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xué)用最小刻度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三次測得練習(xí)冊的長度是180cm,181cm,182cm,則練習(xí)冊的長度為 。

【答案】181cm

【解析】試題分析:測量長度時應(yīng)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練習(xí)冊的長度為(180cm+181cm+182cm/3=181cm。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溫度、比熱容、熱量、內(nèi)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塊0℃的冰沒有內(nèi)能,它的分子不會運動

B. 一個物體放出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會下降

C. 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內(nèi)能增加

D. 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如果質(zhì)量、溫度不變,說明它的比熱容增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上海卷】某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離該透鏡的距離大于30厘米,則物體離該透鏡的距離可能為

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滿水,將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銅塊、鐵塊、鋁塊分別投入甲、乙、丙中的水面下方之后,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 (ρρρ

A. 甲杯 B. 乙杯 C. 丙杯 D. 三杯一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永州卷】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當(dāng)物體距離凸透鏡40cm時,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新型防盜玻璃為多層結(jié)構(gòu),每層中間嵌有極細(xì)的金屬線,當(dāng)玻璃被擊碎時,與金屬線相連的電路警報系統(tǒng)就會立刻報警。防盜玻璃能報警,利用了金屬的( )

A. 延展性 B. 導(dǎo)熱性 C. 彈性 D. 導(dǎo)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提出了如下的多種猜想:

A. 可能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

B. 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

C. 可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guān);

D. 可能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guān);

E. 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器材:體積相等的鐵塊、銅塊,彈簧測力計,一杯水,一杯鹽水,細(xì)繩.

(1)分析比較實驗③④,可以驗證猜想______是正確的:分析比較實驗④⑤,可以驗證猜想_____是錯誤的(選填序號字母);

(2)分析比較實驗①⑤與②⑥,可以驗證猜想________________是錯誤的;

(3)分析比較實驗_______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4)由圖知:鐵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kg/m3;

(5)該實驗探究主要運用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時,小強利用兩組滑輪組進行了4次測量,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測得前3組數(shù)據(jù),用兩個動滑輪和兩個定滑輪測得第4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根據(jù)表中前3次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甲圖中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2)在實驗中,測量繩端拉力F時,應(yīng)_____勻速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N,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_。

(3)由表中第_________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guān)。

(4)由表中第3、4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摩擦和_________有關(guān),請計算出第3組實驗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額外功_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中,物體的長度是 cm;圖B中,塑料掛鉤的吸盤能在平滑的墻面上,是由于 的存在;圖C中,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chǎn)生的;圖D中,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壓緊后會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間存在 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