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
B.物體的內能越大,所含的熱量越多
C.物體的內能增加,它的溫度一定升高
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分析 (1)物體吸熱或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
(2)熱量是一狀態(tài)量;
(3)物體的內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體吸熱或溫度升高引起的;
(4)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

解答 解:
A、物體溫度升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加快,分子動能變大,它的內能一定增加,故A正確;
B、熱量是一狀態(tài)量,描述它的術語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錯誤;
C、物體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的熔化和液體的沸騰過程,故C錯誤;
D、發(fā)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以及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等的理解,都是熱學的重要概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高壓鍋是生活中一種密閉的加熱容器,鍋蓋中央有一出氣孔,孔上蓋有限壓閥,當鍋內氣壓達到限定值時,限壓閥被頂起放出部分氣體,實現(xiàn)了對鍋內氣體壓強的控制.如圖為水的沸點跟氣壓的關系圖象.已知高壓鍋蓋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12mm2,限壓閥的質量為84g.(g取10N/kg,大氣壓值取1.0×105Pa)求:
(1)高壓鍋是根據(jù)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的原理設計工作的;
(2)限壓閥的重力0.84N;
(3)高壓鍋內最大的氣壓1.7×105Pa;
(4)水溫最高可達到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如圖甲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N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3)實驗時,小芳同學應在M(填“M”或“N”)側觀察蠟燭M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
(4)若玻璃板前的蠟燭M沒有點燃,對實驗造成的影響是成像不清晰.
(5)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M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較厚,蠟燭經(jīng)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
(6)使點燃的蠟燭在某一個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組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實驗次數(shù)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為證實上述有關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項措施B
A.保持M、N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
(7)經(jīng)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A′、B′、C′與物A、B、C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芳應該進行的操作是:①連線與鏡面垂直;②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關于能量的轉化和轉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池充電,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水果電池接入電路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C.核電站發(fā)電是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D.流星摩擦生熱,機械能不守恒但總能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所示,兩個圓柱形容器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ρ酒精).水和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比p<p酒精,水和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比F=F酒精,(均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20.在圖中要使杠桿保持平衡,請畫出所用最小的力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善于觀察的樂樂,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其中錯誤的是( 。
A.鳥的翅膀的機翼一樣,利用翅膀上下空氣的壓力差進行飛翔
B.注射器能將藥液吸入針筒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
C.通常情況下,炒菜比腌菜咸得快,是因為溫度高,物質溶解快
D.夏季沿海地區(qū)白天吹陸風,因為白天陸地溫度高于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將塑料球和木球用細繩相連放入水中時,木球露出水面的體積為它自身體積的$\frac{3}{8}$,如圖所示,當把細繩剪斷后,塑料球受到池底對它的支持力為F(與池底接觸不緊密),木球$\frac{1}{2}$露出水面,已知塑料球和木球體積之比為1:8,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木球的重力為4F
B.塑料球所受重力為F
C.塑料球的密度為1.8×103千克/米
D.繩子剪斷后,兩物體所受總浮力相差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活動中所選用的器材和活動過程.

(1)在探究活動中對玻璃板(“平面鏡”或“玻璃板”)的要求是:豎直放置(與水平面垂直);
(2)選擇蠟燭A和B的要求是:兩只蠟燭完全相同;
(3)如果在圖a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沒有(填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
(4)把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將會看到圖c所示的現(xiàn)象.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5)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B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4)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