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通過觀察測量獲得下表相關信息
實驗序號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質
13015倒立、縮小的實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實像
41530倒立、放大的實像
55/正立、放大的虛像
(1)實驗時,先將蠟燭、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由上表實驗序號3可知: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
(3)如圖所示,其成像特點與實驗序號4相同;其在生活中的主要應用是投影儀;
(4)實驗序號5中沒有記錄像距是因為:成的是虛像,光屏接受不到,無法測量像距.

分析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安置好儀器后,為了讓像顯示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調節(jié)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特點,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且u=v;
(3)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特點,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投影儀便是運用了這一特點;
(4)當u<f時,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光屏是無法承接的.

解答 解:(1)從實驗操作可知,實驗時,先將儀器安置好后,要調節(jié)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便使所成的像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
(2)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u=v.由表可知,第三組數(shù)據(jù)滿足這一特點;2f=20cm,所以f=10cm;
(3)由圖可以看出,此時蠟燭處于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投影儀運用了這一特點;
(4)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u=5cm<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光屏無法承接,無法測量像距.
故答案為:(1)光具座;同一高度;光屏中央;(2)10;(3)4;投影儀;(4)成虛像,光屏接受不到,無法測量像距.

點評 本題主要側重三個方面.一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操作分析;二是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整理;三是對實驗過程中一些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將鉛筆水平擠壓在兩手指之間,按筆尖的手指較疼.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是平衡力(選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左、右兩手指受到鉛筆的壓強分別為P和P,則P<P,(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小柯同學注意到家里擺鐘(如圖所示)的擺在有規(guī)律地擺動,在觀察小球擺動時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發(fā)現(xiàn)小球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柯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稱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①:可跟小球擺動的幅度有關;
猜想②:可跟小球質量有關;
猜想③:可跟繩子長度有關.
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小柯用秒表測出了不同條件下,小球來回擺動多次所用的時間,算出平均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請回答:
(1)小柯采用測量小球來回擺動多次的時間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測量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來確定周期T,目的是為了減小誤差.
(2)為驗證猜想②是否正確,小柯同學已準備了:秒表,刻度尺,還缺少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儀器,它的名稱是天平.試驗中他應該控制小球擺動的幅度和繩子長度不變,改變小球質量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小莉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約是10cm.
(2)小莉同學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圖2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節(jié)光屏,應將光屏向上(選填“上”或“下”)移動.
(3)若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實像,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
①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將光屏向左(左/右)移動.
②如圖3四個選項中,能正確表示小莉同學近視眼成像和矯正情況的是B
A. 乙、甲   B.丙、甲   C. 乙、丁   D. 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
(1)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在另一側移動光屏,距凸透鏡10cm處,光屏接收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2)如圖所示,將光具座上點燃的蠟燭的火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調節(jié)在同一高度.移動光屏始終找不到像,這是因為透鏡與蠟燭的距離小于10cm所致(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應將蠟燭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一段距離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3)把蠟燭移動到A處,移動光屏可得到放大的像(選填“放大”或“縮小”),此時光屏與透鏡的距離應大于20cm.
(4)學校新購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學將它從一樓搬到三樓,小彬同學想測定小云搬運器材過程中對箱子做功的功率.
①實驗需要的主要器材為:磅秤、卷尺、秒表.
②小彬同學設計的測量步驟如下,其中多余的是B.
A、測出箱子的質量m      B、測出樓梯的總長度L    C、測出一樓到三樓的豎直度h
D、測出小云上樓所用的時間t     E、算出小云搬運箱子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
(1)將蠟燭、薄凸透鏡、光屏置于光具座上,調節(jié)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處.
(2)如圖所示,將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在20cm刻線處,移動光屏到60cm刻線處,蠟燭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3)保持透鏡在40cm刻線處不動,將蠟燭向右移至25cm刻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像清晰.這個成像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幻燈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畫出),如圖甲所示:

(1)為了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調整三者的位置,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實驗中他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應該把凸透鏡向上(選填“上”或“下”)調節(jié),使像最終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過實驗他得到了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當物距為30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照相機(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利用圖甲中成像特點制成的是投影儀(選 填“照相機”或“投影儀”);保持透鏡不動,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能(選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
(4)蠟燭在燃燒過程中不斷變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向下(選填“向上”或“向下”)移動.
(5)如圖乙所示,燭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若將一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僅向右移動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該眼鏡片是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有一位老師帶領學生們一起對“立竿見影”的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師請小海同學在圖1的兩圖中畫出清晨7點和上午10點,同一根竹竿同一地點在太陽下的影子(要求將影子標出),請你和小海同學一起來完成(“•”表示太陽).
(2)從這兩張圖比較來看,你發(fā)現(xiàn)影子的長短與太陽位置有關.古代人利用這個規(guī)律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日晷,并以此來粗略測量時間.
(3)為了進一步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海同學課后率領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2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a)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點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
影子長度L/cm3015107.56
分析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在點光源逐漸上移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減少的量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b)圖2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
答:應當保持短木條的長度不變以及點光源的高度不變,改變短木條的位置,測量相應的影子長度L并記錄,分析數(shù)據(jù)并得出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一貨柜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前進,貨柜寬1.8m.從垂直于車前進的方向飛來一顆子彈,子彈貨柜的一側射入,從另一側射出,在貨柜上留下的;兩孔在車前進的方向上相距10cm,試求子彈飛行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