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圖中箭頭表示磁感應(yīng)線的方向,則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應(yīng)(  )
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

分析 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磁感線的知識.知道磁感線的方向與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

解答 解:由圖可知:磁感線的方向是向上的;根據(jù)磁感線的方向與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故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也是向上的;選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磁感線的方向及磁針北極指向的關(guān)系.要掌握磁感線的方向與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是一致的.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一物體,當它的豎直分位移大小與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時,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2v0B.豎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C.運動的時間為$\frac{{v}_{0}}{g}$D.位移大小是$\frac{2\sqrt{2}{{v}_{0}}^{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質(zhì)量為m=2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處,AB間距L=15m,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用大小為F=60N,與水平方向夾角θ=37°斜向下的力推此物體,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在力F作用下物體的加速度;
(2)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置于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體上使其能沿斜面勻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體上,也能使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則( 。
A.F1一定小于 F2
B.F1一定大于 F2
C.兩次的推力之比$\frac{{F}_{1}}{{F}_{2}}$為cosθ+μsinθ
D.兩次的推力之比$\frac{{F}_{1}}{{F}_{2}}$為cosθ-μ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1.2kg物體,放在傾角為θ=30°的斜面上靜止不動.若用豎直向上的力F=6.0N提物體,物體仍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斜面受到的壓力減少6.0NB.物體受到的合外力不變
C.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減少6.0ND.物體對斜面的作用力減少6.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用多用電表測電阻時,某次測量中,實驗操作正確,選擇開關(guān)的位置如圖(a)所示,表頭刻度和指針位置如圖(b)所示,則被測電阻的阻值為1900Ω;若繼續(xù)用該表測量另一阻值約為20Ω的電阻,則應(yīng)將選擇開關(guān)旋至倍率為×1擋,并在測量電阻前先進行歐姆調(diào)零操作;測量結(jié)束后,應(yīng)將選擇開關(guān)旋至off或交流電壓最高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避雷針和電子點火器都利用了尖端放電的原理
B.電荷受力與電場方向相同
C.靜電除塵利用了尖端放電的原理
D.照相機的閃光燈利用了電容器發(fā)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電路中,交流電源電動勢瞬時值表達式為:e=220$\sqrt{2}$sin100πt(v)三個額定電壓都是220V的燈泡A、B、C均正常發(fā)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變壓器原付線圈匝數(shù)比為1:2
B.電壓表讀數(shù)為622v
C.若燈泡A的額定功率為100W,則電流表讀數(shù)為$\frac{300}{220}$A
D.流過A燈的電流方向每秒鐘改變5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
(1)某同學(xué)用直尺測量一段橫截面積為圓的導(dǎo)線長度為L;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導(dǎo)線的直徑D,測量結(jié)果如圖1所示,則導(dǎo)線直徑D=5.663mm.

(3)已知導(dǎo)線的電阻Rx約為幾歐,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Ω,則測量其阻值時,圖2測量電路最合理的是A
(4)連接好電路,在某次測量中,讀出電壓表讀數(shù)為U,電流表讀數(shù)為I,則該金屬導(dǎo)線的電阻率ρ=$\frac{πU{D}^{2}}{4IL}$(用題目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