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工誘變可以控制基因突變的方向 | |
B. | 紅綠色盲是由基因突變產生的遺傳病 | |
C. | 基因突變可產生新基因 | |
D. | 基因突變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
分析 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突變最易發(fā)生于DNA分子復制過程中,即細胞有絲分裂間期(導致體細胞發(fā)生突變)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導致生殖細胞發(fā)生突變).
基因突變的特征:(1)基因突變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變異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4)多數(shù)是有害的,但不是絕對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生物變異的性狀是否適應環(huán)境.
解答 解:A、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和不定向性,人工誘變能提高變異的頻率,但不能控制基因突變的方向,A錯誤;
B、紅綠色盲是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產生的遺傳病,B正確;
C、基因突變是分子結構發(fā)生改變,所以可產生新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C正確;
D、自然突變具有普遍性,在生物界普遍存在,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發(fā)生的時期、原因、特征及意義等知識,能結合所需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在間期復制的結果是染色體和DNA的數(shù)量都加倍 | |
B. |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有著絲點的分裂 | |
C. | 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都有可能發(fā)生同源染色體間的易位 | |
D. | 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需要配制添加一定濃度銨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以篩選硝化細菌 | |
B. | 應對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進行滅菌,全部接種過程均需在火焰旁進行 | |
C. | 可以采用平板劃線法進行接種,還需與未接種的空白培養(yǎng)基同時培養(yǎng) | |
D. | 應將培養(yǎng)基置于30℃恒溫下培養(yǎng)12 h后,統(tǒng)計培養(yǎng)基中全部菌落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水乙醇、碳酸鈣、二氧化硅、層析液 | |
B. | 碳酸鈣、無水乙醇、二氧化硅、層析液 | |
C. | 二氧化硅、無水乙醇、碳酸鈣、層析液 | |
D. | 碳酸鈣、二氧化硅、層析液、無水乙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三上第一次質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是一個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fā)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英國科學家胡克觀察到植物細胞的細胞壁
B.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為什么要產生新細胞”
C.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萬奠定了細胞學說的基礎
D.德國科學家菲爾肖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活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三上第一次質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下列實驗的說法正確的( )
①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 ②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③探究DNA的復制過程 ④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A.①②均使用光學顯微鏡 B.①④均使用無水乙醇
C.②③均使用同位素標記法 D.③④均使用離心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藥用價值 | B. | 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 ||
C. | 作為基因庫 | D. | 提供工業(yè)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