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鈉鹽和鉀鹽易溶于水,而其鈣鹽難溶于水.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按照如圖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檢驗草酸晶體的分解產(chǎn)物.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知草酸晶體分解的產(chǎn)物中有CO2.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氣和草酸),防止草酸進入裝置C反應生成沉淀而干擾CO2的檢驗.
(2)乙組同學認為草酸晶體分解產(chǎn)物中還有CO,為進行驗證,選用甲組實驗中的裝置A、B和圖2所示的部分裝置(可以重復選用)進行實驗.
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F、D、G、H、D、I,裝置H反應管中盛有的物質是CuO.
②能證明草酸晶體分解產(chǎn)物中有CO的現(xiàn)象是H中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設計實驗證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試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就說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

分析 (1)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熱分解,分解時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而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草酸的鈉鹽和鉀鹽易溶于水,而其鈣鹽難溶于水,B裝置溫度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擾實驗;
(2)①要檢驗生成CO,在甲組實驗后,用濃氫氧化鈉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用堿石灰干燥CO,利用CO的還原性將CO氧化,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H裝置中盛放的物質應該具有氧化性,且和CO反應有明顯現(xiàn)象發(fā)生;
②CO具有還原性,其氧化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要證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可以利用強酸制取弱酸.

解答 解:(1)草酸晶體(H2C2O4•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華,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熱分解,分解時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碳酸鈣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草酸的鈉鹽和鉀鹽易溶于水,而其鈣鹽難溶于水,草酸易揮發(fā),導致生成的氣體中含有草酸,草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草酸鈣而干擾二氧化碳的檢驗,B裝置溫度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擾二氧化碳的檢驗,
故答案為: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冷凝(水蒸氣和草酸),防止草酸進入裝置C反應生成沉淀而干擾CO2的檢驗;
(2)①要檢驗生成CO,在甲組實驗后,用濃氫氧化鈉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用堿石灰干燥CO,利用CO和CuO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CO2,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避免環(huán)境污染,所以其連接順序是A、B、F、D、G、H、D、I;
H裝置中盛放的物質應該具有氧化性,且和CO反應有明顯現(xiàn)象發(fā)生,CuO能被CO還原且反應過程中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現(xiàn)象明顯,所以H中盛放的物質是CuO,
故答案為:F、D、G、H、D;CuO;
②CO具有還原性,其氧化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且CO將黑色的CuO還原為紅色的Cu,只要H中黑色固體轉化為紅色且其后的D裝置溶液變渾濁就說明含有CO,
故答案為:H中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要證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可以利用強酸制取弱酸,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試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就說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
故答案為:向盛有少量 NaHCO3的試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就說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實驗方案設計,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知識綜合應用、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及實驗方案設計能力,綜合性較強,難點是排列實驗先后順序,根據(jù)實驗目的及物質的性質進行排列順序,注意要排除其它因素干擾,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3.已知乙烯能發(fā)生以下轉化:

(1)乙烯的電子式為:,空間構型為平面形.
(2)寫出B、D化合物中官能團:
B中含官能團羥基;
D中含官能團羧基;
(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H2=CH2+H2O$\stackrel{一定條件}{→}$CH3CH2OH,反應類型:加成反應
②:2CH3CH2OH+O2$\stackrel{Cu△}{→}$2CH3CHO+2H2O,反應類型:氧化反應
③:CH3COOH+CH3CH2OH$?_{△}^{濃硫酸}$CH3COOCH2CH3+H2O,反應類型: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將2gNaOH溶于90g水中,恰好使Na+離子與水分子數(shù)之比為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醇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的是( 。
A.CH3OHB.CH3CH2CH2OHC.CH3CH(OH)CH3D.(CH32CH(CH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科學家對物質性質的推斷一般要基于一些實驗事實.下列能說明苯與一般的烯烴性質不同的實驗事實是(  )
A.苯分子是高度對稱的平面形分子
B.苯與溴水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
C.苯不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
D.1 mol C6H6在一條件下可與3 mol Cl2發(fā)生加成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鉀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lO3-+HSO3-→SO42-+Cl-+H+(未配平).已知該反應的速率隨c(H+)的增大而加快.如圖為用ClO3-在單位時間內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該反應v-t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時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應物濃度減小
C.縱坐標為v(H+)的v-t曲線與圖中曲線完全重合
D.圖中陰影部分“面積”可以表示t1-t2時間為c(Cl-)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碘.為了從海帶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

(1)步驟①的實驗操作名稱是過濾;
(2)現(xiàn)有燒杯、玻璃棒、集氣瓶、酒精燈、導管、圓底燒瓶、石棉網(wǎng)以及必要的夾持儀器、物品.完成該實驗尚缺少的玻璃儀器是漏斗和分液漏斗;
(3)步驟③中能選用CCl4從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雙選)A、E;
A.CCl4與水不互溶          B.CCl4可與I2發(fā)生取代反應     C.CCl4的密度比水大      D.CCl4不易燃燒,可作滅火劑         E.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多
(4)步驟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I-=2Cl-+I2
(5)請設計一種簡單的實驗方法,檢驗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還含有單質碘:取少量待測液注入試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變藍色,說明水溶液中存在I2,否則水溶液中無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為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試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熱5~6min,試管乙不加熱.待試管甲中的溶液冷卻后再進行后續(xù)實驗.

實驗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加熱,沒有磚紅色沉淀出現(xiàn).
實驗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幾滴碘水,溶液變?yōu)樗{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實驗時,溶液不變藍色.
實驗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調節(jié)至堿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1)寫出淀粉水解的化學方程式:(C6H10O5n(淀粉)+nH2O$\stackrel{H+}{→}$nC6H12O6(葡萄糖).
(2)設計甲和乙是為了探究溫度對淀粉水解的影響,設計甲和丙是為了探究催化劑對淀粉水解的影響.
(3)實驗1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加入堿中和作為催化劑的稀硫酸.
(4)實驗3中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碘反應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3.已知:乙醛在一定條件下可被氧氣氧化為乙酸.A是石油裂解主要產(chǎn)物之一,其產(chǎn)量常用于衡量一個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如圖是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1)B的結構簡式為CH3CH2OH,D的官能團為羧基.
(2)B→C的反應條件為Cu/Ag,加熱,B+D→E的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
(3)寫出B+D→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濃H_{2}SO_{4}}$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