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C=90°,AB=8,∠ABC=30°,PC⊥面ABC,PC=4,P′是AB上的一動點,則PP′的最小值為
 
考點:點、線、面間的距離計算
專題:空間位置關(guān)系與距離
分析:過點C作CD⊥AB,連接PD,由三垂線定理知,PD⊥AB,點D就是所求的P′點,所以PP′的最小值是PD.
解答: 解:過點C作CD⊥AB,連接PD,
由三垂線定理知,PD⊥AB,
點D就是所求的P′點,所以PP′的最小值是PD,
因為,∠C=90°,AB=8,∠ABC=30°,PC⊥面ABC,PC=4,
所以BC=ABcosB=4
3
,CD=BCsinB=2
3
,
PD2=PC2+CD2=16+12=28,
∴PP′=PD=2
7

故答案為:2
7
點評:本題考查線段最小值的求法,是中檔題,解題時要認(rèn)真審題,注意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ABC的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acosC-
1
2
c=b.
(Ⅰ)求角A的大小
(Ⅱ)若a=1,△ABC的周長用角B表示并求周長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集合A={(x,y)|ax+y=1},B={(x,y)|x+ay=1},C={(x,y)|x2+y2=1}.
(1)當(dāng)a為何值時,(A∩C)∪(B∩C)為含有兩個元素的集合.
(2)當(dāng)a為何值時,(A∪B)∩C為含有三個元素的集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下面表格中的n行n列空格內(nèi),第1行均已填上1,第1列依次填入首項為1,公比為q的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其他各空格均按照“任意一格內(nèi)的數(shù)是它上面一格的數(shù)與它左面一格數(shù)之和”的規(guī)則填寫.
第1列第2列第3列第n列
第1行1111
第2行q
第3行q2
第n行qn-1
(Ⅰ)設(shè)第2行的數(shù)依次為a1,a2,a3,…,an,試用n,q,表示a1+a2+a3+a4+…+an的值;
(Ⅱ)是否存在著q,使得除第1列外,還有不同的兩列數(shù)的前三項各自依次成等比數(shù)列?若存在,請求出q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Ⅲ)設(shè)第3列的數(shù)依次為b1,b2,b3,…,bn,對于任意非零實數(shù)q,求證:b1+b3>2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等腰Rt△ABC斜邊BC上的高AD=1,以AD為折痕將△ABD與△ACD折成互相垂直的兩個平面后,某學(xué)生得出以下結(jié)論:

①BD⊥AC
②∠BAC=60°
③異面直線AB與CD之間的距離為
2
2

④點D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3
3

⑤直線AC與平面ABD所成的角為
π
4

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tan(π-α)=-
1
2
,則cos2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方程lgx=4-x的解在區(qū)間(m,m+1),m∈Z上,則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ABC中,B=30°,C=120°,則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若函數(shù)f(x)=x2+ax(a>0)對區(qū)間(
1
2
,1)內(nèi)的任意兩個相異的實數(shù)x1,x2恒有|f(x1)-f(x2)|>2|x1-x2|,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