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是∠A=60°、邊長為a的菱形,又PD⊥底ABCD,且PD=CD,點M、N分別是棱AD、PC的中點.
(1)證明:MB⊥平面PAD;
(2)求點A到平面PMB的距離.
考點:點、線、面間的距離計算
專題:空間位置關(guān)系與距離
分析:(1)由已知條件推導出PD⊥MB,MB⊥AD.由此能證明MB⊥平面PAD.
(2)過點D作DH⊥PM于H,由已知條件推導出DH是點D到平面PMB的距離.由此能求出點A到平面PMB的距離.
解答: (1)證明:∵PD⊥平面ABCD,MB?平面ABCD,
∴PD⊥MB,
又∵底面ABCD是∠A=60°、邊長為a的菱形,且M為AD中點,
∴MB⊥AD.又AD∩PD=D,∴MB⊥平面PAD.
(2)解:∵M是AD中點,∴點A與D到平面PMB等距離.
過點D作DH⊥PM于H,
∵平面PMB⊥平面PAD,∴DH⊥平面PMB.
∴DH是點D到平面PMB的距離.
DH=
a
2
×a
5
2
a
=
5
5
a

∴點A到平面PMB的距離為
5
5
a
點評:本題考查直線與平面垂直的證明,考查點到平面的距離的求法,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注意等價轉(zhuǎn)化思想的合理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橢圓E:
x2
a2
+
y2
b2
=1(a>b>0)的離心率為
3
2
,且過點(
3
1
2
).
(Ⅰ)求橢圓E的方程;
(Ⅱ)設(shè)直線l:y=kx+t 與圓C:x2+y2=R2(1<R<2)相切于點A,且l與橢圓E只有一個公共點B.
①求證:k2=
R2-1
4-R2

②當R為何值時,丨AB丨取得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用部分自然數(shù)構(gòu)造如圖的數(shù)表:用aij(i≥j)表示第i行第j個數(shù)(i,j∈N+),使得ai1=aij=i.每行中的其他各數(shù)分別等于其“肩膀”上的兩個數(shù)之和.設(shè)第n(n∈N+)行中的各數(shù)之和為bn
(1)寫出b1,b2,b3,b4,并寫出bn+1與bn的遞推關(guān)系(不要求證明);
(2)令cn=bn+2,證明{cn}是等比數(shù)列,并求出{bn}的通項公式;
(3)數(shù)列{bn}中是否存在不同的三項bp,bq,br(p,q,r∈N+)恰好成等差數(shù)列?若存在,求出p,q,r的關(guān)系;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sin2ωx+
3
sinωxsin(ωx+
π
2
)+2cos2ωx,x∈R(ω>0),在y軸右側(cè)的第一個最高點的橫坐標為
π
6
.若將函數(shù)f(x)的圖象向右平移
π
6
個單位后,再將得到的圖象上各點橫坐標伸長到原來的2倍,縱坐標不變,得到函數(shù)y=g(x)的圖象.
(1)求函數(shù)g(x)的最大值及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
(2)(文)在△ABC中,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a=
3
,b+c=3且f(A)=2,求角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三棱錐S-ABC中,∠SAB=∠SAC=∠ACB=90°,AC=1,BC=
3
,SB=2
2

(1)證明:BC⊥SC
(2)求點A到平面SCB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shè)橢圓C1
x2
5
+y2=1的右焦點為F,P為橢圓上的一個動點.
(Ⅰ)求線段PF的中點M的軌跡C2的方程;
(Ⅱ)過點F的直線l與橢圓C1相交于點A、D,與曲線C2順次相交于點B、C,當|AB|=|FC|-|FB|時,求直線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數(shù)列{an}滿足,a1=1,a2=2,an+2=
an+an+1
2
,n∈N*.令bn=an+1-an,則
bn+1
b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中陰影部分區(qū)域的面積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shè)△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a=2,b=4,cosC=
3
4
,則sin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