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α1抗胰蛋白缺乏癥是一種在北美較為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患者成年后會出現(xiàn)肺氣腫及其他疾病,嚴重者甚至死亡.對于該致病患者?刹捎米⑸淙毽1抗胰蛋白酶來緩解癥狀.
(1)圖1表示獲取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兩種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a過程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該酶的作用特點是_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切開.
②c過程稱為逆(或反)轉錄,該過程需要的原料是4種脫氧核苷酸_.
③要確定獲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的目的基因,可以從分子水平上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檢測該基因的堿基序列.
(2)利用轉基因技術將控制該酶合成的基因?qū)胙虻氖芫眩罱K培育出能在乳腺細胞表達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轉基因羊,從而更易獲得這種酶,簡要過程如圖2.
①獲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PCR技術在體外將其大量擴增.
②載體上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的作用是便于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基因表達載體d,除圖中的標示部分外,還必須含有啟動子、終止子.
③若要使轉基因羊的后代均保持其特有的性狀,理論上應選用體細胞克隆或者核移植技術進行繁殖.

分析 1、分析圖示,a表示切割目的基因,b表示逆轉錄,c表示翻譯,d表示基因表達載體.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獲。虎诨虮磉_載體的構建;③將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④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3、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DNA連接酶和運載體.
4、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標記基因的作用是為了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

解答 解:(1)目的基因的獲取包括直接分離法和人工合成法,人工合成法又包括反轉錄法和化學合成法.方法1采用直接分離法獲得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將目的基因剪切下來,該酶的作用是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中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方法2采用反轉錄法獲取目的基因,b過程為DNA的轉錄,從細胞中獲得mRNA,在體外通過逆轉錄以4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來合成目的基因.要檢測獲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要的基因,分子水平上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
(2)PCR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擴增目的基因.標記基因的作用是為了鑒別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基因表達載體必須含有啟動子、終止子、目的基因和標記基因.要使后代保持與親本相同的性狀,理論上應選用動物體細胞克隆或者核移植技術進行繁殖.
故答案為:
(1)①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     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    
②逆(或反)轉錄    4種脫氧核苷酸    
③DNA分子雜交
(2)①PCR    
②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啟動子、終止子      
③體細胞克隆或者核移植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及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如下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概念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①表示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B、②表示基因突變

C、③表示自然選擇學說

D、④表示基因、物種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三個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將一份剛采摘的新鮮藍莓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h后,貯藏在溫度為1℃的冷庫內(nèi).另一份則始終在1℃的冷庫內(nèi)貯藏.從處理后算起每10天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nèi)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右圖所示曲線.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10天后,CO2處理組和對照組的藍莓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B.第20天對照組藍莓產(chǎn)生的乙醇量高于CO2處理組
C.貯藏藍莓前用CO2短時處理,能抑制其在貯藏時的無氧呼吸
D.第40天對照組藍莓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細胞膜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它的脂質(zhì)成分越復雜
B.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它糖脂越多
C.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細胞膜的成分并沒有改變
D.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zhì)中,磷脂最為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為有關細胞增殖的概念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過程中無紡錘絲和染色體的出現(xiàn),人的紅細胞以此種方式增殖
B.②過程是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C.進行②過程時,染色體和核DNA在各個時期的數(shù)量變化規(guī)律完全相同
D.③過程約占細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2007年11月20日,美、日兩國在《科學》和《細胞》兩份頂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研究成果:將人體皮膚細胞改造成可以分化為多種細胞的“萬能細胞”.下圖是“萬能細胞”的誕生過程,圖中OCT4、SOX2、NANOG和LIN28是在胚胎干細胞中能高度表達并決定其“全能性”的四個基因,將改造后的萬能細胞植入小鼠身體上,植入的細胞長成了“腫瘤”,“腫瘤”中出現(xiàn)了神經(jīng)、骨骼、肌肉等多種類型的細胞.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胚胎干細胞又稱ES細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如果胚胎發(fā)育到了囊胚期,這時的內(nèi)細胞團細胞就是ES細胞.
(2)胚胎干細胞在在功能上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
(3)圖中逆轉錄病毒的作用是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過程③利用了逆轉錄病毒的感染(宿主細胞)特性.
(4)萬能干細胞經(jīng)體外誘導分化,可以培育出人造組織器官,這樣培育的特殊細胞或器官移回病人體內(nèi)與異體器官移植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是不會產(chǎn)生免疫排斥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假設a、B為玉米的優(yōu)良基因,現(xiàn)有AABB、aabb兩個品種,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實驗小組用不同方法進行了實驗(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程育種方法運用的原理只有基因突變
B.過程②③④育種方法運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C.過程②⑥⑦應用的方法是單倍體育種
D.過程⑤通常使用秋水仙素,目的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下面是某研究小組以番茄為材料所做的相關實驗及其結果,請回答相關問題.

(1)由甲圖可推知,與M點相比,N點限制單株光合強度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寫出兩種),甲實驗結果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栽培農(nóng)作物時要注意合理密植.
(2)測得該植物一晝夜的O2凈釋放量為300mg,圖乙中陰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釋放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mg.假設該植物在24小時內(nèi)呼吸速率不變,則該植物一天通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總量是540mg.若適當增加植物生長環(huán)境中CO2的濃度,圖乙中的B點將向右(填“左”或“右”)移動.
(3)將對稱葉片上側遮光下側曝光(如圖丙),并采用適當?shù)姆椒ㄗ柚箖刹糠种g的物質(zhì)和能量的轉移.在適宜光照下照射12小時后,從兩側截取同等面積的葉片,烘干稱重,分別記為a和b(單位:g),則有機物變化量(b-a)所代表的是12小時內(nèi)下側截取葉片的總光合量(填“總光合量”、“凈光合量”或“呼吸量”).
(4)1864年,德國科學家用圖丙所示實驗方法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有淀粉,此實驗中B(填“A”或“B”)組為實驗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艾滋病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B.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C.HIV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特別是攻擊B細胞,導致患者喪失一切免疫機能
D.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球菌、肺囊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