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O能否與Na2O2反應?如果能反應,產(chǎn)物是什么?某興趣小組對此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①NO不與堿反應;②亞硝酸鹽除淺黃色的AgNO2難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
③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NaNO2熱穩(wěn)定性很高.
【實驗探究Ⅰ】興趣小組的同學經(jīng)討論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
(1)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E中的水蒸氣進入C管.
(2)從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之前,先加入少量稀硫酸讓A中鋅粉完全溶解,其目的是產(chǎn)生H2來排出裝置中的空氣.
(3)若無B裝置,后果是A中揮發(fā)出的水蒸氣和硝酸蒸汽會進入C管與Na2O2反應,干擾實驗.
(4)實驗觀察到C中固體顏色變白,E中氣體先變紅棕色,最終又變無色.E中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NO+3O2+2H2O═4HNO3
【實驗探究Ⅱ】該興趣小組進一步探究C中生成的白色固體的成分.
(5)提出假設:假設1.白色固體只有NaNO2;假設2.白色固體只有NaNO3;假設3.白色固體是兩種物質(zhì)的混合物.
(6)實驗驗證:①要證明假設2是否成立,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是取C管中的固體少量于試管中溶于水,加入AgNO3溶液,若沒有淺黃色沉淀,則假設2成立;若有沉淀則假設2不成立.
②為證明是假設1還是假設3成立,稱取C中生成的白色固體a g置于坩堝中(坩堝質(zhì)量為c g),用酒精燈加熱至質(zhì)量不再改變,冷卻后稱得坩堝和剩余固體總質(zhì)量為b g,假設3成立時b-c的數(shù)字范圍是$\frac{69}{85}$a<b-c<a.(用含a的不等式表示)

分析 裝置A中銅片和少量鋅粉中從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之前,先加入少量稀硫酸讓A中鋅粉完全溶解生成氫氣,利用產(chǎn)生H2來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再加入稀硝酸和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氣體,通過堿石灰吸收水蒸氣和硝酸蒸氣,得到干燥純凈的一氧化氮和過氧化鈉是否發(fā)生反應,裝置D是避免E中水蒸氣進入C干擾驗證結果,剩余氣體通入裝置E和氧氣在水溶液中反應生成硝酸.
(1)儀器a是錐形瓶,D裝置是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C;
(2)稀硫酸和鋅反應生成氫氣,用來排除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干擾實驗;
(3)若無B裝置A中揮發(fā)出的水蒸氣和硝酸蒸汽會進入C管與Na2O2反應;
(4)E中氣體先變紅棕色是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最終又變無色是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按照一定比例一氧化氮和氧氣在水溶液中生成硝酸;
(5)一氧化氮和過氧化鈉可能發(fā)生反應生成硝酸鈉或亞硝酸鈉,或二者的混合物;
(6)①亞硝酸鹽除淺黃色的AgNO2難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硝酸銀易溶于水;
②若a g全部是硝酸鈉,則b-c=a,若全部為NaNO3,依據(jù)分解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假設3成立時b-c的數(shù)字范圍介于二者之間.

解答 解:(1)根據(jù)儀器的特征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E中的水蒸氣進入C管,
故答案為:錐形瓶,防止E中的水蒸氣進入C管;
(2)稀硫酸和鋅反應生成氫氣,用來排除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干擾實驗,
故答案為:產(chǎn)生H2來排出裝置中的空氣;
(3)若無B裝置,后果是A中揮發(fā)出的水蒸氣和硝酸蒸汽會進入C管與Na2O2反應,干擾實驗,
故答案為:A中揮發(fā)出的水蒸氣和硝酸蒸汽會進入C管與Na2O2反應,干擾實驗;
(4)E中氣體先變紅棕色是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最終又變無色是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按照一定比例一氧化氮和氧氣在水溶液中生成硝酸,E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O+3O2+2H2O═4HNO3,
故答案為:4NO+3O2+2H2O═4HNO3;
(5)提出假設:假設1.白色固體只有NaNO2;假設2.白色固體只有NaNO3,假設3.白色固體是兩種物質(zhì)的混合物,
故答案為:NaNO3;
(6)①亞硝酸鹽除淺黃色的AgNO2難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要證明假設2是否成立,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是取C管中的固體少量于試管中溶于水,加入AgNO3溶液,若沒有淺黃色沉淀,則假設2成立;若有沉淀則假設2不成立,
故答案為:取C管中的固體少量于試管中溶于水,加入AgNO3溶液,若沒有淺黃色沉淀,則假設2成立;若有沉淀則假設2不成立;
②為證明是假設1還是假設3成立,稱取C中生成的白色固體a g置于坩堝中(坩堝質(zhì)量為c g),用酒精燈加熱至質(zhì)量不再改變,冷卻后稱得坩堝和剩余固體總質(zhì)量為b g,若a g全部是硝酸鈉,則b-c=a,若全部為NaNO3,依據(jù)分解的化學方程式計算,
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
2×85      2×69
ag       (b-c)g
b-c=$\frac{69}{85}$a      假設3成立時b-c的數(shù)字范圍是$\frac{69}{85}$a<b-c<a,
故答案為:$\frac{69}{85}$a<b-c<a.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性質(zhì)實驗驗證、實驗基本操作、物質(zhì)成分分析判斷、物質(zhì)檢驗等知識點,注意假設的計算判斷方法,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關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
B.原子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強,熔點越高
C.氯化鈉晶體熔化時離子鍵發(fā)生斷裂
D.金屬晶體熔化時金屬鍵未發(fā)生斷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寫出以2-丁烯為原料制備2,3-丁二醇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待測H2SO4溶液:
(1)盛放待測硫酸的錐形瓶下方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便于觀察溶液顏色變化,準確判斷滴定終點.
(2)用酚酞作指示劑,滴定到達終點時,溶液顏色變化是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淺紅且保持30秒內(nèi)不褪色.
(3)有下列操作:
①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經(jīng)標準液潤洗就注入標準NaOH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測液前,尖嘴部位有氣泡,取用過程中氣泡消失
③滴定前,讀堿式滴定管內(nèi)堿液體積時仰視液面,滴定后讀堿液體積時,俯視液面
④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
哪些操作會使硫酸濃度的測定值偏低?②③(填寫編號,下同).
哪些操作會使硫酸濃度的測定值偏高?①.
(4)室溫下,若滴定到終點時不慎多滴了一滴NaOH溶液(假定20滴為1mL),此時溶液體積為50mL,則此時溶液的pH為10.
(5)若實驗取待測液體積為20.00mL,堿式滴定管初讀數(shù)為0.00mL,達到終點時讀數(shù)如圖所示,則待測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05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按要求填空
(1)下列各組中的兩種有機物,請判斷它們之間的關系:(請在下列空白處填寫:“相同物質(zhì)”或“同系物”或“同分異構體”等)
①2-甲基丙烷和丁烷同分異構體.②1-已烯和環(huán)已烷同分異構體.
(2)某烴結構式如下:,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
12個,共線的碳原子最多有6個.
(3)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的結構簡式為;
(4) 系統(tǒng)法命名的名稱為2,3-二甲基-1-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一定溫度下,在容積為V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N(g)?bM(g),M、N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frac{a}$=2
(2)t 1到t 2時刻,以M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frac{1}{(t1-t2)×v}$mol/(L•min)
(3)在a、b、c點中,表示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的點有:ab.
(4)下列敘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 (填符號)
A.反應中M與N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B.混合氣體的總質(zhì)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D.單位時間內(nèi)每消耗a mol N,同時生成b mol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電子的影響,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與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Ⅰ.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總趨勢是逐漸增大的.
鎵(31Ga)的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1Ga的第一電離能卻明顯低于30Zn,原因是30Zn的4S能級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較穩(wěn)定;
Ⅱ.第四周期過渡元素的明顯特征是形成多種多樣的配合物.
(1)CO和NH3可以和很多過渡金屬形成配合物.CO與N2互為等電子體,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孤電子對,C、O原子都符合8電子穩(wěn)定結構,則CO的結構式可表示為.NH3分子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NH3分子的空間立體構型是三角錐型.
(2)向盛有硫酸銅水溶液的試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藍色沉淀,繼續(xù)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藍色透明溶液,向該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藍色晶體.藍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Cu(OH)2+4NH3H2O=[Cu(NH34]2++4H2O+2OH-,生成的[Cu(NH34]SO4在極性較小的乙醇中溶解度較小而析出
(用相關的離子方程式和簡單的文字說明加以解釋)
(3)如圖甲所示為二維平面晶體示意圖,所表示的化學式為AX3的是b.

(4)圖乙為一個金屬銅的晶胞,此晶胞立方體的邊長為acm,Cu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64,金屬銅的密度為ρ g/cm3,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可表示為$\frac{256}{ρ•a3}$ mol-1(用含a、ρ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苯乙烯是現(xiàn)代石油化工產(chǎn)品中最重要的單位之一.在工業(yè)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和CO2催化脫氫制得.總反應原理如下:+CO2(g)?+CO(g)+H2O(g)△H
回答下列問題:
(1)乙苯在CO2氣氛中的反應可分兩步進行:
?+H2(g)△H1=+117.6kJ/mol
H2(g)+CO2(g)?CO(g)+H2O(g)△H2=+41.2kJ/mol
由乙苯制取苯乙烯反應的△H=+158.8KJ/mol.
(2)在溫度為T1時,該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K=0.5mol/L.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乙苯(g)與CO2,反應到某時刻測得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1.0mol.
①該時刻化學反應是(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
②下列敘述能說明乙苯與CO2在該條件下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字母);
a、v(CO2)=v(CO)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保持不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CO2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
(3)在溫度為T2時的恒容器中,乙苯、CO2的起始濃度分別為4.0mol/L和6.0mol/L,設反應平衡后總壓強為P、起始壓強為P0,則反應達到平衡時苯乙烯的濃度為$\frac{10(P-{P}_{0})}{{P}_{0}}$(均用含P0、P的表達式表示,下同),乙苯的轉(zhuǎn)化率為$\frac{5(P-{P}_{0})}{2{P}_{0}}$×100%.
(4)某同學欲將苯乙烯設計成燃料電池,裝置示意如圖(A、B為多孔性碳棒).

①B(填A或B)處電極入口通入氧氣,其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②當電池中消耗10.4g苯乙烯時,假設化學能全部轉(zhuǎn)化為電能,則導線中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
CH3CH2OH$→_{170℃}^{H_{2}SO_{4}(濃)}$CH2=CH2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應有:乙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脫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圖所示:

有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    乙醚
    狀態(tài)  無色液體   無色液體  無色液體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點/℃    78.5    132    34.6
  熔點/℃-130    9-116
回答下列問題:
(1)在此制各實驗中,要盡可能迅速地把反應溫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d;(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引發(fā)反應    b.加快反應速度     c.防止乙醇揮發(fā)   d.減少副產(chǎn)物乙醚生成
(2)在裝置C中應加入c,其目的是吸收A中反應可能生成的酸性氣體:(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水    b.濃硫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判斷該制備反應已經(jīng)結束的最簡單方法是溴的顏色完全褪去;
(4)將1,2-二溴乙烷粗產(chǎn)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chǎn)物應在下層(填“上”、“下”);
(5)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最好用b洗滌除去;(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碘化鈉溶液    d.乙醇
(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副產(chǎn)物乙醚.可用蒸餾的方法除去;
(7)反應過程中應用冷水冷卻裝置D,其主要目的是乙烯與溴反應時放熱,冷卻可避免溴的大量揮發(fā);但又不能過度冷卻(如用冰水),其原因是1,2-二溴乙烷的凝固點較低(9℃),過度冷卻會使其凝固而使氣路堵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