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中,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0Ω),電源電壓為6V.
(1)小敏連接了如圖1所示的部分實物電路,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若有規(guī)格分別為“5Ω 1A”“20Ω 0.5A”和“50Ω 0.2A”的三個滑動變阻器供選擇,為了使實驗能順利進行,應選用規(guī)格為20Ω 0.5A的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
(3)實驗前在檢查儀器時,發(fā)現電流表指針如圖乙所示,其原因是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4)小敏同學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他發(fā)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小燈泡都很暗,且兩表示數不變,出現上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滑動變阻器的兩下接線柱接入電路.
(5)故障排除后,再次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為3.8V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34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1.292W.
(6)小敏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如圖2所示的I-U圖象,通過分析圖象,你能得到燈泡功率是1.292W或燈絲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寫出一條信息或規(guī)律即可).

分析 (1)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電流表要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要并聯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采取一上一下的連接方式;
(2)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要測出額定電壓下時的額電功率,根據串分壓的知識,電阻的阻值越大,所需變阻器的阻值越大,根據串聯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通過計算,確定變阻器的規(guī)格.
(3)電流表的正確接法“正進負出”
(4)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小燈泡發(fā)光很暗,兩表示數不變,說明滑動變阻器不起作用且連入的阻值較大,電路故障為滑動變阻器的兩下接線柱接入電路;
(5)根據P=UI求出燈泡的額定功率;
(6)在圖象上找出燈泡額定電壓下的電流,根據P=UI計算額定功率.根據R=$\frac{U}{I}$計算出燈泡在0.5V、1.5V、2.5V時的電阻值,比較電阻與電壓的關系,通過分析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找出變化原因.

解答 解:(1)電流表、滑動變阻器要與小燈泡串聯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要采取“一上一下”的連接方式;

(2)實驗中,要測出額電功率,要保持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小燈泡的電阻約為10Ω),所需變阻器的阻值最大,
電路中的電流為I=$\frac{{U}_{L}}{{R}_{L}}$=$\frac{3.8V}{10Ω}$=0.38A,
則R=$\frac{{U}_{滑}}{I}$=$\frac{6V-3.8V}{0.38A}$≈5.9Ω,應該選擇“20Ω  0.5A”的變阻器.
(3)電流表的指針反向偏轉,說明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4)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小燈泡發(fā)光很暗,兩表示數不變,說明滑動變阻器不起作用且連入的阻值較大,電路故障為滑動變阻器的兩下接線柱接入電路;
(5)因為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電流表的示數為0.34A,則燈泡的額定功率:P=UI=3.8V×0.34A=1.292W.
(6)有(5)知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292W
由圖象可知:
燈泡在0.5 V、2 V、3 V時,對應的電流分別為:0.1A、0.25A、0.3A,
根據R=$\frac{U}{I}$得出,對應的電阻分別為:5Ω、8Ω、10Ω,
所以,燈泡電壓增大,電阻逐漸增大.
在實驗過程中,燈絲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不變,電壓增大,溫度升高,電阻增大,
所以,燈絲電阻可能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故答案為:
(1)見上圖;(2)20Ω  0.5A;(3)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4)滑動變阻器的兩下接線柱接入電路;(5)3.8;1.292;(6)燈泡功率是1.292W或燈絲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路故障分析、求燈泡的功率,是實驗的常考內容,要掌握;分析電路故障時,考慮問題要全面,考慮到各種可能的故障原因,然后綜合分析得出結論;由I-U圖象找出電流與電壓的對應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在探究海波和石蠟熔化規(guī)律時,曉航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解答下列問題.
加熱時間/min012345678910
海波溫度/℃4244464848484848515457
石蠟溫度/℃4243444647484951525456
(1)海波吸收熱量開始熔化,溫度不變,所以為晶體;海波熔化過程經歷了4分鐘.
(2)該晶體的熔點是48℃.
(3)當該晶體的溫度為42℃時,它處于固態(tài).(選填“固”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關于聲音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的“聞”是利用聲音來獲得身體各方面的信息
B.聲波能夠傳遞能量,因此利用聲波可以清洗精密器械
C.教師在教室里講課,回聲起了增強原聲的作用
D.聲在工農業(yè)生產、醫(yī)療、軍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應用,沒有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我們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校園里盛開的鮮花,這是由于鮮花的表面( 。
A.發(fā)生了鏡面反射B.發(fā)生了漫反射
C.在發(fā)光,是光源D.既有漫反射又有鏡面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使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是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方法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今年冬天,善于思考的小超在仙女山玩耍時,發(fā)現一塊夾著礦石的冰塊,其中冰與礦石的體積之比為50:1,小超將夾著礦石的冰塊放入底面積為50cm2,盛有深度為36cm的鹽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冰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小超測得此時冰塊浸入鹽水中的體積為380cm3.過一段時間,冰塊完全熔化(假設鹽水和水混合后體積不變),礦石沉入杯底,如圖乙所示,水位上升了1.6cm,(已知鹽水的密度為1.25g/cm3,冰的密度為0.9g/cm3)求:
(1)這塊夾著礦石的冰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
(2)這塊夾著礦石的冰塊漂浮時鹽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礦石的密度;
(4)礦石對容器底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通常情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kg/m3,其物理意義是1m3空氣的質量是1.29kg;質量為2.7g的水,它的體積是2.7cm3,若它凝固為冰,體積增加0.3cm3(ρ=0.9×103kg/m3,ρ=1.0×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夏日炎炎,蚊子滋生,傳播疾病,令人煩惱.小明根據蚊子在夜間具有趨光性(尤其是紫色光)的特點,打算自制滅蚊燈.

小明從廢舊節(jié)日彩燈上拆得一個紫色小燈泡,其額定電壓為2.5V.為測得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明找來蓄電池組(電壓為6V)、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開關、導線等,展開實驗探究.
(1)請根據電路圖(圖1(a))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物圖(圖2(b))(電流表使用大量程).
(2)閉合開關S前,滑片P應放在使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的阻值最大(最大/最。┨帲
(3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直至電壓表的示數為2.5V,此時小燈泡處于額定工作狀態(tài),根據圖2(a)所示電流表的示數可知其額定功率為4.5W.
(4)小明找來紗布做成燈罩罩住小燈泡,如圖2(b)所示,打算在燈罩上涂粘膠,當小燈泡工作發(fā)出紫色光時,飛過來的蚊子就會被粘膠粘。∶髟谑袌錾险业紸、B、C三種類型的粘膠,對其粘性強弱進行比較.
①取三張相同規(guī)格的紙片,水平放置,分別在紙片的上表面涂上A、B、C三種類型的粘膠.
②同時在三張紙的上表面各輕輕布撒30粒芝麻.
③同時將三張紙騰空倒置1min.
④將三張紙翻轉,數出A、B、C三種類型粘膠上殘留的芝麻數量,見下表.
粘膠類型ABC
殘留的芝麻數量22812
為達到最佳的滅蚊效果,小明應選用的粘膠類型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提供實驗器材如下:電源(提供的電壓不變,為4.5V),電流表、電壓表和開關各一個,四個定值電阻(5Ω、10Ω、15Ω、20Ω),兩個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分別為“20Ω,2A”、“50Ω,1A”),導線若干.
(a)實驗時在m、n間先接入5Ω的電阻,閉合開關移動劃片P,是電壓表的示數為1.5V,并記下相應電流值.然后只在m、n間換上10Ω的電阻并馬上閉合開關,電壓表的示數變?yōu)?.2V,此時滑片P應向A。ㄟx填“A”或“B”)端移動.移動變阻器滑片的目的是:讓變阻器分擔的電壓變大,使得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仍為1.5V不變.
(b)用同一變阻器完成四個定值電阻的實驗,應選擇的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是50Ω,1A.
(c)在眼睛燈泡功率的時候,燈泡L1、L2規(guī)格相同,按圖2所示電路圖連接圖3的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最大;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觀察不到兩燈發(fā)光,將一根導線接在L1兩端時,觀察到L2會發(fā)光,據此猜想有可能是兩燈的實際電功率太小,也可能是L1斷路.
扼要寫出確定上述哪一個猜想正確的檢測過程.
檢測方法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