌跡,a、b、c三點的位置在軌跡上已標出.則(以下結果均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1)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2m/s.(g取10m/s2
(2)小球拋出點的位置坐標為:x=-10.0cm,y=-1.2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了測試某一電流表A的內阻r1,給定的器材有:
器         材規(guī)格
待測電流表A量程300μA,內阻r1約為100Ω
電壓表V量程3V,內阻r2=1kΩ
定值電阻R1阻值為10Ω
滑動變阻器R2阻值0~2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0.5A
電源E電動勢4V,內阻不能忽略
電鍵一只,導線若干
要求測量時兩塊電表的指針的偏轉均超過其量程的一半.
①在方框中畫出測量電路原理圖.
②電路接通后,測得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U,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I,用已知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電流表的內阻r1=($\frac{U}{{I{r_2}}}$-1)R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一書中,牛頓曾設想在高山上水平拋出物體,若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點就一次比一次遠.當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就不會落回地面而成為人造衛(wèi)星了,這個足夠大的速度至少為(不計空氣阻力)( 。
A.7.9 m/sB.7.9 km/sC.11.2km/sD.16.7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用細繩拴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小球將一端固定在墻上的水平輕彈簧壓縮了x(小球與彈簧不拴接),如圖所示,將細線燒斷后( 。
A.小球立即做平拋運動B.小球的加速度立即為g
C.小球脫離彈簧后做勻變速運動D.小球落地時動能等于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把帶電荷量2×10-8C的正點電荷從無限遠處移到電場中A點,要克服電場力做功8×10-6J,若把該電荷從無限遠處移到電場中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2×10-6J,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求:
(1)A、B兩點的電勢;
(2)若把2×10-8C的負電荷由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處于超重時,物體可能在加速下降
B.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可能在上升
C.物體處于完全失重時,地球對它的引力消失了
D.物體失重的條件下,對支持它的支承面壓力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0、1、2、3、4、5、6共7個測量點,每兩個相鄰的測量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沒標出,其部分相鄰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問題.
(1)關于打點計時器的時間間隔,下列是四位同學各自發(fā)表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C
A.電源電壓越高,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B.紙帶速度越大,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C.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由電源的頻率決定
D.如果將交流電源改為直流電源,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保持不變
(2)計算出打下點4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0.310m/s,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為0.500m/s2.(要求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