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某醫(yī)用膠粘劑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結構簡式為:.其合成方法之一的路線如下:

(1)寫出A與金屬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H2=CHCOOH+2Na→CH2=2CHCOONa+H2↑.
(2)下列物質能與B發(fā)生反應的有bcd(填序號).
a.金屬鈉    b.NaOH溶液    c.HBr         d.酸性KMnO4溶液
(3)C的分子式是C7H12O2Cl2
(4)由E→F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
(5)寫出膠粘劑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發(fā)生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 (1)根據A的結構簡可知,A與鈉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
(2)B中含有碳碳雙鍵和酯基,酯基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碳碳雙鍵與溴化氫加成反應、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
(3)B與氯氣加成得到C,C中端碳上的氯原子與CH3ONa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D,C的結構簡式為ClCH2CHClCOO(CH23CH3;
(4)從E、F兩種物質結構,判斷E中相鄰碳原子失去甲氧基和氫原子生成碳碳雙鍵,故反應為消去反應;
(5)該物質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聚物

解答 解:(1)A與金屬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2=CHCOOH+2Na→CH2=2CHCOONa+H2↑,
故答案為:2CH2=CHCOOH+2Na→CH2=2CHCOONa+H2↑;
(2)B中含有碳碳雙鍵和酯基,酯基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碳碳雙鍵與溴化氫加成反應、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不能與鈉反應,故選:bcd;
(3)B與氯氣加成得到C,C中端碳上的氯原子與CH3ONa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D,C的結構簡式為ClCH2CHClCOO(CH23CH3,分子式為:C7H12O2Cl2,
故答案為:C7H12O2Cl2;
(4)從E、F兩種物質結構,可知E中相鄰碳原子失去甲氧基和氫原子,生成碳碳雙鍵,故反應為消去反應,
故答案為:消去反應;
(5)該物質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聚反應,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是對有機化學的綜合考查,注意根據有機物的結構進行分析解答,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官能團的性質與轉化,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鐵紅中含有少量氧化亞鐵.測定其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設計流程如下.

根據上面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加鹽酸后溶液中鐵元素的存在形態(tài)為Fe2+、Fe3+(寫離子符號),若要檢驗其中的低價陽離子,某學生選擇了酸性高錳酸鉀,請你幫助該同學完成下列反應:
1MnO4+5  Fe2++8H+=1  Mn2++5 Fe3++4H2O
(2)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膠頭滴管外還必須有玻璃棒、250mL容量瓶(填儀器名稱).
(3)請寫出加入溴水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 2++Br2=2Fe 3++2Br-
(4)紅棕色固體為氧化鐵(填名稱)
(5)若蒸發(fā)皿的質量是a1g,蒸發(fā)皿與灼燒后固體的總質量是a2g,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是7a2a1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使用青霉素時,有些人可以不進行皮膚敏感試驗
B.長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預防疾病,沒有副作用
C.對于標記“OTC”的藥物,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D.“是藥三分毒”,必須按醫(yī)囑或藥物說明書使用藥物,防范藥物不良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已知反應:Cl-+ClO-+2H+=Cl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l-、ClO-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在無色堿性溶液中:ClO、Cl-、Fe2+、Na+能大量共存
C.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D.符合該離子方程式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是:HClO+HCl=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1)一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法分離NaCl和CaCl2兩種固體混合物

填空和回答下列問題
①B物質是CaCO3(寫化學式)
②按此實驗方案分離得到的NaCl,經分析含有雜質,是因為上述方案中某一步設計有錯誤,這一步的正確設計方案應是先加入適量鹽酸至不產生氣體后再蒸發(fā)結晶.
③蒸發(fā)結晶用到的主要儀器有鐵架臺,酒精燈,蒸發(fā)皿,玻璃棒.
④若要測定該樣品中NaCl和CaCl2的質量比,可稱量干燥的B物質和另一物質的質量,這種物質是混合物A.
(2)實驗室配制250mL 1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步驟如下:
a.計算需要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
b.稱量氫氧化鈉固體.
c.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某容器中,并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也注入該容器中.
d.用適量的蒸餾水溶解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冷卻至室溫.
e.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f.繼續(xù)向某容器中加蒸餾水至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回答下列問題:
①需稱量10g的氫氧化鈉.
②上述步驟的正確操作順序是abdcfe(填序號).
③上述實驗,除用到托盤天平、燒杯、膠頭滴管、藥匙、玻璃棒外,還需要一種重要的儀器是250mL容量瓶.
④若定容時俯視刻度,則會使所配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不正確的是(  )
A.Na2O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B.小蘇打做發(fā)酵粉
C.鎂合金用于制造汽車、飛機、火箭D.漂白粉做消毒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關于下列物質的使用不合理的是(  )
A.單質硅可用于制造光纖制品B.碳酸氫鈉常用于焙制糕點
C.氧化鋁可用于制造耐火坩堝D.氫氧化鋁常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已知反應:①101kPa時,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碳的燃燒熱△H<-110.5 kJ/mol
B.①的反應熱為221 kJ/mol
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H=-2×57.3 kJ/mol
D.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放出57.3 k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由實驗數據或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實驗操作 實驗數據或現象 結論
 A用PH計分別測定SO2和CO2飽和溶液的PH 前者PH小 H2SO3酸性強于H2CO3
 B向Ag Cl懸濁液中加入NaI溶液產生黃色沉淀 Ksp(AgI)>Ksp(AgCl) 
 C 向滴用酚酞的氨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H4固體 溶液紅色變淺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 
 D等體積、等PH的HA和HB兩種酸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反應  相同時間內,HA酸產生的氫氣多HA是強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