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處有一顆美麗的行星,這個行星是一個半徑為r(r>0)的球.人們在行星表面建立了與地球表面同樣的經(jīng)緯度系統(tǒng).已知行星表面上的A點落在北緯60°,東經(jīng)30°;B點落在東經(jīng)30°的赤道上;C點落在北緯60°,東經(jīng)90°.在赤道上有點P滿足PB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等于AB兩點間的球面距離.
(1)求AC兩點間的球面距離;
(2)求P點的經(jīng)度;
(3)求AP兩點間的球面距離.
考點:多面體和旋轉(zhuǎn)體表面上的最短距離問題
專題:空間位置關系與距離
分析:(1)設球心為O,北緯60°圈所對應的圓心為O’,根據(jù)已知求出AC=O’A=O’C=
1
2
r,進而得到sin
1
2
∠AOC=
1
4
,即∠AOC=2arcsin
1
4
,可得兩點間的球面距離;
(2)PB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等于AB兩點間的球面距離,即PB=AB.可知∠POB=∠AOB=60°,又由P點在赤道上,B點落在東經(jīng)30°的赤道上,可得求P點的經(jīng)度;
(3)顯然P點的兩種可能對應的AP間的球面距離相等.不妨P所在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90°,證得AC∥BP,可得A、B、C、P共面.又由AB=CP,可得四邊形ABCP為等腰梯形,求出AP后,可得sin
1
2
∠AOP=
6
4
,進而得到AP兩點間的球面距離.
解答: 解:設球心為O,北緯60°圈所對應的圓心為O’,
(1)那么OO′=rsin60°=
3
2
r.
O′A=O′C=rcos60°=
1
2
r.
又∵∠AO′C=60°.
∴AC=O′A=O′C=
1
2
r.
則sin
1
2
∠AOC=
1
4
,
那么∠AOC=2arcsin
1
4

∴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為2r•arcsin
1
4
,
(2)PB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等于AB兩點間的球面距離,
∴PB=AB.
可知∠POB=∠AOB=60°,
又P點在赤道上,B點落在東經(jīng)30°的赤道上;
∴P點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90°或西經(jīng)30°.
(3)顯然P點的兩種可能對應的AP間的球面距離相等.
不妨P所在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90°.
由條件可知O’A平行OB且等于OB的一半,
延長BA與OO′交于D點,
那么
DA
DB
=
DO′
DO
=
1
2

而O′C平行OP且等于OP的一半,
∴D、P、C共線且
DC
DP
=
DO′
DO
=
1
2

可知AC∥BP,
所以A、B、C、P共面.
又由AB=CP,
∴四邊形ABCP為等腰梯形,
∴AP=
6
2
r,
sin
1
2
∠AOP=
6
4
,
∴∠AOP=2arcsin
6
4
,
∴AP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為2r•arcsin
6
4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球面距離,求球面距離關鍵是求球心角的度數(shù),而求球心角關鍵在求弦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sinωx+
3
cosωx(ω>0)的周期為π.
(1)求函數(shù)f(x)的振幅,初相;
(2)用五點法作出在長度為一個周期的閉區(qū)間上的圖象;
(3)說明函數(shù)f(x)的圖象可由y=sinx的圖象經(jīng)過怎樣的變換而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x為實數(shù),復數(shù)z=(x2+x-2)+(x2+3x+2)i.
(Ⅰ)當x為何值時,復數(shù)z為純虛數(shù)?
(Ⅱ)當x=0時,復數(shù)z在復平面內(nèi)對應的點Z落在直線y=-mx+n上,其中mn>0,求
1
m
+
1
n
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值時的m、n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在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l的參數(shù)方程為
x=t+1
y=2t
,(t為參數(shù)),以坐標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的極坐標方程為ρ2-4ρsinθ+3=0.
(1)求直線l的普通方程和曲線C的直角坐標方程;
(2)設點P是曲線C上的動點,求它到直線l的距離d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橢圓
x2
a2
+
y2
b2
=1(a>b>0)的右焦點為F(1,0),離心率e=
2
2
,A,B是橢圓上的兩動點,動點P滿足
OP
=
OA
OB
,(其中實數(shù)λ為常數(shù)).
(1)求橢圓標準方程;
(2)當λ=1,且直線AB過F點且垂直于x軸時,求過A,B,P三點的外接圓方程;
(3)若直線OA與OB的斜率乘積kOA•kOB=-
1
2
,問是否存在常數(shù)λ,使得動點P滿足PG+PQ=4,其中G(-
2
,0),Q(
2
,0),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點O為極點,OR為圓ρ=acosα的弦,在直線OR上取一點P和點Q,使得RP=RQ=a,當點R在圓上移動時,試求點P和點Q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
1
3
ax3-
1
2
(a+1)x2+bx(a,b∈R,a≠1,a>0)
在x=1時取得極值.
(1)求b的值;
(2)求f(x)的單調(diào)減區(qū)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a=
x2-xy+y2
,b=p
xy
,c=x+y,若對任意的正實數(shù)x,y,都存在以a,b,c為三邊長的三角形,則實數(shù)p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2sin(2x-
π
3

(1)求函數(shù)的對稱中心的坐標,對稱軸方程;
(2)當x∈[0,π]時,求函數(shù)f(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