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請按照下列有關要求作圖:

(1)F1是作用在抽水機手柄A點處的動力,O為支點.請在如圖1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
(2)請在如圖2中補畫一根導線,使得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燈泡變暗.
(3)在實驗室,小明連好了一個如圖3所示的電路,請你在虛線框中畫出這個電路的電路圖.

分析 (1)已知支點和動力的方向,根據力臂的畫法,過支點做動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畫出力臂.
(2)由題意可知:滑動變阻器可以調節(jié)燈泡的亮暗,說明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燈泡變暗,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則必須把變阻器的左下接線柱接入電路.
(3)由圖可知,兩燈泡并聯(lián),開關S控制L1,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

解答 解:(1)反向延長F1的作用線,然后過支點O做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所求作的動力臂L1;如圖所示:

(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燈泡變暗說明電路中的電阻變大,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則滑動變阻器的左下接線柱必須接入電路,如圖所示:

(3)電流從正極出發(fā),經電流表分支,一支流向L2,另一支流向開關S、燈泡L1,然后共同回負極,如圖所示:

點評 (1)力臂的畫法:①首先根據杠桿的示意圖,確定杠桿的支點.②確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③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
(2)本題考查了滑動變阻器的連接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知道滑片越靠近下方接線柱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大,反之越小.
(3)本題考查了電路圖的畫法,分析清楚電路結構,明確各電路元件的連接方式,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體溫計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一種工具,它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性質來測量溫度的,它可以(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下圖中體溫計的示數為3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樓
B.
      水面“折”枝
C.
      水中倒影
D. 
  大樹下的圓形光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后,熱值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水的比熱容在常見的物質中是比較大的,因此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比同緯度的內陸地區(qū)小(均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是體能測試中擲出的實心球運動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心球離開手后繼續(xù)前進,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B.實心球在b點時,動能為0J
C.實心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重力做了功
D.在實心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如圖中的甲、乙、丙所示.(忽略摩擦,每個滑輪一樣重)
 次數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J
 測力計
拉力F/N
 測力計移動
距離S/m
 機械
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74.1
 2 4  0.4 1.6 0.3 
 3 4 0.1  1.1 0.5 
(1)將表格中的數據補充完整:
第2次實驗0.183.3%
第3次實驗0.472.7%
(2)比較1、2兩次實驗,可得的結論:同一滑輪組,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2)比較2、3兩次實驗,可得的結論:不同的滑輪組機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400N的物體,人對繩的拉力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如果人的體重為600N,拉動過程中繩始終未斷裂,他用此滑輪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為1100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小明為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設計了如圖實驗,讓小球靜止從斜面上滾下后與固定在右端的彈簧碰撞,斜面底端和平面平滑相接,請結合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通過彈簧被壓縮的程度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
(2)實驗中讓同一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滾下,當高度越小(“越大”、“越小”)時,觀察到彈簧被壓縮得越短,說明小球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
(3)為了研究動能大小是否和物體質量有關,應該讓不同質量的小球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滾下,這樣做的目的是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4)實驗中小明發(fā)現小球壓縮彈簧后被彈簧彈回到斜面上,為了研究小球被彈回到斜面上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分別將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鋪在接觸面(含斜面和平面)上,進行實驗,而保證小球質量和高度相同(“相同”或“不同”).發(fā)現當小球在玻璃表面滾動時被彈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滾動時被彈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認為小球被彈回的高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5)小明在(4)實驗所得結論基礎上進行推理,接觸面越光滑小球被彈回的越高,如果接觸面光滑到沒有摩擦,那么小球將D
A.沿著斜面勻速直線運動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終靜止在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靜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彈簧之間往復運動
(6)小明在(5)中用到一種科學方法,下面哪個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了這種種方法C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桿原理
C.牛頓第一定律              D.歐姆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請在圓圈中填入電壓表或電流表符號,使閉合開關后兩燈仍能發(fā)光,并標出電流表或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