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別給甲、乙兩種固態(tài)物質(zhì)加熱,最終全部變成液態(tài),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題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物質(zhì)是晶體,乙物質(zhì)是非晶體

B.甲物質(zhì)的熔點為210

C.乙物質(zhì)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D.乙物質(zhì)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

【答案】C

【解析】

A.甲從一開始就熔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甲沒有熔點,所以甲是非晶體;乙在熔化過程中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即乙有一定的熔點,所以乙是晶體;故A錯誤;

B.分析圖像可知,甲是非晶體,沒有熔點,故B錯誤;

C.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所以乙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C正確;

D.乙在BC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此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液體壓強的實驗中,老師出示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并向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時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這說明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稍后老師拿出如圖乙的壓強計準(zhǔn)備探究液體內(nèi)部是否存在壓強,而小明認為沒必要,利用圖甲裝置即可。于是小明將圖甲裝置緩慢地浸入水中,你將觀察到_______。若要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_______更適合(填“甲”或“乙”),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輛汽車AB在平直路面上運動時的圖像如圖甲所示,初始時運動方向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0 ~ t1時間內(nèi),兩車速度vA > vB

B.30s ~ 40s內(nèi),兩車速度vA > vB

C.t2 ~ t3時間內(nèi),以A車為參照物,B車向東運動

D.t2 ~ t3時間內(nèi),以地面為參照物,A車向西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xué)校要開運動會,幾個同學(xué)討論怎樣才能把鉛球擲得更遠。

小寧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速度大小有關(guān);

小祥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射出仰角(投擲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有關(guān)。

小斌說:“我們還是通過實驗來探究吧”。于是,他們制作了一個小球彈射器(如圖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彈射方向與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鐵架臺上的量角器讀出。

他們通過5次實驗得到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射出速度vm/s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離(水平距離)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請你根據(jù)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關(guān)證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驗證小寧的猜想,應(yīng)選用序號為________三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___________一定時,物體________越大,射出距離越遠;

(2)為了驗證小祥的猜想,應(yīng)選用序號為________三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能得出:射出仰角θ_______時,物體射出距離最遠;

(3)小斌認為要使(2)中的結(jié)論更可靠,還需要完善實驗方案,你認為小樣還能做的改進是:_________。

A.選擇射出仰角為45°多次實驗,求平均值

B.選擇射出仰角為45°附近不同角度多次實驗

C.選擇不同的射出速度,在射出仰角為45°反復(fù)多次實驗,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圖甲是額定電壓為6V的小燈泡L的I﹣U圖象,現(xiàn)把它與定值電阻R0和滑動變阻器R組成串聯(lián)電路,如乙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12V不變.無論變阻器滑片怎樣移動,小燈泡兩端電壓都不超過3V~6V的范圍.則小燈泡L額定電流是__A;定值電阻R0的阻值__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將一塊玻璃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取兩支的蠟燭甲和乙進行實驗,如題圖1所示: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______(選填“明亮”或“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

(2)小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甲,把另一個相同的蠟燭乙放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一邊移動、一邊眼睛在______(選填“A”、“B”、“C”或“D”)處觀察,直到看上去蠟燭乙和蠟燭甲的像_________,此時蠟燭乙的位置即為蠟燭甲的______的位置,記下這兩個位置,這時還可以說明像與物體的_______,移動蠟燭,重做實驗;

(3)小明了解到平面鏡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勻地鍍上了一層金屬膜制成的,如題圖2所示;他有一個疑問:物體是通過鏡子的AB面反射成像還是CD面反射成像呢?于是他將一支鉛筆的筆尖貼在鏡子上,如題圖2所示,眼睛從側(cè)面觀察,若發(fā)現(xiàn)________,則說明物體是通過鏡子CD面反射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居住在東北的小明的爸爸最近購買了一輛轎車;

(1)小轎車前方的擋風(fēng)玻璃是傾斜安裝的,這樣安裝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使車內(nèi)乘客或物體所成的像位于擋風(fēng)玻璃的______(選填“正前方”、“正后方”、“斜上方”或“斜下方”),從而不會妨礙司機視線;

(2)嚴寒的冬天,需要排盡轎車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凍劑。與水相比,防凍劑不易冰凍也不易開鍋(沸騰),這是因為防凍劑的凝固點______水的凝固點,沸點______水的沸點;(均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用密度______、硬度______的碳纖維復(fù)合材料替代轎車的某些鋼鐵零件,可以減輕車重,從而節(jié)約燃油;(均選填“大”或“小”)

(4)制動距離(從操縱剎車裝置到車停下來的距離)是衡量轎車安全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

如題圖所示是甲、乙兩不同品牌汽車在同一路面上緊急剎車過程中的實際制動距離s與剎車前的車速v的關(guān)系圖像,則___(選填“甲”或“乙”)車的剎車性能更好。通過測量獲得某轎車以不同速度行駛時對應(yīng)的制動距離,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所反映的規(guī)律可知,當(dāng)轎車速度為100km/h時對應(yīng)的制動距離是____m。

速度/kmh-1

40

60

80

100

120

制動距離/m

10

2.5

40

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字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進行了下列實驗操作:

(1)如圖(a)所示,將木塊放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_______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_______N;

(2)在木塊上放一個砝碼后,重復(fù)(1)中的操作,如圖(b)所示。實驗時,發(fā)現(xià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__________F2(選填“<”、“>”或“=”);進行(a)、(b)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 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游麗同學(xué)為了探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變化情況,如圖a所示,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不同深度h和彈簧測力計相應(yīng)的示數(shù)F,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物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如果將圓柱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使其沉入容器底部則靜止時圓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______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數(shù)據(jù),說明______;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數(shù)據(jù),說明______;

(4)b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guān)系的圖像是______。

(5)另一實驗小組的李海英同學(xué)用刻度尺、燒杯、水、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細線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步驟如下:

①如圖甲所示,用細線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緊,管豎直放置開口向上,向管內(nèi)倒入適量的水,隨著水量的增加,橡皮膜越向下凸起,說明液體壓強隨著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②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為h1(如圖c甲所示);

③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鹽水,將裝有水的玻璃管緩慢浸入鹽水中,直至橡皮膜水平為止,用刻度尺測出管底到鹽水液面的深度為h2(如圖c乙所示);

④鹽水的密度表達式:ρ鹽水=______(水的密度用ρ表示);

⑤分析實驗過程,李海英同學(xué)測得的鹽水的密度比真實值偏______(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