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實驗室提供了小燈泡(2.5 V,0.5 A)、電流表、電壓表以及滑動變阻器等實驗器材:
(1)圖甲為實驗中某同學連接好的實驗電路圖,在開關(guān)S閉合后,把滑動片P從A向B端移動過程中會觀察到電壓表讀數(shù)變________(填“大”或“小”)。
(2)某同學由測出的數(shù)據(jù)畫出I—U圖象,如圖乙所示,當小燈泡兩端電壓為2.0 V時,小燈泡的電阻值R=________ Ω,此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P=________W。(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zhì)量m=1 kg的物體在F=2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從足夠長的粗糙斜面的底端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5,斜面固定不動,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α=37°,力F作用4 s后撤去,撤去力F后5s物體正好通過斜面上的B點。(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1)撤去力F時的速度;
(2)力F作用下物體發(fā)生的位移;
(3)AB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帶電平行金屬板A、B,板間的電勢差大小為U,A板帶正電,B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帶正電的微粒,帶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處自由落下,若微粒恰能落至A、B板的正中央C點,則( )
A.微粒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為mg(h+d),電場力做功為qU
B.微粒落入電場中,電勢能逐漸增大,其增加量為qU
C.若微粒從距B板高2h處自由下落,則恰好能達到A板
D.微粒在下落過程中動能逐漸增加,重力勢能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學元件依次為光源、濾光片、________(填寫相應的器材)、雙縫、遮光筒、光屏。某同學用黃色濾光片時得到一個干涉圖樣,為了使干涉條紋的間距變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A.換用紫色的濾光片
B.換用紅色的濾光片
C.使光源離雙縫距離近一些
D.使光屏離雙縫距離遠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磁場有關(guā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場是假想的,不是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
B.描述磁場的磁場線是客觀存在的
C.磁場的強弱與放入其中導線的電流有關(guān)
D.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大小與放置的方向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三個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的質(zhì)量分別為m、2m、3m,B小球帶負電,電荷量為q,A、C兩小球不帶電(不考慮小球間的電荷感應),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將三個小球連接起來懸掛在O點,三個小球均處于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大小為E.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靜止時,A、B兩小球間細線的拉力為5mg+qE
B. 靜止時,A、B兩小球間細線的拉力為5mg-qE
C. 剪斷O點與A小球間細線瞬間,A、B兩小球間細線的拉力為qE/3
D. 剪斷O點與A小球間細線瞬間,A、B兩小球間細線的拉力為qE/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從地面上的A點以速度v豎直向上拋出一小球,上升至最高點B后返回,O為A、B的中點,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上升至O點時的速度等于0.5v
B.小球上升至O點時的速度小于0.5v
C.小球在上升過程中重力的沖量小于下降過程中重力的沖量
D.小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的減少量等于下降過程中動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大自然每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隨著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人類不斷實現(xiàn)著“上天入地”的夢想,但是“上天容易入地難”,人類對腳下的地球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地球可看作是半徑為R的球體。
(1)以下在計算萬有引力時,地球可看作是質(zhì)量集中在地心的質(zhì)點。
a.已知地球兩極的重力加速度為g1,赤道的重力加速度為g2,求地球自轉(zhuǎn)的角速度ω;
b.某次地震后,一位物理學家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地球的半徑和質(zhì)量以及兩極的重力加速度g1都沒變,但赤道的重力加速度由g2略微減小為g3,于是他建議應該略微調(diào)整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請你求出同步衛(wèi)星調(diào)整后的軌道半徑與原來的軌道半徑r之比。
(2)圖1是地球內(nèi)部地震波隨深度的分布以及由此推斷出的地球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圖。在古登堡面附近,橫波(S)消失且縱波(P)的速度與地表處的差不多,于是有人認為在古登堡面附近存在著很薄的氣態(tài)圈層,為了探究氣態(tài)圈層的壓強,兩位同學提出了以下方案。
甲同學的方案:如圖2所示,由于地球的半徑非常大,設想在氣態(tài)圈層的外側(cè)取一底面積很小的柱體,該柱體與氣態(tài)圈層的外表面垂直。根據(jù)資料可知古登堡面的半徑為R1,氣態(tài)圈層之外地幔及地殼的平均密度為,平均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表面的大氣壓強相對于該氣態(tài)圈層的壓強可忽略不計。
乙同學的方案:設想在該氣態(tài)圈層內(nèi)放置一個正方體,并且假定每個氣體分子的質(zhì)量為m,單位體積內(nèi)的分子數(shù)為n,分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相等,且與正方體各面碰撞的機會均等,與各面碰撞前后瞬間,分子的速度方向都與各面垂直,且速率不變。根據(jù)古登堡面附近的溫度可推知氣體分子運動的平均速率為v.
請你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求出氣態(tài)圈層的壓強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