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通過觀察橡皮筋把紙團被彈開的距離判斷彈性勢能的大小,利用了換元法 | |
B. | 將機械能分為動能和勢能,這是比較法 | |
C. | 根據機械效率的定義,我們寫出機械效率的定義式,利用了逆向思考法 | |
D. | 研究功率問題時,和速度的有關問題進行對照,運用了類比法 |
分析 在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比較法、模型法、比值法等,理解各種方法的含義可做出判斷.
等值變換法是通過相互模擬、借鑒、產生聯(lián)想來改變原來的對象而進行創(chuàng)造的方法.
解答 解:A、通過觀察橡皮筋把紙團被彈開的距離判斷彈性勢能的大小,利用了控制變量法,說法錯誤,不合題意;
B、將機械能分為動能和勢能,這是比較法,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根據機械效率的定義,我們寫出機械效率的定義式,利用了等值變換法,說法錯誤,不合題意;
D、研究功率問題時,和速度的有關問題進行對照,運用了比較法,說法錯誤,不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了解每一種方法的含義和在物理知識中的運用實例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U=2伏 | ||||
電阻R(歐) | 2 | 4 | 6 | 8 |
電流I(安) | 1.00 | 0.50 | 0.33 | 0.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器材 | 天平、刻度尺、長方體鋁塊和鐵塊 | 數(shù)據表格 |
| |||||||||||||||||||||||||||||||||||
方法步驟 | ①取體積相同(相同、不同)的幾塊鋁塊,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刻度尺測出邊長后計算出它們的體積,數(shù)據填表.②取鐵塊代替鋁塊重復實驗,數(shù)據填表. | |||||||||||||||||||||||||||||||||||||
結論 | 分析1、2、3次實驗可得出結論一: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 對比1、2、3和4、5、6次實驗可得結論二: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比值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導體的運動速度m/s | 0.08 | 0.12 | 0.16 | 0.2 |
感應電流/A | 0.2 | 0.3 | 0.4 | 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