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生活中離不開水。若水的硬度過大,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需要進行軟化處理。
(1)小文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對某硬水水樣進行軟化,其原理示意如右圖所示。樹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    。

(2)生活中通過煮沸能夠降低水的硬度。小文取此水樣煮沸后,發(fā)現(xiàn)有水垢生成。為探究水垢的成分,他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過程】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水垢變白、變疏松,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固體部分溶解,
放出熱量,
濾液的pH約為12

 
 實驗現(xiàn)象是    
【實驗分析及結論】
①由實驗Ⅰ可知,水垢分解的產物中一定有     
②實驗Ⅲ小試管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根據(jù)實驗探究,推測此水垢的成分中可能含有     。
(3)小文另取該水樣,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其反應為:
A + Ca(OH)2 ="=" 2CaCO3↓ + 2H2O,則A的化學式為    
(1)Ca2+    
(2)實驗III現(xiàn)象是:水垢溶解,產生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分,錯答、漏答均為0分)
【實驗分析及結論】
① 二氧化碳      ② Ca(OH)2 + CO2 ="=" CaCO3↓+ H2O      ③ 碳酸鈣
(3)Ca(HCO3)2

試題分析:(1)根據(jù)陽離子交換樹脂硬水處理示意圖可知,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對某硬水進行軟化,就是通過陰陽離子交換除去硬水中的鈣離子;
實驗分析及結論:
①實驗Ⅰ的現(xiàn)象是水垢變白、變疏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知,水垢分解的產物中一定有二氧化碳,也就說明水垢中含有碳酸鹽;
②實驗Ⅲ中,由于稀鹽酸和水垢中的碳酸鹽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故小試管內發(fā)生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因此其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2)所以實驗III的現(xiàn)象為:水垢溶解,產生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根據(jù)以上實驗推測,此水垢的成分中可能含有碳酸鈣;
(3)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結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Ca(OH)2=2CaCO3↓+2H2O可知,反應前有Ca原子1個,H原子2個,O原子2個;反應后有Ca原子2個,H原子4個,O原子8個,C原子2個,故A中含有Ca原子1個,H原子2個,O原子6個,C原子2個,結合題意可知A為Ca(HCO3)2
點評:本題考點較多,主要考查的是碳酸鹽的檢驗,所以熟記碳酸鹽的性質和相關反應的現(xiàn)象,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某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既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探究物質性質。

(1)當打開K1、關閉K2時,可完成用      (寫反應物的名稱)制取氧氣的實驗,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
(2)當打開K2、關閉K1時,可制得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可驗證的二氧化碳的性質是     。
(3)在實驗(2)中,若用II代替I,干燥管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O2 + 2CO2 =" 2X" + Y,反應中若消耗39 g Na2O2,生成Y的質量是8 g,則X的化學式是      ,II中燒杯內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老師用下圖所示裝置為同學們做了一個興趣實驗。已知裝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試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鹽酸。
小資料:HCl氣體極易溶于水。

(1)打開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實驗現(xiàn)象是                       。B中的現(xiàn)象不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                                。
(2)一段時間后,關閉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開彈簧夾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過氧化氫溶液流入錐形瓶后,立即關閉E中的活塞,并用彈簧夾K2夾緊橡皮管。C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解釋C中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化學課上老師表演了一個小魔術——“無中生有”:相同條件下,向A、B兩個體積相同的集氣瓶中分別充滿無色干燥的硫化氫(H2S)氣體和二氧化硫氣體。如圖所示,抽開毛玻璃片,瓶口對緊,顛倒幾次,使兩種氣體充分混合。一會兒,觀察到兩瓶內壁附著淡黃色固體顆粒,同時瓶壁上有小水珠出現(xiàn)。請根據(jù)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這兩個瓶子是質地較軟的塑料瓶,會觀察到            ,原因是_______。
(3)已知:相同條件下,相等體積的氣體所含的分子數(shù)目相等。反應完畢,瓶中剩余的氣體為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5分)某化學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的組成進行分析研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目的是通過測量有關數(shù)據(jù),推算塑料組成元素的含量(圖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裝置序號)。

請根據(jù)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 A裝置制取的氧氣中混有少量CO2和水蒸氣,為使D裝置中塑料試樣在純氧中燃燒,用于除去CO2的裝置為       (填裝置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氣體的吸收裝置E中的試劑為        。
(3)堿石灰的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G裝置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根據(jù)下列三組實驗回答問題。

(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三組實驗都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
(2)指出甲實驗中不正確的操作       。
(3)乙實驗中,燃燒匙中裝入的藥品應為      ,其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      
(4)丙實驗中,正確的操作順序為(填序號):⑤→               →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右圖是“△△牌發(fā)酵粉”的部分信息,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其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完成相應填空):

【查閱資料】
(1)酒石酸是一種易溶解于水的固體有機酸
(2)發(fā)酵粉能夠使面團松軟、發(fā)泡是因為發(fā)酵粉產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熱不分解。
【提出問題】
NaHCO3在發(fā)酵粉加水或加熱時如何產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與NaHCO3在溶液中反應產生CO2
丙:NaHCO3加熱產生CO2
【實驗探究】
(1)小明同學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無氣體產生,從而否定了猜想甲,則猜想甲是          ;小明又將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產生了CO2,從而驗證了猜想乙,說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質之一是
             
(2)小英同學為探究猜想丙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英另取適量NaHCO3粉末加入a試管中,加熱,觀察到a試管口有無色液滴生成,b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持續(xù)加熱直至兩支試管均不再發(fā)生變化時,發(fā)現(xiàn)a試管中仍殘留有較多白色固體粉末,向該粉末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冒出,則該粉末是          。
【解釋與結論】
NaHCO3在發(fā)酵粉中產生CO2的條件是          
NaHCO3受熱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7分)同學們在探究堿溶液與酚酞溶液作用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圖),溶液變成了紅色,但是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為此某化學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變質的緣故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氫氧化鈉與酚酞混合后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的緣故
。嚎赡芘c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有關
【查閱資料】酚酞是一種常用酸堿指示劑,遇堿性溶液變紅。
【討論分析】
(1)甲同學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組同學否定了,其理由是         。
(2)經(jīng)過思考,大家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其理由是       。
【實驗設計】
(3)為驗證丙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小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請完成表中內容。
實驗步驟
實驗目的
現(xiàn)象結論
①用煮沸過的蒸餾水配制某氫氧化鈉溶液。
        。
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兒紅色又消失。
丙同學的猜想不正確。
②取少量上述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4)為驗證丁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請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方法
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論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
質量分數(shù)小的溶液中紅色不消失,質量分數(shù)大的溶液中紅色會消失,則證明
       。
方案二:        
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結論同上。
【知識拓展】
⑸若將質量分數(shù)為10%和20%的氫氧化鈉溶液等質量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       。
A.10%         B.15%       C.20%        D.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5分)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雙氧水,通常情況下均為無色液體。在化學實驗開放日,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下面的方法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請?zhí)顚懹嘘P內容: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將等體積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加入A、B兩個試管中。
②分別向A、B兩試管中同時加入等質量(少量)的某物質X,觀察現(xiàn)象。
A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
B試管中有氣泡產生

(1)A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_________。
B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________。
(2)該物質X可能是________。
(3)如何驗證B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寫出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