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籃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時將甲球豎直向上拋出、將乙球水平方向拋出,兩球在地面上反復彈跳.運動中不計空氣阻力,與地面碰撞時不計能量損失.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球在空中下降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B.球在拋出時刻,甲球的動能大于乙球的動能
C.在任何時刻,兩球的機械能都相等
D.甲球的最大重力勢能大于乙球的最大重力勢能

分析 結合以下知識對選項中的描述做出判斷:
(1)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
(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
(3)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被舉的高度有關.

解答 解:A、球在空中下降時,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增大,故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故A正確;
B、球在拋出時刻,質(zhì)量相同,速度相同,故甲球的動能等于乙球的動能,故B錯誤;
C、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運動中不計空氣阻力,與地面碰撞時不計能量損失,則機械能守恒,故C正確;
D、甲球向上拋,乙球水平拋,故甲球的最大高度更高,所以甲球的最大重力勢能大于乙球的最大重力勢能,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我們可以從影響動能、勢能大小因素的變化來判斷動能、勢能及機械能的大小的變化,注意本題中不計空氣阻力與損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為定值電阻,當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2.5V 0.3A”的小燈泡時,恰好正常發(fā)光;若換一個“2.5V 0.5A”的小燈泡,則這個小燈泡( 。
A.比正常發(fā)光暗些B.比正常發(fā)光亮些C.仍能正常發(fā)光D.燈絲將會燒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為了消除人體上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靜電,在加油站里加油時,一般都要先用手觸摸釋放靜電按鈕、將靜電釋放掉后再加油,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固體之間的相互摩擦才能產(chǎn)生靜電
B.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是:相互摩擦的物體間產(chǎn)生了電子的得失
C.靜電釋放按鈕上面手觸摸的部位是絕緣體
D.靜電釋放時電子運動的方向就是電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有一個圓柱桶,高40cm,底面直徑為30cm,桶重100N,放在粗糙地面上,如圖所示,要使桶底b處離開地面,在桶a處,施加一個最小力為3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重100N,動滑輪重20N,在10s內(nèi)物體被提升了2m.
求:(1)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2)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小義正對著鏡子整理自己的頭發(fā),他身高1.70m,他在鏡中像的高度是1.70m;他到鏡面的距離是1m,像到他的距離是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小峰在做“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電源為兩節(jié)新干電池,器材均完好.

(1)小峰在按照圖甲連接電路時,將最后一根導線接好后,就看到燈泡發(fā)光,而比正常發(fā)光時要亮,同時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較。畡t他連接電路的過程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①滑動變阻器沒有在最大阻值處;
②連接電路沒有斷開開關;
③電壓表的量程太大.
(2)改正問題重新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時,可知小燈泡處于正常發(fā)光狀態(tài),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3W.
(3)滑動變阻器在該實驗中,除了有保護電路作用以外,還有什么作用?
可多次改變小燈泡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有一個看不見內(nèi)部情況的小盒,盒上有兩只規(guī)格為“6V 3.6W”的小燈泡.接通電源,兩只小燈泡都發(fā)光,若擰下其中一只,另一只不發(fā)光.則這兩只小燈泡是串聯(lián)(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通過該規(guī)格小燈泡的電流隨兩端電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若把這個小盒接在6V的電源兩端,則每只燈泡的實際功率是1.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壓鍋內(nèi)氣壓大、沸點低,食物熟得快
B.三峽船閘是連通器
C.輪船的排水量是指滿載貨物時排開的水的體積
D.在水面以下的潛水艇是靠改變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