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在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某同學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物體的重力勢能可能與物體所在的高度有關.
為此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兩端開口、長約1米、粗細均勻的圓柱形玻璃管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將粗細適宜的圓柱形泡沫塑料塊置于玻璃管內O點處(塑料塊與玻璃管內壁有適量的摩擦).其他器材還有:刻度尺、一組系有細線的質量不等的鉤碼、用于調整泡沫塑料塊回到O點位置的木棒.
請你幫助他回答下列問題:
(1)探究“猜想一”時,使用不同質量的鉤碼從相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內由靜止下落,去沖擊O點的泡沫塑料塊,然后用刻度尺分別測量泡沫塑料塊下移的距離,從而比較出重力勢能的大小.根據實驗操作,請你合理地表達出猜想一: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質量有關.
(2)為了探究“猜想二”,他設計以下實驗數據記錄表.請你幫他完成表格中帶“鉤碼下落的高度(cm)”的內容.
實驗次數鉤碼的質量(克)鉤碼下落的高度
(cm)
泡沫塑料塊下移的距離(厘米)
1
2
3
(3)實際操作時,他發(fā)現有幾次泡沫塑料塊并未發(fā)生移動,其原因可能是鉤碼的質量偏小或鉤碼下落的高度偏小.(至少寫出2點)

分析 (1)由于物體的重力勢能與兩個因素有關,因此在探究時,要用到控制變量法.在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質量的關系時,要利用控制變量法的思路去控制物體的質量不同,讓其他因素都相同去設計實驗.
(2)設計表格,首先要明確表格中應該記錄哪些物理量,做幾次試驗,從而可以確定該表格有幾行幾列.在此實驗中,通過泡沫下落的高度來比較物體的重力勢能的多少,因此要記錄的物理量就要包括泡沫下移的距離;由于要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高度得關系,要讓物體的高度變化而質量不變,因此表格中還要記錄物體下落的高度和物體的質量;
(3)實際操作時,他發(fā)現有幾次泡沫塑料塊并未發(fā)生移動,其原因可能是 鉤碼的質量偏小或鉤碼下落的高度偏小.

解答 解:(1)要探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質量的關系,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路,就要控制鉤碼的高度不變,鉤碼的質量變化.通過泡沫塑料塊下移的距離來反映鉤碼重力勢能的多少.
(2)由于實驗是在物體質量一定時,研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所以要使物體的質量一定,改變物體的高度,通過泡沫塑料塊下移的距離來反映物體重力勢能的多少.因此表格中包含的欄目有: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高度、鉤碼下落的高度(cm)、泡沫塑料塊下移的距離.表格中要包括鉤碼下落的高度(cm);
(3)實際操作時,他發(fā)現有幾次泡沫塑料塊并未發(fā)生移動,其原因可能是鉤碼的質量偏小或鉤碼下落的高度偏。
故答案為:(1)泡沫塑料塊下移的距離;(2)鉤碼下落的高度(cm);(3)鉤碼的質量偏小或鉤碼下落的高度偏小.

點評 實驗表格的設計,首先要明確實驗中包含哪些物理量,每一個物理量占據一列.從而決定了該表格包括幾列.還要明確實驗做了幾次,每一次實驗占據一行,從而確定了該表格有幾行.由此即可畫出實驗表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教育部頒布了《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指導綱要》,體現了社會對學生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但中小學生也應學會自救和他救.生活中若遇到險情,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高層住宅發(fā)生火災且火勢無法控制時,應立即乘電梯逃生
B.發(fā)現屋內煤氣泄露時,應立即開燈檢查
C.發(fā)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用手將他拉離帶電體
D.如果在樓房中遇到地震應躲到廚房、廁所等空間小的地方,并且保護好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09年10月,美國利用火箭和衛(wèi)星撞擊月球南極隕石坑,發(fā)現月球上有水冰存在.

(1)美國尋水的目的是為人類重返月球和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做準備,你認為月球上有水對建立太空基地有何重要意義(寫出一點)為人類提供生活用水.
(2)火箭和衛(wèi)星撞月掀起了大量的月塵,但沒有科學家預計的那么壯觀.正在收看電視的小科想,月塵擊起的數量與高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并對此進行模擬探究.他用面粉模擬月塵,選用了兩個質量不同的金屬球,設計了右圖所示實驗.選擇A、B兩組實驗對照可探究月塵擊起的數量與火箭和衛(wèi)星的高度的關系.
(3)已知C圖中金屬球的質量為0.2千克,下落高度為0.8米,則金屬球下落時,重力對小球所做的功是多少?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小明在用爺爺的老花鏡研究凸透鏡性質時,不小心將鏡片摔成三塊.他不知道碎鏡片的焦距是否與原透鏡相等,于是他選取其中一塊鏡片(如圖所示),通過實驗來測量其焦距.要測量所選鏡片的焦距,需要的主要器材除了蠟燭外,還應有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填寫器材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會飛汽車不是夢!美國一家公司研制出了“會飛的汽車”(如圖),這款車的車身和一般汽車相似,但車門多了兩個可折疊的翅膀.在陸地行駛時,翅膀折疊,在空中飛行時,翅膀張開.從汽車到“飛機”的變形在30秒內完成,駕駛員在車內即可完成操作.該車已獲準可在美國的空中飛行和公路行駛,是允許上路的第一輛飛行和地面行駛混合車.以下是該車的一些信息:
汽車質量600千克發(fā)動機功率75千瓦
空中最大飛行速度200 千米/時最大飛行距離800 千米
地面最大行駛速度150 千米/時每個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0.03米2
(1)該汽車可以在具備長約760米跑道的任何普通機場起飛或降落,汽車降落后,需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這是因為汽車具有慣性的緣故.
(2)該汽車停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3)該汽車以最大飛行速度飛行了800千米,則汽車發(fā)動機做功多少?(g取10牛∕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夏季炎熱午后,伴隨著輕柔的音樂,勤勞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駕駛著灑水車以8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在美麗的成都三環(huán)路上,水不停的灑在地上,給人清涼的感覺.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
A.灑水車在行駛過程中動能始終保持不變
B.車輛行駛過程中,勤勞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看到三環(huán)路上的彩燈是靜止的
C.灑水車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撐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水不停的灑在地上,給人清涼的感覺,這是因為水蒸發(fā)要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用輕質細絕緣線把兩個帶電小球懸掛起來后,發(fā)現有如圖所示甲乙丙三種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兩球帶同種電荷B.乙圖中兩球帶異種電荷
C.丙圖中兩球帶等量的不同種電荷D.上述三種判斷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汽車成為當今人類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遵守交通規(guī)則是人人應盡的義務.
(1)嚴禁酒駕.酒精會影響人的感覺和判斷能力,因此,酒后駕車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人的感覺是在大腦皮層部位形成的.
(2)嚴禁超速.下表反映的是一輛保養(yǎng)良好的汽車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駛,剎車后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
注:反應距離--司機從看到情況到操縱制動器所通過的距離.
制動距離--司機制動剎車后,汽車繼續(xù)滑行通過的距離.
速度(千米/時)反應距離(米)制動距離(米)停車總距離(米)
407815
5091322
60112031
80153449
100195473
表中數據說明:汽車速度越快,停車總距離越長,越容易釀成交通事故.
(3)嚴禁超載.超載是指汽車所載貨物超過規(guī)定的質量,超載行駛會造成危害的是①②③.(選項不止一個)
①汽車的質量越大,對路面的壓力越大,容易使路面發(fā)生斷裂.
②汽車的質量越大,對路面的壓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容易造成路面磨損.
③汽車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越難改變,容易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
④汽車超載,可以節(jié)省貨物運輸的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顯微鏡的物鏡就是放大鏡
B.看到水中游動的魚是光折射形成的實像
C.小聰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凹透鏡做成的眼鏡
D.有時攝影師讓我們走得離他遠些,是想讓底片中的像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