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
C.如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1
D.如甲、乙質(zhì)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yōu)閜2
【答案】C
【解析】解:1、設(shè)甲的邊長為a,乙的邊長為b,由題意知a<b;S甲=a2,S乙=b2,則S甲<S乙.
2、如果甲、乙的密度相等,則P1=ρga,P2=ρgb,P2>P1.
①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P2'===+ρgb=+P2>P2>P1.
②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P1'===ρga+=P1+>P1+P2>P2,
由于a<b,所以>ρgb=P2,所以P1'>P2;
3、如果甲、乙的質(zhì)量相等,P1=,P2=,P1>P2.
①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P2'=,因為S甲<S乙,如果S乙=2S甲,則P2'====P1,
②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P1'==2P1>P2.
由以上分析可知,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已知凸透鏡焦距為l0cm,當(dāng)光屏上成一縮小,倒立的燭焰的像時,燭焰(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為( )
A.大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l0cm且小于20cm
D.小于l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guān)系圖象、若用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zhì)分別制成實心正方體A、B,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正方體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A. 8∶1 B. 4∶3 C. 1∶2 D. 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某同學(xué)作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通過觀察三次實驗時海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顯示壓力作用的效果。比較________兩圖所示實驗,說明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比較a、b兩圖所示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誤差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誤差就是測量中的錯誤
B. 認(rèn)真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C. 采用精密儀器,改進(jìn)實驗方法可以避免誤差
D. 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能絕對避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盛有適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塊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觀察鐵塊從剛開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實驗現(xiàn)象,并對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斷:①鐵塊受到的浮力變大;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③桌面受到的壓力變大;④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大。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岸邊的柳樹,在地上出現(xiàn)的樹影和在水中出現(xiàn)的倒影,這二者的成因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前者是光的直線傳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江蘇省淮安卷】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增大或減小摩擦,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給自行車的車軸處加潤滑油
B.汽車輪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紋
C.縫衣針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D.為了移動重物,在它下面墊上圓柱形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麗麗在陽光下吹泡泡,空中飛舞的泡泡上出現(xiàn)了彩色條紋,這是光的_________現(xiàn)象。我們能夠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_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的光進(jìn)入了我們的眼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